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专栏】甘茂华|​​我听见黄龙翻身的回响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我听见黄龙翻身的回响

山村一片新天地
踏青时节,我来到湖北保康县马桥镇黄龙观村。
这是一个偏远的高寒山村,海拔1200米。该村在保康县马桥镇西北部,境内群峰竞举,沟壑纵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路上沿着弯来拐去的盘山公路,一会儿直上云端,一会儿落入谷底,车窗外风光如画。金灿灿的油菜花,红艳艳的山桃花,白生生的李子花,绿柳如长发飘拂,新楼似现代版画,移步换景,扑入眼帘,养眼养心。从地形上看,这里群山切割强烈,褶皱十分明显,山峦起伏,溪流交错,跟我老家恩施山区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土地贫瘠,且容易流失,因而植被并不茂密,显得稀疏苍凉,这一点又比不上恩施。

山中有条金光道

苍苍莽莽的大山,遍布山沟。单是山沟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你生出遐想。什么神盘沟、老灌沟、洞子沟、大弯沟、石老爷沟等等,不知沟里面藏着多少故事和传说,多少民歌和民谚?你想知道黄龙观村长得是什么样子吗?有一首歌谣是这样说的:七岭八梁沟最多,垭湾坡陡砂石窝,苏溪庄子两条河,沟沟岭岭斜面坡。那么,到底有多少坡呢?村民告诉你:七沟八梁十六面坡。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解放前只有一条骡马古道过境黄龙观。赶骡马的人说:看山看得脖子酸,望崖望得心胆寒,七沟八梁脑壳晕,走路走得腿子软。直到1991年,水岩屋一声炮响,黄龙观才打通了第一条出村公路。从此,打开山门,古老的黄龙翻了身。
汽车跃上群山之巅,黄龙观村就在眼前。
小小村子街道宽敞整洁,家家都是小洋楼,户户都有小汽车,一派现代农村的新气象。我们歇息的彭祖养生馆,住宿餐饮服务一条龙。过牌坊,进院门,高大的彭祖塑像立在院中,馆建面积有两千多平方米,仿明清古建筑风格,古色古香而又弥漫着温暖的生活气息。它前接太极广场,后倚道观群落,餐厅建于悬崖峭壁之上。院墙上绘有二十四节气图,院子里种有皂角树、白果树、娑罗树和迎春花,是个康养的好地方。据说每年夏天,河南的、西安的、武汉的、襄阳的、保康的游客,携家带口,自驾进山,纷纷到黄龙观村避暑度假。

彭祖养生园塑像

据我所知,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彭祖堪称第一寿星,传说他活了八百多岁。彭祖姓钱名铿,系颛顼帝三玄孙、轩辕皇帝第八代传人。他为什么是长寿之人?据说他自创一套养生法,譬如吐纳导引、强身健体;五谷杂粮、常食桂芝;阴阳平衡、夫妻和谐等等。我看彭祖塑像那么高大魁梧、一脸福相,真是一个长寿的象征,于是在塑像前留影,祈愿彭祖保佑我中华民族平安健康、永葆青春之活力。

太极广场牌坊

黄龙观村的带头人章祖良老书记陪我们看了太极广场、走了山间栈道、吃了农家饭菜,又带我们登上山顶,看他们新建的运动场地。这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在这么遥远的山野之地,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山村里,在海拔千米的山顶上,竟然有宽如平川的运动场,特别是那个展展亮亮的篮球场,以及十几栋精巧舒适的小木屋。他对我们说,不久的将来,打算在这里举办镇、县、市、省,甚至全国级的农民运动会。文旅融合,这也是其中之一。我站在山顶上极目四望,向东可见马桥镇全貌,向西可看神农架云海,苍天在上,群山在下,一览众山小。章祖良老书记的胸怀就是这么博大,带领乡亲们振兴乡村的情怀就是这么执着长远而又丰富多彩。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黄龙翻身的回响,在山谷间如雷霆般隆隆发声。

悬崖餐厅

谁能相信这个地方曾经是个贫穷闭塞落后的农村呢?“黄龙观、山连山。人在对面站,相见得半天。喝的是野菜汤,吃的是糊涂饭。出门背背篓,种田吃水全靠天。好儿都往山下跑,有女不嫁背脚汉。”这就是黄龙观过去的真实写照。由此,看到现在黄龙观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也情不自禁地编了几句顺口溜:“黄龙观,山连山,黄龙翻身换人间。公路直上白云端,核桃果果好卖钱。腊肉香,山鸡鲜,天天都像在过年。和谐家园美如画,乡村振兴艳阳天。”

高山顶上足球场

黄龙观人说话很有意思,土话土音,别有情趣。他们把机灵叫“机咕”,把聊天叫“纷泡”。我从那里回来后,匆匆写了这篇短文,就算是和乡亲们也和同行的朋友们,又聚在一起“纷泡”吧。黄龙观春暖花开,静卧在群山环抱之中,轻轻地,向人们讲述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作家专栏栏目说明

应文友要求,新锐散文平台开通《作家专栏》栏目,旨在展示名家作品,推介优秀作者。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

(0)

相关推荐

  • 塞北专栏 || 《那隐匿在戈壁深处的沟壑》——啄木鸟

    那隐匿在戈壁深处的沟壑 塞北专栏 作者名片:啄木鸟,地质工作者,中国地质作家协会会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进修班进修.散文,诗歌散见国内报刊杂志,喜欢在西部的大地上行 ...

  • (彭树强)旅游打卡,不可缺少的川南叙永画稿溪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敬请联系删除) 走进画稿溪 文/彭树强 画稿溪属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乌蒙山脉的尾端,东北面与贵州赤水 ...

  • 河北唐县:冬游西胜沟

    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说走就走,保定西胜沟.全胜峡一日游走起.晨起即大雾弥漫,保定西才上了高速,将近4个小时到达景区,没想到山里的空气却出奇的好,意外之喜 西胜沟在唐县城北38公里处,是一条7公里的峡谷 ...

  • 【作家专栏】甘茂华|​​​颂橘坡笔记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颂橘坡笔记 --屈原.屈姑和脐橙饼的故事 一 屈姑是谁?与原屈有何关系?众说纷纭,并无定论.而我,倾向于屈姑即屈原姐姐.诚如晋人袁山松<宜都山川记>所 ...

  • 【作家专栏】甘茂华|​​老作家为小朋友写序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老作家为小朋友写序 --为<蓓蕾>作序 杨斯淇小朋友近照 从年龄上说,杨斯淇小朋友应该叫我爷爷.她爸爸杨彬,是我在三峡工行办公室工作时结识的朋友,公文 ...

  • 【作家专栏】甘茂华|​​​秭归,凤凰于飞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秭归,凤凰于飞 凤凰山屈原祠大门 南宋诗人陆游,曾在暮春时节,晚抵新滩宿新安驿.他乘蜀船过峡江,远望楚城,舟中作诗:"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 ...

  • 【作家专栏】甘茂华|​​情系远安嫘祖镇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情系远安嫘祖镇 远安的城墙 远安之名,我暗自揣摩,或许,她是远方一个安静的修身养性的处所. 远安县在湖北西部,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境内丹霞地貌,沮河秀 ...

  • 【作家专栏】甘茂华|​​​我在子规声中呼唤你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我在子规声中呼唤你 端午节的阳光像千万道金钱,每根金线都是簇新而明净的.龙舟鼓响,竞渡长江.长江是生命和文明的源头,屈原是端午的源头.一方水土,一方诗歌,写不尽的 ...

  • 【作家专栏】甘茂华|​​三峡,穿透岁月的激情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三峡,穿透岁月的激情 长江是一条寻根的河流. 三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只要天不荒,地不老,水不干,山不灭,子孙不绝,香火不断,所有后来人就会在这里寻找到并指认出自 ...

  • 【作家专栏】甘茂华|​​散文学艺人枕边笔记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散文学艺人枕边笔记 每日睡前,随意翻书.多为精短散文,亦有大家的笔谈散文.触动心思,便抄录笔记.现略加整理数则,与散文爱好者和写作者共同分享,所谓开卷有益也.故名 ...

  • 【作家专栏】甘茂华|​​格子寨在哪里?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格子寨在哪里? 喜欢读书的人,都期望有一间自己的书房.古人称书房为书斋,表示洁身自好.崇尚文雅的意思.<说文>记载:斋,洁也.为何叫斋,叫别的什么不好 ...

  • 【作家专栏】甘茂华|​​春风已经吹过了三峡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春风已经吹过了三峡 腊月的最后几天,我在屈原故里的秭归县城.暖阳明媚,感觉春已归来.<尔雅>称春为苍天,阳气始发,色苍苍.苍是青草色,青深而苍浅.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