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在西藏墨脱发现2个两栖类新物种|成都
相关推荐
-
国际化“科学岛”何以炼成?
月光下的凤尾竹.闻歌起舞的跳舞草.兰科与蕨类形成的"空中花园"--近年来,集热带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园"), ...
-
武陵山地区哺乳动物的区系特征与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野生哺乳动物(Mammals)亦称兽类,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为复杂,地球上适应能力最强的动物类群,其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或缺 ...
-
陈进:热带雨林里,他的青春在绽放
今年9月,长期生活在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群"短鼻家族",在经过几个月的迁徙后,终于回到栖息地. 一直关注着象群动向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原主任.研究员陈进,却并未因此 ...
-
仙居发现稀有野生动物毛冠鹿
仙居发现稀有野生动物毛冠鹿 2021-01-22 08:35:25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赵虹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在丛林里,一只小鹿蹦跳着出来.黝黑发亮的皮毛,修长纤细的四肢 ...
-
墨脱:两栖爬行动物的秘境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第08期 作者: 蔡波 自1973年开始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以来,西藏东南部的墨脱县境内不断有两栖爬行动物的新物种被发现.目前该区域发现约38种两栖动物.55种爬行动物 ...
-
2021年初中生物中考福建卷
考题例析 33.(5 分)<中国自然观察 2020>评估了近 15 年间 1085 个濒危物种 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 ...
-
中国学者10年研究发现:爱做饭的人更长寿!
图源:Pixabay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大部分年轻人因为不会做饭.做饭浪费时间等原因不愿费时做饭了.这种状态,导致现在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宁愿点外卖也不愿意自己做饭的现象.殊不知做饭与健康长寿的 ...
-
终于还中国清白?意大利研究发现:去年9月新冠已在意大利存在
意大利科学家今年6月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显示,早在去年12月,污水中就发现了新冠病毒的踪迹. [南方+11月16日讯]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首次被发现前几个月就已经在意大利活跃起来 ...
-
导致两名学者一死一伤的神秘毒蛇,被我国学者命名为素贞,证实为环蛇新物种
来源:生物世界 蛇,是一大类神秘而又令人害怕的动物,全世界有超过 3400 种不同的蛇类,它们在全世界广泛分布,而在中国境内就有超过 200 种蛇类,而且随着野外调查的深入,蛇类新种还在不断被发现. ...
-
世界内陆最低处发现蛇类新物种
[世界内陆最低处发现蛇类新物种]5月25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郭宪光副研究员及团队刚从野外回来,据他介绍,之前在艾丁湖发现的新种吐鲁番花条蛇是已知的世界陆生脊椎动物模式产地海拔最低的物种.作为新疆目前唯 ...
-
逃跑时身体离地!“世界内陆最低处”发现蛇类新物种
李迪 陈科 "几天前,我们在新疆艾丁湖又采集到了吐鲁番花条蛇的活体标本,获得生态活体照片.当时是发现了2条,被逃跑了1条."5月25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郭宪光副研究员及团队刚从野外 ...
-
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了至少163个新物种
世界上充满各种神奇的生物,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已经看过这个星球(至少是大陆上)上的大多数生物,但其实还有许多人们并不知道也没有记录的物种.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称,科学家在2015年一年里就在大湄公河流 ...
-
江西九连山保护区发现两种大型真菌新物种
新发现的真菌物种(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新物种的发现是九连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最充分的体现(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央广网赣州12月10日消息(记者谢元森 通讯员沈汉华 赖翠)日前,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 ...
-
极大关注!中国学者发现茅台酒居然可以改善小鼠肝细胞癌的形成?
饮酒与肝脏疾病(例如肝纤维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密切相关.然而,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表明,饮用茅台酒,与其他饮料来源相比,它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没有显著相关性. 2014年4月1日,贵州医科大学程明亮 ...
-
中国学者参与,发现新冠病毒基因可以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
从COVID-19恢复后的患者中,已广泛报道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ARS-CoV-2)RNA的长期检测和PCR阳性试验的复发,但其中一些患者似乎并未感染传染性病毒. 2021年5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