【作家专栏】甘茂华|长治有个李海泉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长治有个李海泉

李海泉近照

山西长治是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从秦朝在此设上党郡算起,长治已有2300多年建城史。与天为党,古称上党,苏东坡曾用“上党从来天下脊”来赞美这座古城。我曾经在长治生活工作过15年,文学起步也从这里开始,所以对她充满感情。

长治还是一个生长传奇和故事的地方。风自民间来,高手在民间,此地藏龙卧虎,英雄好汉人才辈出。这个夏天,离开长治33年后,我重上太行山,回到梦开始的地方。这不,就遇见一个叫李海泉的人。他的故事很有意思,我对他印象特别深刻。

活动区会场

认识李海泉,是因为刘潞生。潞生兄是老友,文学评论家,市文化局原副局长,是个重情重义又有人格感召力的文化人。他为我重回长治与市作协商定组织一场见面会活动,地点就安排在晶海藏书馆。这是一家私人藏书馆,馆主就是李海泉。

那天,李海泉开车来接我们。他中等个子,精神抖擞,满口长治话。他今年61周岁,属猪,衣着整齐,其貌不扬,小老头儿,一看就是个普通市民。也许长期操劳,他那一层头发贴着头皮,我老家把这种发型叫作“毛冬瓜”。听他上楼脚步蹬蹬的,看他开车方向盘很溜刷,分明又是个精明能干的人。

读书雕塑

李海泉的晶海藏书馆,在长治市捉马西大街沁芳汇生活广场10楼,占地400平方米。走进藏书馆,让人眼睛一亮。服务区有吧台、茶座、绿植、读书雕塑。陈列区有整体墙柜、玻璃展柜、胡桃色书柜。活动区有长型书案、小型讲台、电子屏幕、音响设备。这里不仅处处让人沐浴书香,而且又有现代时尚优雅休闲的感觉。

这个李海泉何许人也?何以不惜人力物力办起这么一个有档次的藏书馆?其初心何在,其前景如何?在物欲浮躁读书萎缩的当下,建这样的馆既不图名又不图利,其价值几何?在接下来几天与李海泉和长治市文朋诗友的交谈中,李海泉的形象在我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丰满起来。

他出生在长治市南街土木巷一个寒素之家,父母走得早,兄妹又多,日子过得艰难。他15岁就当临时工挣钱补贴家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无论岁月怎样磨难,经历怎样坎坷,路途怎样辗转,他从小喜欢读书的兴趣和爱好始终未变。直到2000年成立自己的型材有限公司做总经理,拼搏商场十年积累了资金,2011年开始收藏图书,筹建藏书馆。这个人啊,一辈子的爱好落脚在藏书馆上。

开始是一本书,现在是近万册书;开始是一个书架,现在是数排书架数个专柜;开始是文学读物,现在是收藏史志、家谱、人物传记、晋东南地区以及全国各地各种文献资料的晶海藏书馆;开始是藏书读书的地方,现在是书画、茶叙、讲座、新书发布等文化活动的场所。李海泉说:“只要能留下这片土地的文化根脉,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说起来,他是靠做钢材生意起家的,赚了钱却用来做文化事业,这样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他在长治市不是最富的,但在倾心读书扶助文化事业上却是最舍得出力出钱的。藏书馆仅书柜一项就花费十几万元。从开馆之日起,晶海藏书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免费为文化活动提供场所,他自己掏钱买了这个地方,一年水电物业等各种费用就要几万元,还安排了两个长期接待的工作人员,每月为他们开工资。好在他爱人也理解他支持他,让他夙愿得以圆满。李海泉对我说:“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有吃有穿有住就够了。要把多余的钱,拿来做公益文化!”

甘茂华赠书李海泉

他用了整整10年时间,呕心沥血打造了藏书馆。他收书的办法很多,上书店,上网,找朋友,托熟人,淘书摊,一门心思把书馆办好,办成本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一扇窗口。有一次,当他听说太原一个书友手头有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114个县市首轮修志的全部志书后,毫不犹豫地花8万元买下这套珍贵的图书。晶海藏书馆开业那天,赵树理孙女赵飞燕专程赶来,为书馆捐赠赵树理手稿复印件和珍贵书籍。著名作家葛水平到会讲话并赠送了自己的著作和画作。我这次在藏书馆见面会上,也向李海泉赠送了自己的十几本书。作为一个湖北作家,我觉得把书珍藏在晶海藏书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并且,以此向李海泉致敬。

写到这里,你看出来了,李海泉具有多种身份,他既是一个读书人,又是一个藏书家;既是一个企业家,又是一个本土文化名人;既是一个文化志愿者,又是一个文化传承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留存长治地方历史记忆,推动本土文化学术交流,繁荣长治文化艺术事业。晶海藏书馆目前馆藏书籍共18大类,近万册,作者达800余人。李海泉于此广收厚藏,聚沙成塔,以文会友,品赏文化,圆满着并继续开拓着一个读书人的梦,把生命中美好的时光奉献给那些爱读书学习的人。顺便说一句,李海泉还是个作家,他相继出版了《去文人家串门》《闲坐咖啡馆》两本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读,那将又是一番好风景。

甘茂华和刘潞生合影

从长治回到宜昌写这篇文章时,李海泉明亮的眼神、厚道的笑容、质朴的话语,时时浮现在眼前。潞生兄说:“这个人值得一写!”我对他说:“长治应该有人为海泉写个报告文学。”我想到,像海泉这样的企业家,我们身边遇到过多少人,如果都像他一样举力振兴地方文化,我们的文化园地将复活万众读书的兴旺景象,将呈现姹紫嫣红的春天的蓬勃。

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诗云:“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像晶海藏书馆这样的好诗,新时代在呼唤,文化情怀在呼唤。却原来,诗和远方就在这里,在这个与天为党的太行山上。

作家专栏栏目说明

应文友要求,新锐散文平台开通《作家专栏》栏目,旨在展示名家作品,推介优秀作者。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

(0)

相关推荐

  • 潞安府衙

    潞安府衙(图) 2 长治市西大街北端的高岗上,有一座巍然耸立的上党门,它是古代上党郡署(后为潞安府衙)的大门,也是长治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潞安府衙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83年),最盛时亭堂楼宫有28 ...

  • 长治村落名的语言学研究

    董佳慧 [摘要]:村落名是地域文化的一种镜像反映,折射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社会语言学及文化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将长治市下辖的2个区(城区和郊区).1个市(潞城市).10个县(长治县.襄垣县.屯留 ...

  • 长治市电影院

    长治市电影院 长治电影院是长治市首家大众文化休闲中心,位于市区中心,始建于1950年,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在长治市家喻户晓.影院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优秀影媒"为宗旨,以亲民的票价 ...

  • 长治工学院

    长治工学院 ​1.长治市工业专科学校(长治工学院)沿革 1958年(长治市一中)长治工学院创建 长治工学院改建为长治市工业专科学校 1961年长治市工业专科学校停办

  • 【作家在线】| 刘重阳作品:菊香屯留

    QUIET TIME 前些日子,长治市记者协会领导约我去屯留区看看菊花.记协老主席.长治日报社原社长王占禹给我打电话说:"明天去屯留看菊花,有酒." 我说:"好,有酒,看 ...

  • 小说专栏 ‖《妈妈树》文/李海

       <妈妈树>                             文/李海 小明眼里噙着泪水:爸爸您得给我买回一棵松树,再不买就晚了,明天就是我妈妈的生日了,我要给妈妈栽上一棵生日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李海泉《我的新诗典日记》

    我的新诗典日记 李海泉 <新世纪诗典>像一个大人带领我走进先进的诗歌王国,让我学会在自由的精神深处尽可能将自己的感受写了出来.<新诗典>即将十年之际,在它内部所有平凡的日常都充 ...

  • 李海泉 ▏四月口语诗歌展

    <催命短信> 老公 家里就断了一天电 你就猴急地往网吧跑 让我一个人做饭 一个人照看孩子 你知不知道 明天定好的要去 给你儿子上户口 你要再不回来 信不信 我给你儿子 取个名字叫wife ...

  • 中国好诗歌 ‖ 李海泉 : 李海泉诗九首

    <天桥上> 李海泉 中文现代诗 李海泉特辑(卷八) 2018-12-12 07:44 中文现代诗 李海泉特辑(卷八) 不平 爷爷去世后 我开车带奶奶 将他骨灰送到乡下 途中聊起四十年前 她 ...

  • 【作家专栏】甘茂华|​​​颂橘坡笔记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颂橘坡笔记 --屈原.屈姑和脐橙饼的故事 一 屈姑是谁?与原屈有何关系?众说纷纭,并无定论.而我,倾向于屈姑即屈原姐姐.诚如晋人袁山松<宜都山川记>所 ...

  • 【作家专栏】甘茂华|​​老作家为小朋友写序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老作家为小朋友写序 --为<蓓蕾>作序 杨斯淇小朋友近照 从年龄上说,杨斯淇小朋友应该叫我爷爷.她爸爸杨彬,是我在三峡工行办公室工作时结识的朋友,公文 ...

  • 【作家专栏】甘茂华|​​​秭归,凤凰于飞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秭归,凤凰于飞 凤凰山屈原祠大门 南宋诗人陆游,曾在暮春时节,晚抵新滩宿新安驿.他乘蜀船过峡江,远望楚城,舟中作诗:"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 ...

  • 【作家专栏】甘茂华|​​我听见黄龙翻身的回响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我听见黄龙翻身的回响 山村一片新天地 踏青时节,我来到湖北保康县马桥镇黄龙观村. 这是一个偏远的高寒山村,海拔1200米.该村在保康县马桥镇西北部,境内群峰竞举, ...

  • 【作家专栏】甘茂华|​​情系远安嫘祖镇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情系远安嫘祖镇 远安的城墙 远安之名,我暗自揣摩,或许,她是远方一个安静的修身养性的处所. 远安县在湖北西部,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境内丹霞地貌,沮河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