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铜镜,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相关推荐
-
镜里看千秋:260件馆藏精品铜镜国博展出
时间: 2020-11-25 10:37:56 | 来源: 艺术中国 展览现场 11月24日,"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地点为南14展厅. 展览 ...
-
宋代 · 菱花形人物楼阁纹铜镜(宁夏博物馆)
来源:宁夏博物馆 时间:2019年11月01日 字体大小: 默认 宋代 青铜质 直径18.5厘米 1977年宁夏隆德县观庄宋墓出土 宋镜以形式多样而著称,除唐时颇为流行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到 ...
-
青铜境的秘密,公布于众
据一些铜镜收藏家估算,普通的铜镜价格在最近十年里翻了三四倍,精品级的铜镜则一般要翻十余倍.2005年,上海博物馆举办过一次馆藏铜镜精品展,其中就有数枚劫后余生的精品.这次铜镜展尚未闭幕,上海几大古玩城 ...
-
镜子的发明史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把镜子当作日常生活必需品,每天对着它梳妆打扮,但纵观历史,镜子发明之前,人类以天然的水面为镜,平静的水池.盛水的容器是最早的镜子雏形. 我国上古的"镜",就是大盆的 ...
-
铜境市场即将爆发,抓住收藏机遇就是王道!
说起铜镜,很多人都会知道其实跟我们现代生活的镜子一样,是古代使用照面饰容的生活用品.然而现代已很少看到有铜镜,因为铜镜已成为收藏界一个比较热门的门类.,很多人都开始重视铜镜分类和断代以及价值的研究.实 ...
-
古铜镜惊艳了时光
中国铜镜在唐代以前,以圆形为主,极少有方形的.到宋代后除继承过去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葵花形.菱花形镜以六葵花最普遍.它们的棱边与唐代有所不同,有的较直,形成六边形镜.此外还有带柄镜.长方形 ...
-
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镜子可照容颜变化,也可鉴国家盛衰.而汉代铜镜你见过吗?近日,江苏省仪征市博物馆的"美哉灵鉴--仪征出土汉代铜镜精品展"走进泉州市博物馆,遴选展出的68面馆藏汉代精品铜镜,让泉州市民 ...
-
古铜镜的鉴定与收藏的意义
在古时候,没有像现在玻璃镜那种涂层,它能照人吗.有人仿造汉唐镜的金属成分配比试造铜镜,不用任何的镀层,打磨出来后,照人的清晰度,不逊色于我们现在的玻璃镜,非常的清晰. 为保证铜镜能有真实.清晰的效果, ...
-
天价成交的古铜镜,价格一度飙升
铜镜还有一个很浪漫的用途,就是被当做一种信物.我们现在也有成语,破镜重圆.这说的就是乐昌公主和她的驸马因为战乱不得已而分开,两人把铜镜摔成两半,两人各拿一半,作为日后联系的工具. 仿制的铜镜除了用汉代 ...
-
浅谈青金石,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清会典图考>载:"皇帝朝珠杂饰,唯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琥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皇帝朝带,其饰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黄玉,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白玉". 在古埃及和古 ...
-
浅谈清代玉器,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清代圆雕玉器较多牛.马.羊.犬.鹿等兽类,鸡.鸭.鹅.雀等禽类以及人物.神仙等,取材极为广泛.在工艺方面,大致有两种风格. 清代宫廷用玉直接受清内廷院画艺术的支配和影响,其做工严谨,一丝不苟.有的碾琢 ...
-
浅谈唐寅字画,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 ."近交沈周".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 ...
-
浅谈德化白瓷,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明代是德化瓷艺术的最 高阶段,作为闻名于世的地方窑口,德化窑烧制出的优质白瓷器可与明永乐朝景德镇创烧的甜白釉瓷器相媲美.此时的德化白瓷器在器物造型.烧制技术.生产品种.工艺水平和装饰艺术等方面都远在宋 ...
-
浅谈蜜蜡,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琥珀蜜蜡的熔点很低,在烤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是关键,我不会烤也不烤,仅以一些资料提供的数据显示,蜜蜡烤色温度大概在130-150度上下,恒温烤制一到三个月时间,根据你想要的颜色深浅,选择时间长短,烤色会 ...
-
浅谈唐三彩,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唐三彩分为人物类,动物类,器皿类,文房类四种.唐三彩人物佣中胡人形象很多,胡人就是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来带长安,盛唐时长安城有许多胡人,有经营的邸店.珠宝店,也有开办的胡食店.酒店等,甚至有胡人在大 ...
-
浅谈景泰蓝,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一锤一锤的敲打.一根一根的弯折.一滴一滴的点蓝.一遍一遍的打磨,景泰蓝的美正源于此,从古至今,景泰蓝始终以繁复的流程打造着流光溢彩的精致,即便今天,依旧光彩照人. 据历史记载,在乾隆年间,吃年夜饭的时 ...
-
浅谈王步瓷板画,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王步除辛勤劳动一生留下了丰富的陶瓷遗产之外,其正直.朴素.不依附权贵的品格也为人景仰.他在旧社会曾拒绝给封建官僚画题材庸俗的作品,甘心贫穷失业.解放后为党为人民创作过无数的优 秀作品,尤其是在去世前几 ...
-
浅谈大明宣德炉,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参照皇府内藏的历代名窑名器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工艺上,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一炼就是12遍,炉质纯细如婴儿肤.最终,宣德炉成为一种足以垂范后世的铜炉,标志着我国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