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7章》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天命的思想?
相关推荐
-
素说《论语》:宪问篇(三十六)
一.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36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二:孔子
中国春秋时期哲学之二:孔子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博学的学者,政治活动家,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维护正在崩溃的奴隶制度,提出" 克已复礼" ,希望有一天能在齐.鲁这类 ...
-
论语日课373:孔子门徒中也有个犹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
-
《中国哲学简史》(3) “孔孟之道”中国儒家哲学思想精华
孔子,原名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之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了贵族的地位,所以搬迁到了鲁国.他年轻时周 ...
-
《论语择善·前言》
前 言 一.本书写作缘起 大概是前年(2012年)的春天,不记得是几月份了,哪个话题引起的也记不清了,我对一个2010级的学生说:哪天我也给大家讲讲<论语>.这个学生很委婉地答说:&l ...
-
【第342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章》孔子因何说“克、伐、怨、欲不行”还不足以判定为仁人?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章>孔子因何说"克.伐.怨.欲不行"还不足以判定为仁人? 14·2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 ...
-
【第343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章》孔子因何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章>孔子因何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 14·3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这里的"怀"字 ...
-
【第344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4章》孔子因何说国家政治黑暗时要“危行言孙”?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4章>孔子因何说国家政治黑暗时要"危行言孙"? 14·4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xùn )." 这里的 ...
-
【第345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5章》孔子怎样阐释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5章>孔子怎样阐释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14·5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意思是说:"有 ...
-
【第349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9章》孔子怎样赞许子产治国理政?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9章>孔子怎样赞许子产治国理政? 14·9 子曰:"为命,裨谌(音bì chén )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q ...
-
【第351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1章》孔子因何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1章>孔子因何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4·11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意思是说:"贫穷而 ...
-
【第354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4章》公叔文子的所言、所笑、所取因何不使人厌恶?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4章>公叔文子的所言.所笑.所取因何不使人厌恶? 14·14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 ...
-
【第364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4章》君子何以“上达”,小人何以“下达”?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4章>君子何以"上达",小人何以"下达"? 14·24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上 ...
-
【第367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7章》曾子说“君子思不出其位”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27章>曾子说"君子思不出其位"是何意? 14·27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