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过长..月经量少..参苓白术散加味..哈荔田案
相关推荐
-
月经过多4例 黄绳武
月经过多4例 例之一 张某某,女,36岁,入院日期:1985年12月18日. 患者自1979年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不止,后用抗感染.止血药治疗后好转.以后周期提前,经期延长,月经量多.12岁月经来朝 ...
-
千古妇科第一方,几乎能治所有妇科疾病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调理妇科疾病几乎都能用上的方子,接下来就一起看看都能调理哪些问题吧! 这个方子是调经的第一方,对于女人月经推迟或月经量少有血块.或月经黯淡稀如水,闭经.痛经,只要是月经方面问题基本可以 ...
-
络病学五字(物质)辨治实践血痰饮三病通络方治肥胖症(论文)
络病学五字(物质)辨治实践血痰饮三病通络方治肥胖症 包永辉 乐清开发区医院 摘要:运用络病学五字(物质)辨治理论治,用血痰水三病通络方治疗肥胖证9例,疗效显著.单纯性肥胖症中医发病机制为痰瘀水堆积体内 ...
-
当归芍药散的加减治疗
"妇人怀妊,腹中病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常用量:当归15g 白芍80g 茯苓20g 白术20g 泽泻40g 川 ...
-
这个方子:能治所有“妇科疾病”,还能减肥,去雀斑!
妇科病,是女性朋友的"特权",很多女性朋友都被它"宠幸"过,而这种"特权",总会自带"嚣张"的气焰,有一种如影随形的感觉 ...
-
临床中如何运用当归芍药散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982天. 五月的第一天,新的一月,日子可以数着过,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能过的更有意义. 凡事都有两面,有其带来的好处和 ...
-
『消化系统』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症状及3个中药治疗偏方解读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属于中医学"水肿""腰痛""虚劳"等范畴.蛋白质是人体精微物质,应藏于体内,若随尿而泄出体外,即属于中医的精微不固.失于 ...
-
肝硬化效验良方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形态结构异常.质地变硬为特征的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的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弥漫性肝脏损害,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正常肝小 ...
-
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二至丸加味...哈荔田案
22.二至丸 女贞子(蒸).墨旱莲各500克. 本方育阴. 女,23岁,未婚.月事先期,行经时间延长,迄将年余. 妇科检查(肛检):外阴发育正常,宫体较小,水平位,附件阴性. 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贫 ...
-
输卵管阻塞(不孕)...四逆散加味...哈荔田案
7.四逆散加味方治疗不孕症 柴胡10克,枳实.赤芍各15克,甘草10克,丹参30克,穿山甲.路路通各15克. 本方疏肝理气,化瘀通络.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症.日1剂,水煎服,2次分服. 病例:女,28 ...
-
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补肾养血调经方加味..哈荔田
8.治疗月经不调 淫羊藿.仙茅.紫河车.山茱萸各10克,女贞子20克,当归.白芍.香附各10克. 补肾,养血调经. 主治肝肾亏虚所引起的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及闭经. *兼气虚者加生黄芪.党参. *兼气滞 ...
-
痛经...琥珀散加味...哈荔田
25.琥珀散 琥珀.蒲黄各60克,生地黄45克,瞿麦.栀子各30克,大蓟45克,小蓟40克,甘草10克,酸浆草自然汁5碗. 临床治经前或经期腹痛剧烈,小腹拒按,或胀痛连及腰胁,经后或血块排出后痛减,经 ...
-
倒经(经行吐衄)...地骨皮饮加味...哈荔田
24.地骨皮饮 生地4.5克,沙参.丹皮各3克,地骨皮6克,党参(去芦).白芍(酒炒)各9克,甘草6克. 经行吐衄,病因各异治不拘泥,关乎肺胃,润之降之,清热凉血,引血下行为基本大法,但在临床上由于发 ...
-
阴道炎...阴道瘙痒...知柏地黄丸加味...哈荔田
21.知柏地黄丸 知母.黄柏各40克,熟地黄160克,山茱萸(制)80克,牡丹皮60克,山药80克,茯苓.泽泻各60克. 本方可治湿热,湿热之由多端,其临床表现.治疗也各异. *如郁怒伤肝,肝郁化火, ...
-
血热型崩漏...玉女煎加味...哈荔田
19.玉女煎 生石膏9-15克,熟地9-15克或30克,麦冬6克.知母.牛膝各4.5克. 血热由于营分积热,扰动血海.血海不宁,血乃下溢而不止,热疹,口渴频饮,唇燥而裂,大便干结,经色紫红量多,舌苔深 ...
-
热型痛经...温胆汤加味...哈荔田
18.温胆汤 生姜12克,半夏6克(洗),橘皮9克,竹茹6克,枳实2枚(炙),甘草3克. 热性痛经之实证多因肝郁化热,血热气实,肝络不通所致,亦有湿热内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者. 此外,尚有素禀痰湿壅盛 ...
-
失眠产后...天王补心丹加味...哈荔田
17.天王补心丹 丹参25克,当归50克,石菖蒲.党参.茯苓各25克,五味子.麦冬.天冬各50克,地黄200克,玄参.远志(制)各25克,酸枣仁(炒).柏子仁各50克,桔梗.甘草各25克,朱砂1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