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内力训练
内在训练也就是内家拳所说的内力训练、李小龙所说的生物修炼,主要是通过站桩和练习内在流动能量得来的。所谓内力就是通过呼吸意念加特定的姿势所培养出来的武术内劲,作用是培训充实流动的内在能量,形成'意、气、力'合一的强大内劲,至于内力理论方面本人在此就不多说,朋友们可参考其它教材,本人在此只写出一些实际的训练方法,以便让学者迅速、简单地登堂入室,根据经验介绍如下几种方法,并给予详述:
A、站桩:
(1) 本桩亦称为浑圆桩,浑圆之意乃是培养周身上下、左右、前后六面的整体浑圆之劲。站法:姿势基本同适应桩,但在站桩时严格要求:大腿内裹、双膝前顶上提,脊椎之大椎穴(颈后高骨)向上拔起,与尾闾内扣下坐,裹胯捻趾,形成二争力;双臂连通,肩撑肘横形成左右二争力,双手与小臂向前合抱,与脊椎整体后靠形成二争力。大小臂之间夹角大于90度即可,膝部角度为120度-150度之间,双后食指间距离为3-4寸。大腿与躯干夹角约120度左右,躯干与地面垂线夹角为15度-30度左右。(见图7)
要求:脊椎之大椎穴(颈后高骨)向上拔起,尾闾内扣下坐的二争力(即上下相撑)之意;肩撑肘横形成左右二争力(即左肩向左撑,右肩向右撑)之意;双手与小臂向前合抱,与脊椎整体后靠形成(即前后相撑)二争力之意。
B:轨迹整体发力
整体是一种立用身腰发力的高级技术,根据轨迹拳学的解释,整体的腰身发力实际上就是脊椎运动的发力,我经过研究和体验,此种说法是很科学和实用的,所有这个训练方式也始终贯穿在我的训练程序里。
技术要领:a:身体成平位自然步站立,而后将右手自然提起在右侧腹前(指尖朝下,掌心向内,掌心离右腰前约两横拳距离,自然下垂),左手也自然提起抬至左胸前保持左掌心、左小臂与地面平行,十指向正前方,身体站立放松;而后重点体会以腰身、脊椎做由右向左的横平圆动作(动作要领是:以左脚为轴,身体以腰身、脊椎向左平行画圆转动,体会整体的转动、左手心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始终与地面平行,右手十指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始终与地面平行,整体转动到重心在左脚时,由原路线返回。),如此反复体会。b:等上述动作熟练后,再将左脚向正前方迈约小半步,左向前微伸成十指尖朝前,掌心朝右的位置,右手放置右下颌处成握半拳状,然后以左脚为轴心,身体再以腰身、脊椎做由右向左的横平圆动作,此时应有意识地在身体重心转动至正前方时,由身体将肩推动,肩膀又将大臂推动,大臂又将小臂推动拳头;如此反复体会。直至体会出身法自如、轨迹清析、落点准确、快如闪电的效果,确实感受到整体的发力感觉;左右互换体会。
动作要点:身体成圆的感觉;整体同时转动的感觉;动作熟练后,做此动作有全身振动的感觉!一切自已体会吧!
C、爆发穿透力发放练习
站桩完毕后既可进行本法练习:
(1)手法:身体成高半马步站立(如图8);而后利用脚蹬地、扭腰转胯之势将拳廷自己身体中线向鼻子正前方打出(如图9、10)。
要点和要求:动作正确。重点是开始出拳前要蓄意、吸气并意想天地之精气收入我腹部(即内家拳所说的丹田),而后开始做发力(出拳)动作,同时意想腹部内的能量(可想象成水)随着你的动作经由胸部、肩部、大臂、小臂直达拳面喷射而出;喷射而出的一刹那意想拳面击向一堵坚硬厚实的墙,将墙击穿。
(2)腿法:原地成警戒桩站立,而后将前腿成侧踢的提膝动作慢慢收回至胸前(见图11),而后再将腿通过正确的侧踢动作慢慢的踢出(见图12),如此反复。
要点和要求:动作正确。重点是收腿时要吸气,同时意想天地之精气收入我腹部(即内家拳所说的丹田),收回到位时略停,而后再将腿慢慢踢出,同时意想腹内之气顺着大腿向小腿向足底;当腿踢的将要完全伸直时,突然加速喷气并意想脚踢向一棵大树,将树踢断。此法就是训练腿法的穿透力和爆发力,同时对单腿的支撑力也有很好的煅炼。
内力练习注意事项及说明:
①无论是站桩还是在做力的发放时均保持全身放松,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全身保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②内力练习每天最少保持练习两次以上,先站桩后力的发放。
③饭前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练功,练功前解除身上一切紧身物及排除大小便。
④站桩后可拍打全身,深呼吸放松,力的发放后可轻松慢跳放松。
⑤练习时保持循序渐进,不硬撑,慢慢延长练功时间,保持呼吸自然,不故意造作憋气,保持精神集中,如杂念太多无法克制,不要强求,可眼微闭想一些愉快的事,练习要持之以恒,只有勤加练习才能登堂入室,一般在1-3个月即感效果明显。
C:功架大形训练法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你们很少用到或没有用到过的内家拳之拉大筋练法(中国原传武学谓之:'揉筋大法',我们现在称之为功架大形起伏),我的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不仅对柔韧的增强有事半功倍之效,更对腰髋的灵活性、上下肢的互动性、身体的稳固性、整体的功力有特别的功效。
方法:先在地上画一直线,①而后前后脚分开蹋入直线,要求是:前后脚分开至能前后拉开的极限,前脚掌在直线右侧与直线平行,后脚在直线左侧,脚跟与直线成90°左右的夹角;②整体下蹲后坐,身体保持重心平衡,双臂在体前成抱球状(此动作只是辅助,没有特别要求,关键是下肢),前膝前顶,后膝横开,并有向后拉之意,使胯与双膝在一条直线上;(见图a)③做好上姿势后,通过腰胯之力全身极力向地面下坐降,在保证整体劲力不失的情况下,一直到无法下落为止(见图b),然后以后胯之力摧动身体向前移动,此时切不可把重心提起(见图c)最后待胯部前移至不能继续前移时再把重心提到与双膝成一条直线,也就是还原至起式,如此反复练习。(此动作在练习时应左右互换)
技术要求:动作时要呼吸自然,不要故意加深呼吸;动作时始终保持功架大型不变;动作时要特别重质,不要因为想增加次数而忽略了质的保证。
功力发放
一;拳的力量发放
习者持警戒式站立(注意:将有力的拳脚置于前方,我们以右手右脚在前为例)。首先度量距离,伸直前手臂,指尖触目标(可意想前面有一人持靶或有一沙袋)(如图13),为合适站位;然后前手轻握拳,拳眼向上,拳面向目标,回收身前离目标13CM处,松握拳并塌腕,肘贴肋部,正对目标,后手拳置下颏处,同时将身体重心后移,前脚掌轻着地,重心大部分在后脚(图14);做好上述动作后,目视目标,做几次深呼吸,以放松身心,然后深吸一口气入丹田,而后后脚猛蹬地面(并微向外转动),同时向外(右)拧腰,转髋、展胸、顺(转)肩,以肩催动大臂,大臂催动小臂,小臂催动拳头,并将原来塌腕之拳猛上翘击中目标,同时重心前移将原来之高虚步变成前弓后箭之弓箭步,在拳击中目标的一刹那,拳头猛握紧,内部呼吸猛下沉,短促的爆喝一声(声音'哈'、'嘿'、'哼'等),压缩横隔膜,使腹腔突然膨涨,同时意想丹田之能量通过前臂达拳面喷射而出,其劲力洞穿目标
注意事项和要点:
(1)动作前应全身放松,集中精神,凝神定意,注视目标;
(2)拳击向目标时应像离弦之箭飞速射穿目标;
(3)击中目标的劲力是由全身肌肉力量,自身体重、内力和寸拳特定的技术动作发出的瞬间爆发穿透力(切记脚蹬地之力用上);
(4)拳击中目标后应迅速放松还原成警戒式,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5)习者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弄懂动作要领。
其实上述拳的力量发放乃是李小龙无敌寸拳的发力技术,如大家在掌握了上述发力技术后,你也就学会了寸拳。哈哈,开心吗!
二、腿的力量发放
习者持警戒式右手在前为例站立(见图16);而后,重心稍前移,左脚向右脚前移并步,并支撑身体重心(见图17);随之右腿屈膝大腿带动小腿向体内侧收提起,右肘回收至右腰间(见图18);上动不停,右腿屈膝上抬至腰部高时,利用左拧腰右转髋的动作送出大腿,大腿推动小腿,快速向体侧中部伸膝出脚踢出,脚尖稍内扣,脚掌正对攻击目标(见图19);在腿踢直后快速按原路线将腿收回。
注意事项和要点:
(1) 在踢出侧踢动作时,上体、大腿、小腿、脚后跟要成一直线。
(2) 腿在踢到目标时要象踫到烧红的钢一样迅速由原路线返回;
(3) 踢出的力是由拧腰转髋的合力、大腿推动小腿的撞击力直线所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