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人最缺的大智慧,史记里都有(20-45岁必看)

(0)

相关推荐

  • 司马迁对中国史学作出了哪些贡献?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据说,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董仲舒和孔安国学习.20岁时,他从 ...

  • 苏苏|孩子,你欠老师一声“对不起”

    孩子,你欠老师一声"对不起" 作者:苏苏 孩子,你来到学校,老师跟你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熟悉到熟悉,慢慢地,你就走进了老师的心里,成了老师在乎的孩子. 为你做了再多的事,为你花费再 ...

  • 史命  坚强  追求——有感司马迁写《史记》

    众所周知,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称为中国史学之父,并获"世界历史之父"誉称.他倾注生命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为"二十 ...

  • 【读史以明智】

    [读史以明智] 司马光的大作<资治通鉴>是继司马迁<史记>后中国历史学上又一部史学著作.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很重视历史,尤其在唐代开始史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开始对皇帝的言 ...

  • 跟李源老师读《史记》

    李源老师重点讲了精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读书之前,先查作者. 通过查找作者信息,找到作者的核心论点,可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提高读书效率. 老师还推荐了几个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实现以上需求:知乎.豆 ...

  • 要做世上的“光”更要做世上的“盐”

    能有一种充实而光辉的"完成感" ◎唐小兵(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2021级的新同学们,大家好!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同学们交流谈心,谈谈如何丰盛而又有意义地度过大学时代. 台 ...

  • 10年历史名师:52万字《史记》到底该怎么读?

    昭明老师专访 1 问:老师,想请问下您怎么看待<史记>这本书在中国的地位呢? 昭明:<史记>和<资治通鉴>应该算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部历史学著作了,<史记&g ...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备考——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史记的成书 (一)家族之使命 司马迁出身于一个"世典周史"的史官家庭.<太史公自序>: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 ...

  • 国学经典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文精选名句50句带译文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与后来的<汉书 ...

  • 史记里有两个秦帝国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二十一) 以前读<史记>的时候,总有种说不出的困惑,因为史记里秦帝国相关传记和刘邦.项羽.萧何等楚汉之际大佬的传记,内容往往过于割裂. 和秦帝国有关的记载,给人 ...

  • 读史记·史记里的时间要怎么算?

    读史记总有一种感觉,就是时间有点乱.这种乱不是体现在某一个本纪或者世家里,而是查阅相关资料时,出现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国君的年代衔接上,或者某些事件上. 举个例子. 史记秦本纪里写秦献公二十四年卒,也就是 ...

  • 中国夫妻最缺什么?(几乎家家都缺!)

    一.缺亲昵  中国夫妻大多羞涩,觉得亲昵是黏糊的表现.但研究显示,拥抱.亲吻等表达亲昵的动作,是婚姻的必需品.韩国爱妻家协会就发起过一个拥抱妻子计划,要求丈夫每天给妻子几个拥抱,包括每天出门时的常规拥 ...

  • 人生最缺的大智慧,这里面都有,成年人一定要懂!

    拉开差距的是人生关键几步 一辈子不长,关键的就那么几步. 18岁,要选什么专业? 20几岁,是留在大城市打拼,还是找一个安稳的人成家? 30多岁,是抓住事业上升期,还是其中一人辞职养育二胎? 40多岁 ...

  • 滑稽多辩的乱世贤臣,司马迁都在史记里夸他

    大家好,我是王公侯,这是"有趣历史人物"第4篇文章. 这篇先聊<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的第一个人"淳于髡",本来咱们是写俳优的有趣的事的,而淳于髡却不 ...

  • 《史记》记载老子160多岁,是真的吗?他的历史谜团不止如此

    艺述史官方原创 之前和大家聊了聊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方法,有的朋友就私信和我讨论,老子是真的活了一百六十岁吗?这现实吗?那不如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关于老子的记载,要追溯到< ...

  • 中国人最缺的大智慧,哲学1000年前就讲透了(25-50岁必看)

    文章来自@喜马拉雅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提问: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焦虑. 是啊,"焦虑"简直贯穿了我们人生大部分的时光: 20多岁时,对现状不满但又不知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