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0)

相关推荐

  • #每日学论语#5.9【2016-10-15】

    #每日学论语#5.9[2016-10-15] [原文]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 ...

  • 傅佩荣:2500多年来,哪个人能像他一样,影响中国人的方方面面?

    2021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2年纪念日. 综观这位2500多年前的先贤一生,你会发现,其实孔子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但他却以身教和言教,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学派,成为中国 ...

  • 中国哲学之五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 孔子姓孔名丘,出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的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祖先是周朝之前的商朝后裔,商朝被周朝取代后,后裔被封宋国.由于政治动乱,孔氏家族在孔子出生前已经失去贵族身份,迁居鲁国. 孔子生平详见中国 ...

  • 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文/子非鱼 一 中华民族文化的塑造者,寻根溯源,非周公旦莫属. 商人嗜酒,又喜用生人祭祀,武王伐纣之后,建立的周朝.可惜命薄,没多久就撒手人寰. 武王死后,周公辅政,从此也开始了中华文化的缔造.你能想 ...

  • 2《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看注释,我们很容易理解这则语录的意思:有子,孔子的学生 ...

  • 3《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第一篇<学而>是内修,到第二篇<为政>就是学问的外用了."为政",只是人做事中的一种而已,它不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是孔子所提的"为政"教化 ...

  • 4《论语》讲习录之摘录《八佾》第三

    八佾第三 1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千万别翻译成"婶儿可忍,叔不可忍".此"忍",是忍心.狠心的意思.<八佾>篇第一则, ...

  • 6《论语》讲习录之摘录《公冶长》第五

    公冶长第五 本篇形式对话居多,内容则是评价居多.有老师捧学生的,也有学生捧老师的,还有评价他人的.总的来说是讲"仁"道以为用.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 ...

  • 7《论语》讲习录之摘录《雍也》第六

    雍也第六 <公冶长>是讨论.评价的上部,那<雍也>就是下部.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在孔子弟子中,他认为道德.学问都好的是颜回:好勇.军事第一的是子路:政.经.外第一的是子贡: ...

  • 8《论语》讲习录之摘录《述而》第七

    <述而> <论语>之成书,每一篇都编的连贯而美,自成章法.今天我们试着顺其章法读一读.假设,这是孔子作的一篇讲演报告,模拟孔老师的话,用"加下划线"的字记录 ...

  • 9《论语》讲习录之摘录《泰伯》第八

    <泰伯> 此一篇,相当于<为政>的引申注解,上有圣人做榜样,下有学子为借鉴. 泰伯是谁?周文王祖父是大王,生子泰伯.虞仲.季历,季历生子文王.泰伯为了让王位给季历,逃走到了吴地 ...

  • 10《论语》讲习录之摘录《子罕》第九

    <子罕> 本篇还是孔子教育的引申,重点就在第一则.<乡党>是记录孔子当时的生活,有些还值得借鉴,所以选取几则为参照. 47,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从<论语>及孔子著 ...

  • 施云翔山水画课堂讲习录 | 《漫谈书画同源》摘录

    施云翔课堂讲座--摘录(见封面图) 施云翔个人简介 施云翔,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导师,北京荣宝斋画院名家工作室导师,大风堂中国画学研究会会长.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创作基地特聘导师,中国徐悲鸿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