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知足、知止”方可终生安康的阴阳之道——走进《老子》
相关推荐
-
道是什么
道是什么 道是什么 道是什么?孔子讲,形而上者谓之道.说明道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世界观的体现.世界观就是人对世界的看法,是人们观察世界并经过认真思考而形成的观点.所以世界观离不开人的思考与观察.人们的 ...
-
读完《道德经》后我明白:心态上知足,行动上知止,人的一生方可无忧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引申出来说,只要把当下的小事做好,持之以恒,就可以完成远大的目标. 有人跳出来批判我,老子说要知足,你却说远大目标,那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说,知足是心态,远大目标是志向 ...
-
人到中年,千帆阅尽,知足,天地宽;知止,心自欢!
<道德经>有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增广贤文>所见略同,总结成更为简单的传世警 ...
-
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临江仙·夜归临皋》《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的3句诗词感叹,参透了人生的3条哲理:知止、知足和知常
我是每天陪你读诗词.学党史.看光影的@最爱宋词,欢迎关注评论加转发 林语堂评价苏东坡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文化巨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却从不曾屈服命运.他的一生历经风雨却从不曾凄风 ...
-
一笑三语:知足、知耻、知止——立身长久不败之道
昨天下午和泽华兄谈起老子<道德经>,余想起其中一句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讲的是要有容易满足之心,不要一味索求.贪得无厌.余也常写知足常乐,不断提醒 ...
-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二章:知足不祸 知止无咎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二章(民篇第四章) 知足不祸 知止无咎 (原第46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解] ...
-
知足、知止、知趣(深度好文)
儒风大家 洞见 1周前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知足.知止.知趣00:0009:58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安东尼朗读 ...
-
人生三大智慧:知足、知止、知常
知足 从前有一个人,分明穷困潦倒,却又无比吝啬. 一天,他向佛祖祈祷说:如果我发财了,就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吝啬了. 佛祖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个装钱的口袋说:这个袋子里有一个金币,当你把他拿出来的时候, ...
-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这就是说,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 ...
-
知足,天地宽;知止,心自欢
作者 | 一翁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知足者幸福,知止者睿智. <道德经>有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