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武汉 | 1911年 炮八标与武昌起义
相关推荐
-
【海报】这些数字,见证110年前一场巨变
110年前,革命志士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发动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由此爆发.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这些数字,见证这场巨变.(策划/统筹:光明网 ...
-
武昌一声炮响,宣统很快下台,为何洪秀全狂开炮,咸丰安然无恙?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79期: 我们学历史,课本也好,历史老师也好,都会告诉我们,是武昌的一声炮响,引发了各地纷纷独立.随之便是清廷的迅速土崩瓦解,末代皇帝溥仪也不得不宣布退位,从此清朝灭 ...
-
细述武昌起义背后的那些事儿
武汉是座英雄城市,武汉地处北上南下,西进东征的咽喉要道,故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1911年武昌起义的成功,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众所周知,武昌起义的胜利,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 ...
-
话说武汉 | 百年武汉地标江汉关
武汉为全国人民熟悉的地标建筑有三处,20世纪20年代的江汉关,50年代的长江大桥,80年代的黄鹤楼.如今,虽然摩天大楼建了不少,但还没有一处成为武汉的地标建筑. 落成不久的江汉关,旁边的日清洋行(19 ...
-
话说武汉 | 清末汉冶萍公司股票第一号股东初探
汉冶萍公司1908年发行了股票,那还是光绪三十四年. 汉冶萍公司是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三家企业组成,汉阳铁厂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从它们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差钱,合并到汉冶萍公司还是资金缺口 ...
-
话说武汉 | 关帝庙看戏、“摇骰子”
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 看戏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汉口的山陕会馆落成,馆址位于汉口长堤街与大夹街间,毗邻药王庙,因其东边沈家庙附近有关圣庙,故又称西关帝庙.两座关帝庙清时 ...
-
话说武汉 | 民国“海归”洋为中用 吴国柄与汉口市政建设
吴氏昆仲 吴国柄(1898-1987)湖北恩施建始东乡人,民国时期汉口市长(1932.7-1938.10)吴国桢的兄长,被有关学者誉为"汉口城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汉口 ...
-
话说武汉 | 刻在石头上的记忆 华清街与岱家山碉堡
最初的想法很单纯,只是想多留下一点点武汉的历史痕迹.近三十年来在实地探访过程中,通过拓片和照片,记录下了书写在石头上的武汉记忆. 寻访:石头上的记忆往往靠寻访得来,寻访的过程通常是艰辛而又充满惊喜的. ...
-
话说武汉 | “市府区”媲美“模范区”
"市府区"媲美"模范区" 民国时期20年代中期,汉口的市政建设日新月异,后城马路以北的区域蓬勃发展,填湖筑地,大兴土木,出现了新面貌.以参加辛亥革命的将军为中心 ...
-
话说武汉 | 武昌长春观与汉阳石榴花塔之石刻
题记:石头上的记忆承载了太多的聚散,无语地见证了世事的沧桑变化.如果她们有生命,也会为自己的悲欢离合而落泪. "甘棠"与"国望"的分离 长春观是武汉道教丛林中最 ...
-
话说武汉 | 武昌通湘门外李家花园
武汉市武昌区九十多年前原来还有一个通湘门.通湘门,顾名思义,就是湖北武汉通往湖南的门户,位于起义门与大东门正中间,原张之洞路东端,中山路南端.1906年为粤汉铁路通车而建,武昌城门中历史最短存在了20 ...
-
话说武汉 | 无影塔的题刻与张之洞赠俄皇太子诗
解读:石头上的记忆还向我们解读真切的历史,告诉事件的真实答案.她冰冷,但鲜活,远远胜过书籍中往复引用的文字. 武汉现存最早地面建筑物的题刻 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物是兴福寺塔,俗称无影塔,城区现存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