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苏08 罪戏子由

(0)

相关推荐

  • 中秋节,一个适合说废话的日子

    年岁才会更容易让一个人产生闭嘴的念头,原因简单,一个是看惯了世俗的龌龊,说实话并没有好处,虽然说实话的人并不一定为了好处:也可能因为见多识广,从而明哲保身. 终归还是断了言路. 我还是喜欢仗义执言的人 ...

  • 我们都是天才的戏子

    谎言是一把利剑,凌冽成刺心的痛 心伤烫成浓烈的酒,再温和成文字 灰蒙生厌的天空下 披一件霓裳羽衣 主角招摇成蝴蝶 仿佛风雨从未把她折翼 奋力展翅,前方迷雾森林 岁月的旧伤,着了沉重的黑色 执念的笔,浓 ...

  • 狱苏17 断章其罪

    狱苏17 苏轼的仕途算不算是怀才不遇? 断章其罪 前面文章讲过,宋代的官僚体系冗杂,入馆不是实职,但代表着朝廷对官员能力和潜力的认可,得入馆阁者,皆可造之材. 关于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定罪的理由中,有一 ...

  • 狱苏19 代兄言罪

    狱苏19 代兄言罪 继续来读苏辙为救哥哥,冒死写给皇帝<为兄轼下狱上书> 二苏堪称千古兄弟之楷模,风雨对床也好,明月相思也罢,身在咫尺,或远隔重山,都像同根树上连枝一样默契和谐,这样的关系 ...

  • 诤苏08 拗相公施法攫利 苏子瞻上书陈弊 ​

    诤苏08 拗相公施法攫利 苏子瞻上书陈弊  王安石的几项改革制度,其实都存在与均输法类似的情况: 一是在具体操作层面打了折扣: 二是表面上较旧法有所改进,却无本质提升. 新法诸项中最著名的青苗法即是如 ...

  • 杭苏08 苏轼,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写的每首诗都将成为罪证

    杭苏08 苏轼,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写的每首诗都将成为罪证 熙宁五年(1072)到熙宁七年(1074),苏轼的笔下真的是毫不留情,每一个字都是在帮对手积攒自己的罪证. 当时在台州为官的孔子四十七孙孔文 ...

  • 圃苏08 苏轼文化标签的底稿@密州​

    圃苏08 苏轼文化标签的底稿@密州 熙宁变法中,负责新法制定与落实的机构是司农寺,大概相当于现在发改委的功能.在一个励新图治的时代,一切与改革有关的机构都是意气风发的,意气风发的潜台词就是权力释放,再 ...

  • 徐苏08 忙盲茫:再调明月寄子由 颓然酒下念江南​

    徐苏08 忙盲茫:再调明月寄子由 颓然酒下念江南 元丰元年(1078)的秋天,苏轼很忙. 先是黄楼竣工,紧接着侄女嫁人,自己又"荣升"祖父,这些事都发生在当年八月上片. 终于,时间 ...

  • 乌苏08 “苏轼必须死”的匠心独具之处

    乌苏08 "苏轼必须死"的匠心独具之处 "苏轼必须死"是一起有预谋.有设计.有组织.分工明晰的文字谋杀案,御史台的走狗们对于苏轼的攻击,是做足了功课的. 舒亶在 ...

  • ​狱苏01 一狱如井

    狱苏01 一狱如井 --关押苏轼的监狱环境很好吗? 元丰二年(1079)八月十八日,苏轼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关入监狱. 这是苏轼人生的至暗时刻. 豳风图  明 谢时臣 以公历计算,入狱时,苏轼 ...

  • 狱苏02 刑不上大夫

    狱苏02  刑不上大夫 --苏轼到底有没有遭遇刑讯逼供? 山水图  南宋 珪观 苏轼在一百多天的监狱生活中,关于诗案本身,由于有着非常充分的文字记载传世,所以几乎不存在争议,甚至,苏轼在诗案中的亲笔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