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384【灰眶雀鹛】

(0)

相关推荐

  • 百鸟图

    通过几天的拍鸟,从不认识到认识了很多鸟,而且第一次拍到了近60种鸟,真是喜出望外,是我今年摄影的第一大收获. 在镜头里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任意的嬉戏玩耍,真真切切体会到亲近自然.亲近它们是多么的美好. ...

  • 牡丹鹦鹉介绍及科学饲养

    牡丹鹦鹉的品种 牡丹鹦鹉又称蜡嘴鹦鹉,属鹦形目鹦鹉科,有爱情鸟之称.国内现有8个品种,常见的品种及形态特征如下: (1)品种特点 ①棕头牡丹鹦鹉:体长14厘米,前额.头顶至后颈.颊.喉部.下颏粉红色. ...

  • 我的爱鸟观

    [按]16年前的2005年初,我写过几篇有关鸟儿的随笔,当时发在西子论坛的"生活百科"版.如今这个版块早就已经停版了,刚好翻了出来,转到这里.可喜的是,现在我住的这个城市里,鸟儿越 ...

  • 奶奶与鸟

    我老家是个好地方,依山傍河.四季的清水哗哗的流着,河边长棵大皂角树,树身三个人手拉着才能搂抱住,高大的树冠伸向天空,一枝正好盖在院子上空. 树冠成了鸟儿乐园,天天有各类鸟儿在树上起起落落,叽叽喳喳,从 ...

  • “打鸟”的快乐

    拍鸟(打鸟)是摄影中一个倍受热衷题材.也是一个让你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获取自然知识的途径.通过观察鸟类的行为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鸟类羽毛的变换,冬羽.蚀羽.繁殖羽;鸟类迁徙的艰辛, ...

  • 风之羽:灰眶雀鹛+叉尾太阳鸟+斑姬地鸠+勺嘴鹬+盘尾树鹊

    灰眶雀鹛 广州城郊,有一座火炉山-- (拍摄地点: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 灰眶雀鹛 Grey-cheeked Fulvetta 雀形目 > 莺科 > 雀鹛属 PASSERIFORMES &g ...

  • 《大山的自然笔记》-398《灰头鸫》

    只有通过系统的方式来观察自然,我们才能描述它:只有通过正确的方式来描述它,我们才能理解它. ---亚里士多德 观鸟的脚步随着山路的弯曲而急缓有序,路边的景致随着季节而变化,树枝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泛着 ...

  • 《大山的自然笔记》-88《孔 雀 雉》

    孔 雀 雉 沐浴着夕落的暖阳,我们缓缓离开了吉隆坡.车行上路,蜿蜒爬升.一个多小时的曲折,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云顶的高原. 云顶高原是马来西亚新开发的旅游和避暑胜地,位于彭亨州西南吉保山脉中段东坡,吉隆 ...

  • 《大山的自然笔记》-373【黑尾蜡嘴雀】

    公园的一角有大树参天,一座假山让许多游人止步,围墙与假山之间便有了比较幽静的一处.我喜欢坐在这里,如一些喜欢安静的鸟儿一样,躲避着喧嚣,寻觅着心里的声音. 今天陪伴我的是几只黑尾蜡嘴雀,笨笨拙拙的身体 ...

  • 《大山的自然笔记》-357【震旦雅雀】

    一处芦苇荡有鸟儿歌唱,那一定是幸福的陪伴. 清晨的芦苇荡,雾气朦胧之中弥漫着醉人的草木芬芳.沿着土坎向纵深前行,不时有探头探脑的芦苇拂过脸颊,留下几滴露珠在面庞诗意流淌,不为思念,只为寻觅. 那阵短促 ...

  • 《大山的自然笔记》-7【文须雀】

    我是文须雀.在邻居中属于个头较小的鸟儿,但是我身体匀称,修长,又有着长长的羽毛外衣,看上去丝毫不会有矮小的感觉.我喜欢穿着绅士灰的上衣,棕黄色的外套,黑色的鞋子.又因为喜欢留着黑色的胡子,所以人们给我 ...

  • 《大山的自然笔记》-203【中华攀雀】

    38 汾河生态之观察 建筑师---中华攀雀 河流是所有生命的依赖,鸟儿无论迁徙还是觅食.活动都喜欢在这里舞动. 流淌在心中的不止有孤独与渴望,更有希望与梦想. 中华攀雀,身长只有约11厘米.别看他体型 ...

  • 《大山的自然笔记》-399《褐河乌》

    只有通过系统的方式来观察自然,我们才能描述它:只有通过正确的方式来描述它,我们才能理解它. ---亚里士多德 行走山谷,溪流蜿蜒,寻一处较为宽阔的河床,守一洼鸟鸣山涧.有红尾水鸲.白冠燕尾顺流而下,落 ...

  • 《大山的自然笔记》-397《黑头鳾》

    3月,刚刚结束秦岭中段的观鸟之旅,意犹未尽之余便又来到了秦岭西段.同是一条山脉,却因海拔高度不同而景色差异极大.上旬的秦岭南坡已是花事盛大,怒放着春天的灿烂,而下旬的秦岭西段却雪花片片,压抑着春天的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