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小国的作品,设计师曾担任机枪手:克里斯托巴尔卡宾枪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曾任拉丁美洲国家——多米尼加总统的拉斐尔·特鲁希略,虽然本质上是一个独裁者,但他时常以“国家的恩人”而自居,特别是他曾在1940年代晚期,一手建立起多米尼加的武器工业,在整个拉丁美洲的武器工业发展中处于前茅。特鲁希略对于人才的选用也是不拘一格,他欣赏匈牙利人亚历山大·科瓦奇的才华,因此将在他领导下建立的武器生产工厂拉美利亚兵工厂交由科瓦奇管理。科瓦奇没有辜负特鲁希略的信任,在他的管辖期内生产出多米尼加最具特色的一款武器——克里斯托巴尔卡宾枪
1
拉美利亚兵工厂的建立,一方面得益于当时多米尼加十分缺乏武器工业的整体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拉斐尔·特鲁希略一直野心勃勃地想要建立拉丁美洲最先进、最重要的武器工业。
多米尼加原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492年被西班牙占领。1496年由西班牙人建立的圣多明戈是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性居民点。1795~1809年,该国一度归属法国。1821年11月独立,次年2月被邻国海地占领。1844年2月27日再次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1861~1865年再度被西班牙占领,1919~1924年被美国统治。1924年3月,多米尼加举行总统选举,亲美派的霍拉西奥·巴斯巴斯最后胜出,并于当年7月出任总统,同年9月美军完全撤出多米尼加。1930年2月,巴斯巴斯在总统竞选中意欲连任,但由于受到反对者的激烈反抗,私底下和当时多米尼加陆军统帅秘密协商后,巴斯巴斯主动辞职而让给当时自称立场中立的特鲁希略将军竞选。1930年5月,特鲁希略顺利当选多米尼加总统。

在统治的最初期,特鲁希略就标榜自己为民族英雄,在国内实施偏向精英阶层的右翼政策。虽然在他的统治期间,多米尼加的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政绩被国民津津乐道,但是另一方面他却是一个残暴的独裁者。他使用谋杀、凌虐、恐吓等极端手段抑制反政府的声音,同时将国内许多城镇的名称以自己和亲人的名字命名。虽然特鲁希略本身有25%的海地血统,但是为了驱逐居住在多米尼加的海地人,他于1937年下令部队杀灭在多米尼加境内居住的海地人,史称“荷兰芹大屠杀”。特鲁希略为了遮掩此举为部队实施的军事行动,命令所有军人全部使用开山刀而不用步枪。在当年10月2~8日的7天时间内,多米尼加军队在靠近海地的边界处,只要看到肤色较深的人便全部拦下,并让他们用西班牙语发出荷兰芹的名称。由于使用法语的海地人无法用西班牙语正确地讲出荷兰芹的名称,只要是被辨认出的海地人全部当场遭到杀害。
特鲁希略的执政政策虽然不被普通民众所喜爱,但是却一直受到罗马教廷和多米尼加上流社会的支持。美国深知他的独裁行为,但由于当时处于冷战时期以及古巴的崛起,美国需要得到特鲁希略的支持,因此并未干涉他的执政。不过,特鲁希略于1960年欲派人谋杀当时委内瑞拉总统罗慕洛·贝坦克尔特后,美国政府和特鲁希略政权决裂,特鲁希略于1961年5月30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在首都圣多明戈被谋杀身亡。
2
在特鲁希略的统治期间,多米尼加虽然在军队和警察部队的控制之下一直保持着稳定,但他敏锐地感到,不能对形势过分乐观,掉以轻心。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特鲁希略急迫地希望加强多米尼加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要建设起现代化商业,以发展轻武器和军队装备。在特鲁希略的规划前景下,他希望以圣多明戈为中心,将现代化武器工业的发展扩展到整个拉丁美洲。这一规划表现出了特鲁希略的雄心勃勃。


由于需要美国政府的支持,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38年7月在埃维昂会议上提出希望各国多多接收被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难民之后,虽然西方国家不愿意接收难民,埃维昂会议整体上没有什么进展,但是特鲁希略却决定支持罗斯福的提议,于1938年当年开始允许许多政治难民来多米尼加居住和生活,特别是为逃离纳粹镇压的犹太人提供了保护伞。一年以后,西班牙的独裁者佛朗哥夺取政权,很多西班牙共和主义者不满佛朗哥的统治,选择离开西班牙,多米尼加同样接收了这些西班牙难民。自此之后,大批量的各个国家难民开始涌入多米尼加。
特鲁希略虽然下令接收难民,但他并不是盲目没有选择地接收,而是对难民的素质要求非常高。特鲁希略要求进入多米尼加的难民女性必须是在30岁以下,男性必须是在35岁以下的青壮年。因为多米尼加当时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非常需要年轻的工人和具有各种专业知识的人员,而青壮年难民的到来可以有效补充多米尼加自身在这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在这段时期内,多尼米加的经济发展极大地依赖糖的生产和出口,但是这种轻工业品的发展无法匹配特鲁希略的勃勃野心,他急需快速发展其他可以创造价值的工业,同时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也需要维持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军队。在1937年时,多米尼加的军队力量可以说是十分薄弱的。当时,多米尼加军队包括:陆军拥有3081人,其装备2715支步枪、45挺机枪、1门迫击炮、19门野战炮、1辆坦克、50辆卡车和23辆摩托车;空军拥有31人,其装备有10架飞机;海军拥有100人,其装备有8艘小型船;另外还有627名警察人员。
特鲁希略对这样的军事力量十分不满,很快就下令增加军队的服役人数,并积极为其增加武器装备。根据1942年多米尼加军队的存货清单记载,当年该军队的武器装备已经扩展到拥有:1765支手枪;2409支西班牙制7mm步枪及卡宾枪;1860支美国克拉格-约根森M1898步枪;45支汤姆逊M1928冲锋枪,38支其他种类的冲锋枪;363支短管防暴枪;27挺勃朗宁机枪,4挺反航空器机枪;13门迫击炮;28门野战炮;此外,空军还新装备了多架飞机,包括1架莱斯-怀特飞机、1架贝兰卡飞机、1架福丽特飞机以及4架PIPER CUB单翼飞机。
1943年,多米尼加军队力量再次扩充,除了人员数量增多之外,还装备了很多不同的轻武器。但是这些新装备多米尼加军队的武器普遍都是老式武器,而且保存状况不是很好。这些武器包括:克拉格-约根森步枪、斯普林菲尔德步枪、毛瑟步枪、雷兴冲锋枪、伯莱塔冲锋枪、马德森自动步枪、柯尔特监视者自动步枪、哈奇开斯机枪、勃兰特迫击炮等等。
1945年以后,更多的军事装备进入到多米尼加军队,但这些装备大多都是来自二战战场的剩余装备,不但品类繁杂、古怪、保存状况非常恶劣,而且经常出现弹药不匹配、无法使用的情况。虽然这些武器装备现在看起来在收藏市场上应该很受青睐,但是对于当时急需先进武器装备的多米尼加军队而言,无异于一批废物。这些武器大多数不好使用,有的甚至无法使用,但是多米尼加军队花费了一大笔资金购入,如果直接丢弃不用,将会白白损失一大笔资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鲁希略用尽一切办法将这些武器装备售卖给了拉丁美洲多个军事力量更加薄弱的国家,反而大赚了一笔钱。特鲁希略感到售卖武器的策略非常成功,因此开始转卖各种二手武器,使圣多明戈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二手武器经销商。
在武器售卖上尝到甜头之后,为了增加利润,特鲁希略开始在多个国家寻求武器经销商,从他们那里购买武器装备之后,再转卖给其他国家。特别是在经过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同意之后,多米尼加通过一个位于华盛顿的美国武器经销商,购买了7500支柯尔特手枪,每支手枪售价为55美元;5000支汤姆逊冲锋枪,每支枪售价为510美元;2000支雷兴冲锋枪,每支枪售价为130美元;100挺带有三脚架的0.30英寸勃朗宁机枪,每挺枪售价为775美元;200挺带有三脚架的0.50英寸勃朗宁机枪,每挺枪售价为1298美元;500具巴祖卡火箭筒,每具售价为170美元;1000门60mm迫击炮,每门售价为250美元;1000门75mm迫击炮,每门售价为250美元。
除了提供上述武器之外,该经销商也同时向多米尼加提供弹药,后来还提供2.5万支带有刺刀的M1917恩菲尔德步枪,每支枪配备1000发枪弹,一套枪及弹总体售价80美元。
多米尼加向其他国家销售武器装备的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充,款型多种多样,后来销售的武器还包括西班牙阿斯特拉手枪、星型手枪及转轮手枪,法国7.65mm冲锋枪,墨西哥门多萨冲锋枪,德国毛瑟98k步枪,捷克ZK383冲锋枪、ZB37轻机枪等。
3
4
拉美利亚兵工厂与设计39M及43M冲锋枪的匈牙利设计师帕尔·基拉伊以及多名伯莱塔兵工厂的工程师们合作,设计出一款克里斯托巴尔卡宾枪。
1950年,《纽约时报》曾对拉美利亚兵工厂进行报道,称该兵工厂每月可生产500支克里斯托巴尔卡宾枪,以及0.30英寸、0.50英寸口径机枪(可能是对勃朗宁机枪的仿制)、野战炮和各种不同口径的枪弹。到1955年时,克里斯托巴尔卡宾枪的产量大约为每月1000支。1955年以后,产量稍减。
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匈牙利人移居到圣多明戈。多米尼加的官方报告称,当年大约有600个家庭到达圣多明戈,其中582人都是农林方面的技工。他们都拥有一定的技术,因此很快被拉美尼亚兵工厂邀请到该厂参加工作。

5
克里斯托巴尔卡宾枪研制中的最大功臣是帕尔·基拉伊。设计师基拉伊在武器设计史上并不是十分出名。他曾担任过飞机观察员和机枪手。二战之间,基拉伊曾在瑞士的西格-绍尔公司工作,后来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匈牙利,加入到匈牙利丹纽维亚武器研究部门。在这里,他曾开发出多款自动武器,包括步枪、轻机枪,特别是他最著名的39M冲锋枪以及该枪的改进型43M冲锋枪。
后来,基拉伊离开匈牙利,迁居西班牙,并向西班牙的多家武器兵工厂推销生产他所设计的武器,当然,生产这些武器仍需要购买特许生产权。佛朗哥政府虽然对此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是这个项目最终失败,没有进行下去。此后,基拉伊利用国际红十字会提供的护照,过境瑞士到达圣多明戈,进入到拉美利亚兵工厂工作。
研制中,基拉伊最初的计划是,采用其发明的延迟枪机系统,以伯莱塔9mm冲锋枪为基础,研制一款新型冲锋枪。但是由于9mm枪弹在拉美利亚兵工厂的生产极少,而其大批量生产的弹药是0.30英寸M1枪弹,因此基拉伊转向设计发射0.30英寸M1枪弹的武器上。1950年代早期,新枪研制成功,被命名为克里斯托巴尔卡宾枪。值得一提的是,克里斯托巴尔卡宾枪与法国牟罗兹市AME兵工厂于1948年由德国工程师开发的一款原型枪有些相似。但是关于该枪的具体信息,现在已经无法查阅了,只有史密斯出版的《世界轻武器》一书中曾对其简单介绍。



机匣采用管状金属材料制作。枪机组件包含机头、枪机体和惯性延迟块。复进簧直径较大,但没有复进簧导杆。枪管内刻有6条右旋膛线,缠距457mm。抛壳窗设于机匣左上方,而机匣右侧则加工有拉机柄槽。带有2个扳机,这一设计与伯莱塔冲锋枪一样。其第一个扳机用于单发发射,第二个扳机则用于连发发射。为了方便射手用手指感知不同的射击模式,第一个扳机是平滑的,而第二个扳机上刻有纵向凹槽。
保险机构位于机匣左侧,弹匣座稍向前倾斜,设置在扳机组件前方。直形弹匣容弹量为25发。

1962年,又以该枪为基础开发出一款新型变型产品,其最大的特征是枪管更短,并且枪上可以安装一个短刺刀。其可配装木质枪托或者可折叠的简易金属枪托。
同年,拉美利亚兵工厂还开发出一款7.62mm突击步枪。其导气系统设计与M14步枪非常相似,而枪机机构设计则与FN FAL步枪的极为相似。不久之后,拉美利亚兵工厂就由于陷入经济困境而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