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论语》讲习录之摘录《八佾》第三
相关推荐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八佾第三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 ...
-
论语:季氏旅于泰山(3-6)
"林放问礼之本"得到孔子的高度称赞.林放这个人还知道探究礼的根本,而季氏家族却频频僭礼,孔子对此一直持批评态度.对于自己的学生冉有,作为季氏的家臣,却不能有效制止季氏的种种僭礼行为 ...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礼的根本与“君子无所争”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孔子这一部分谈到了礼的根本以及"君子无所争"等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原文]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 ...
-
46.自身有污点心再诚也不灵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这句话说的又是有关"季氏" ...
-
教学相长—马氏论语正义:八佾篇1-8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翻译: 孔子说季氏:"让六十四个人在走廊上跳舞,这如果都能忍受得了,还有什么忍受不了的?" 重点词解: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5
(一)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字面翻译: 有子说,礼的作用啊,最重要的是让人心境安顺,处事自 ...
-
【珠溪写作】邓敏|《论语》微写作十
品质 语文 生活 [<论语>微作文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对今世仍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在<论语>中有 ...
-
9《论语》讲习录之摘录《泰伯》第八
<泰伯> 此一篇,相当于<为政>的引申注解,上有圣人做榜样,下有学子为借鉴. 泰伯是谁?周文王祖父是大王,生子泰伯.虞仲.季历,季历生子文王.泰伯为了让王位给季历,逃走到了吴地 ...
-
1《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本人主张以经解经,所以此文为一家言.这是我讲给我女儿的,仅供他人参考.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角落,聚居的意思.)邑(今 ...
-
2《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看注释,我们很容易理解这则语录的意思:有子,孔子的学生 ...
-
3《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第一篇<学而>是内修,到第二篇<为政>就是学问的外用了."为政",只是人做事中的一种而已,它不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是孔子所提的"为政"教化 ...
-
6《论语》讲习录之摘录《公冶长》第五
公冶长第五 本篇形式对话居多,内容则是评价居多.有老师捧学生的,也有学生捧老师的,还有评价他人的.总的来说是讲"仁"道以为用.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 ...
-
7《论语》讲习录之摘录《雍也》第六
雍也第六 <公冶长>是讨论.评价的上部,那<雍也>就是下部.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在孔子弟子中,他认为道德.学问都好的是颜回:好勇.军事第一的是子路:政.经.外第一的是子贡: ...
-
8《论语》讲习录之摘录《述而》第七
<述而> <论语>之成书,每一篇都编的连贯而美,自成章法.今天我们试着顺其章法读一读.假设,这是孔子作的一篇讲演报告,模拟孔老师的话,用"加下划线"的字记录 ...
-
10《论语》讲习录之摘录《子罕》第九
<子罕> 本篇还是孔子教育的引申,重点就在第一则.<乡党>是记录孔子当时的生活,有些还值得借鉴,所以选取几则为参照. 47,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从<论语>及孔子著 ...
-
日常练字 | 小楷 论语·八佾(三)
论语·八佾(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