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 清泄肝胆湿热以治其标
相关推荐
-
一病一方!脏腑兼病辨证之“肝脾不调证”解...
一病一方!脏腑兼病辨证之"肝脾不调证"解读 [肝胆湿热] ①胁肋胀痛灼热──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 ②胁下痞块──肝气郁滞,导致血瘀. ③厌食腹胀──肝木乘土,脾胃运化 ...
-
『古方新解』龙胆泻肝汤
来源:健康VIP网 作者: [组成]龙胆草8g 黄芩9g 桅子9g 泽泻10g 木通4g 当归8g 生地8g 柴胡8g 生甘草5g [功用]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肝胆湿热 ...
-
驻村日记五十八:乙肝家族史患者10余年肝损14天痊愈
案例(2020.12.10) 患者,女,50岁,黄山区人,患者有乙肝家族史,父亲.姐姐均患有乙肝并发展至肝癌.患者近10年来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仍然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2020年10月 ...
-
1个验方,2个病案学习朱良春治疗肝硬化的经验 |【附电子书领取】
第437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复肝丸 (治早期肝硬化) [组成] ①紫河车.红参须各20克,炙土鳖虫.炮穿山甲片.广郁金各24克,参三七片12克, 生鸡内金.广姜黄各 ...
-
每日一诊071:肝与胆病辨证(下)
2021-07-08 每日一诊这系列推文会推送中医诊断学真题,适当之处会提及一些相应的知识点.中医诊断学的内容看似琐碎,一旦理解,则无须死记硬背.因为中诊并不琐碎,中诊也很有条理性的.如能坚持跟随本推 ...
-
辨证论治(六五)
我们前面学了肝风内动证,寒滞肝脉证,现在来看肝胆湿热证.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之邪蕴结于胆胆,疏泄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胁肋部胀痛灼热,厌食腹胀,口苦泛恶,大便不调,小便 ...
-
口干、口苦、肝胆湿热?1个中医名方,清利肝胆湿热!治口干口苦
口干.口苦.口中黏腻是临床上出现频率很高的症状,据统计显示,口干症的患病率约为5.5%-4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调查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出现口干症状的比例高达30%-40%. 现实 ...
-
中医:口干、口苦、肝胆湿热?1个中医名方,清利肝胆湿热!治口干口苦
口干.口苦.口中黏腻是临床上出现频率很高的症状,据统计显示,口干症的患病率约为5.5%-4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调查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出现口干症状的比例高达30%-40%. 现实 ...
-
【秘方】口干、口苦、肝胆湿热?1个中医秘方,清利肝胆湿热!治口干口苦不复发
口干.口苦.口中黏腻是临床上出现频率很高的症状,据统计显示,口干症的患病率约为5.5%-4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调查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出现口干症状的比例高达30%-40%. 现实 ...
-
口干、口苦、肝胆湿热?1个中医秘方,清利肝胆湿热!治口干口苦不复发
仲景老衷醫 公众号 学习仲景老衷醫 口干.口苦.口中黏腻是临床上出现频率很高的症状,据统计显示,口干症的患病率约为5.5%-4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调查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出现口干 ...
-
一个名方,泻肝胆实火,清肝胆湿热,治数十种病
湿热火邪均是生病之源,若肝胆有实火或是湿热,又会和哪些病症勾肩搭背? 中医认为, 高血压病.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疖肿等均可因肝胆实火而生. 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胆囊炎.尿路感染.急性 ...
-
缠腰火丹治当清利肝胆湿热
王某,男,54岁,1979年9月20日就诊.症见发热,右胁出现集密性红色疱疹,累累如珠,形似束带,奇痒且痛,烦躁.口渴,小便短而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方用 ...
-
嘴唇起泡治当清泄脾胃实火 方用清凉饮加减
脾开窍于口,唇为脾之外荣,观察口唇色泽.形态的变化,便可知脾胃的病变.嘴唇起泡的患者,多有偏食或多食辛辣厚味,日久造成脾胃蕴热,热盛则口唇失于滋养,治当清泄脾胃实火,方用清凉饮加减. 内服方:玄 ...
-
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往相辅为用。但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
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往相辅为用.但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
-
寸金草,见过吗?清热平肝。治牙痛
寸金草 来源产地 为唇形科植物寸金草的全草. 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生于海拔1300-3500m的山坡.草地.路旁.灌丛中及疏林下. 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