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战争(13)晋楚邲之战

(0)

相关推荐

  • 百年晋楚争霸,那些夹在中间的小国战祸惨烈 | 春秋史话连载11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精编经典中国通史之<春秋史话>连载11,欢迎收看. 春秋时期争霸斗争时间最长.斗争最激烈的是晋楚两国.处在两国之间的是郑.宋.陈.蔡等国,他们的所属,常是霸业在谁手的 ...

  • 三家分晋(五)

    从边缘化始到边缘化终的栾书 栾书像 栾书是一个朝气蓬勃.怀揣着伟大理想的年轻人,奈何父亲留给他的只是下军佐(六卿末位)的职位.为了振兴栾氏家族,更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栾书便投靠了他的直属上司,时任下军 ...

  • 真实历史:楚庄王是经历了多次等待和失败后才一鸣惊人的!

    话说楚庄王同意了伍举.苏从等人的建议,决定此后远离酒色,亲自处理朝政.现实的情况是当时朝政非常混乱,内乱外困交加,楚庄王的策略是"攘外必先安内",先把国内的情况安定下来,再处理外面 ...

  • 霸业的更替、国运的兴衰——晋楚“邲之战”

    在我的前一篇文章--<山雨欲来风满楼--"邲之战"前,晋楚两强的对峙和交锋>中,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晋楚两国为了争霸.各自出兵,在郑国境内进行了反复的争夺和对峙,晋国在两任 ...

  • 中国史上战争(16)晋楚鄢陵之战

    麻隧战后第三年,即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楚国以上年伐郑伐卫,曾受郑军之牵制,无功而还.乃于是年春使公子成赴郑,许郑以割让楚地汝阴之田(约在今河南省襄城县汝河以南之地)以求和. 郑成公果叛晋附楚 ...

  • 中国史上战争(11)晋楚城濮之战

    楚国致力中原与晋国图霸期领导诸侯捍卫中原之冲突是城濮大战基本导因. 周襄王十八年,即公元前634年,楚国控制中原之形势实已相当稳固.不料中原诸侯宋国忽叛楚通晋,予晋文公以莫大之鼓舞,亦予楚成王以莫大之 ...

  • 中国史上战争(21)吴破楚入郢(ying)之战

    自周敬王八年,楚昭王四年,吴王阖庐三年,公元前512年,吴王阖庐采取三分敝楚长期消耗之战略,迭次分兵攻楚,迄于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已历六年,<左传>载,自楚昭王立,无岁不有吴师. ...

  • 中国史上战争(20)吴楚鸡父之战

    周敬王元年,吴国淮河流域的国土之地仍由为楚国盘踞,吴王僚率公子光等再次兴兵进攻州来. 梦国平王闻吴军进攻州来,便遣使征集顿(今河南省商城县南故南顿城).胡(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二里胡城).沈(今河南省沈 ...

  • 中国史上战争(19)齐袭晋太行之战

    此次战役导因,一是齐国报复上次平阴之战,二为栾盈被逐,欲以报其私人之仇恨.其间可能又介人楚康王之阴谋,以期晋齐两国内讧,造成中原之混乱. 齐庄公之作战方略,以潜遣栾盈回晋造成晋国内乱,为其主要才谋略, ...

  • 中国史上战争(18)楚救齐伐郑之战

    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冬十一月,正当晋及诸侯之军围攻齐都临淄之际,楚康王闻齐都危急,思欲伐郑以救齐. 楚令尹公子午出军伐郑,先集中于汾(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北).是役公子午本不愿出兵,又值深冬气候 ...

  • 中国史上战争(17)晋齐平阴之战

    晋悼公霸业,是以团结中原诸侯对抗荆楚之北侵为中心.西部牢控嵩山高地以临郑许之平原:中部强宋国防卫以屏藩曹卫:东部则扼守彭城以保障邾鲁.一面并由此东联吴国以威胁楚之东疆,造成中原北部及东部绝好之战略形势 ...

  • 中国史上战争(15)晋秦麻隧之战

    周简王八年,公元前578年,晋厉公派使魏相至秦,宣布与秦绝交.又派郤锜赴诸侯各国征师.是年夏五月,晋厉公遂会齐.鲁.宋.卫.郑.曹.邾.滕八国诸侯,联军伐秦. 当时晋国都在绛,即今山西省曲沃县西南二里 ...

  • 中国史上战争(14)齐晋鞍之战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春,齐伐鲁,攻鲁北鄙的龙邑.齐顷公嬖人卢蒲为龙人所擒杀,齐侯亲鼓以励士,攻三日克之.遂转兵至巢丘(今山东聊城县东北),西向侵卫.卫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等率师御之:四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