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字狱第一案 和尚写私史记录清兵暴行 案涉洪承畴免死
相关推荐
-
历史上最年轻的抗清英雄,16岁殉国英勇就义,问斩时仍面向南京
明末清初朝代更迭,乱世风云中,中国诞生了不少民族英雄.这其中有一位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华夏英烈,年仅16岁就因为思念故国不肯投降,英勇就义,在反对清朝反对满族的统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个中国历 ...
-
刘新宇丨写在父亲书边的私语
当一个人准备进入一种常识性的思考,是有必要打量一下思考环境和立场的.在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首先进行野蛮性的世界交流,这种交流方式的毁灭性后果告诉人们,还是和平的交流方式比较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宣告了 ...
-
功绩堪称第一的清朝名将洪承畴,却因双面人生被天下人鄙视
被清军俘虏后,洪承畴最初表现出了很高的气节,他绝食数日,拒绝投降,一心求死,皇太极派出了许多人去劝降,甚至包括清朝的吏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但都被洪承畴骂了回去.远在北京的崇祯皇帝得知洪承畴一心殉国的壮 ...
-
洪承畴(中国古代十大谋士,中国智商最高的十个人,清朝兵部尚书)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别名洪彦演.洪亨九,明末清初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太傅.少师等职位.洪承畴曾经围剿明末农民起义军有功.建议清朝采取明朝典章制度.迅速稳定南方:降清后 ...
-
明朝和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呢?
明朝和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呢?
-
洪承畴:开清第一功,最后依然还是贰臣
顺治元年五月二日,洪承畴随清军入京.多尔衮接受洪承畴的意见,先遗官宣布王令,录用明朝降臣,设府县施政,稳定社会秩序,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约束军纪,秋毫无犯 免除三饷,民有轻负之喜.洪承畴仍以 ...
-
皇太极费尽心力招降的洪承畴,到底给清朝出了多大力
作者:文山樵人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600 字 阅 读 需 要 8 分钟 生于万历年间的福建泉州人洪承畴,无疑是晚明的一个知名人物.无论是为明臣还是仕清期间,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文史经典碎读 每天10分钟,读透文史,看懂经典! 公众号 作者:九鱼亭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2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分钟 松锦大战是明清之间的战略决战,此战后,明军主力几乎被 ...
-
刘禅投降后写下3个字,司马昭看后大笑:免死!
真正的智者,往往不是从表面就看得出来:有句话说:"大智若愚",形容一个人看似愚笨但其实有大智慧: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刘禅,他是蜀汉的后主,因为从小一直表现得很愚笨,因此小名叫做阿斗 ...
-
洪承畴投降清朝的真正原因?或许是不甘心,降清后的作用无人能比
洪承畴是明末清初,两朝更迭之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政治及军事生涯贯穿整个明.清激烈交锋时期. 洪承畴降清前,是明朝用来对付农民起义军的扛鼎督臣之一. 李自成.张献忠的真正崛起,正是在洪承畴跟清朝 ...
-
洪承畴为清朝立下大功,受两朝皇帝厚待,为何死后被列入贰臣传?
文/格瓦拉同志 讲论明末清初历史时,洪承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的关键人物,这位明朝重要将领为清朝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由此深受皇太极.顺治帝的厚待,官至宰相.然而,作为清朝的大功臣,洪承畴死后并没有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