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张仲景寒热药共用组方规律探寻
相关推荐
-
28半夏泻心汤及变方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错杂痞证的,出自于<伤寒论>. 因为它是以半夏为君,专门治疗心下虚痞证的,所以叫做泻心汤. 那么<伤寒论>里面的泻心汤有很多,有人讲三泻心汤,有人讲五泻心汤 ...
-
柴胡桂枝干姜汤之方解
[来源]<伤寒论> [原方组成]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瓜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组成]柴胡15克 桂枝9克 干姜6克 瓜蒌根12克 黄芩9克 牡 ...
-
什么是性味配伍?四气五味配伍与气味和合配伍
四气配伍 四气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又称"四性".药性的选择要依据所治疾病证候的寒热性质,即<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
-
【中医治疗上热下寒的经方都有哪些?】
【中医治疗上热下寒的经方都有哪些?】
-
【病案】: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尿急,尿频,往来寒热,胸胁满闷,心烦起急,少腹胀痛。少阳失和,津伤饮停。治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24g,黄芩9g,桂枝9g,干姜6g,天花粉12g,牡蛎6g,炙甘草6g。
3.4 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 患者,女,34岁,初诊于1998年3月13日.2年前患尿急.尿频.尿疼,在某某医院诊为泌尿系感染,用抗生素.输液等治疗已愈,半年后每因劳累而作,同样治疗又愈. 上周洗澡 ...
-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瓜萎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溶,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方义 柴胡桂 ...
-
张仲景寒热药共用组方规律探寻
张仲景是中医方剂史上创制寒热药共用经典方剂的先师,笔者通过对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寒热药共用组成的方剂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有三种寒热药共用组方方法. 寒热并治法 该法 ...
-
『名医经验』张仲景对呃逆的认识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相当于古医籍的"哕"."逆"."吃逆"等,张仲景在<伤寒论>和< ...
-
『名医经验』张仲景风水病辨治思想浅析
风水病,即因感受风邪而致的一种水肿病.属于水肿病的一种.其水肿常起于眼睑及头面,亦可延及下肢,重者可致胸水.腹水等,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
-
『名医经验』治病遣药贵随机应变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家父一生临证治病,博采众长.同时,中医学的特点也决定用药要推陈出新,以适应病变所需.余记载1978年家父治疗头痛案例一则,体会颇深. 黄某,女,38岁,终年偏头痛,苦 ...
-
『名医经验』不离于药 不止于药
某女,是笔者2005年的一个银屑病患者,笔者接诊时其年龄为29岁.与笔者相识前已经寻医问药10年,从19岁到29岁的10年间,几乎未间断用药,结果越用越重,从寻常型治成红皮病型银屑病,为了保命,用上明 ...
-
『名医经验』平易之药愈重症
针对误治坏病.束手待毙者,王孟英用药皆展以轻清,忌投刚燥.本案告诫我们:勿以药太平淡而疑其不足以去病:平易之药,轻淡之方,每可以愈重症. <分类王孟英医案>卷二·胀门有一个疑难重症,治疗过 ...
-
『名医经验』镇肝潜阳药
来源:中华中医药报 作者: 应用金石介贝之品,镇肝潜阳以熄风.要选既具重镇之效,又有降逆清热之功的药物,如生石膏.生石决明.生赭石.珍珠母.玳瑁等.生石膏辛大寒,具有凉肝.镇肝两方面的作用,共奏潜阳之 ...
-
『名医经验』哮喘 寒热缓急宜辨清祛邪扶正有侧重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强,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 ...
-
『名医经验』刘启廷临证组方用药经验
刘启廷主任中医师是山东省第一批名中医,全国及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行医60余年,对常见病的治疗创造了很多经验方,以方小.效卓.价低很受病家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