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允漷: 素养与知识、技能、能力的区别
相关推荐
-
全球胜任力如何培养?)基于“泰勒模式“的反思与建构(2021年第6期)
全球胜任力既包括个体参与跨文化交流.解决全球性问题.包容和理解多元文化等涉及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和价值观,又涵盖个体在具体的全球性问题情境中对知识.技能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应用,是认知力和应用力的统一体 ...
-
李展飞:《挖坟,可休矣——也谈双基、三维与核心素养》
有个笑话说,有人吃了十个包子,吃到第十个包子的时候,他恍然大悟,早知道吃第十个就饱了,前面那九个就没必要吃了,真是浪费! 这个笑话,现在就真实的发生在教育身上. 教育的新名词永远是层出不穷的,比如现在 ...
-
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的提升 参考论文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素养不仅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成为信息时代每个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随着知识 ...
-
崔允漷:聚焦落实立德树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崔允漷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作为教育的专业实践,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 ...
-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报告《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施 》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报告《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施 》
-
崔允漷: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即让学科教育“回家”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让学科教育"回家",为此,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以让教学"回家":建立学科素养目标体系,明确"家在何处":把深度 ...
-
崔允漷 || 深度教学的逻辑:超越二元之争,走向整合取径
导读 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必须借由深度教学实现,原子论教学与经验论教学分别基于分析取向和综合取向,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各执一端,无法有效满足素养时代深度学习的诉求.整合论教学超越了内容层面原子论与经验论 ...
-
崔允漷:教学行为的四要素
崔允漷在其主编的<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指出:教学行为有四要素,即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行为.关注结果.这四个要素围绕教学目标,构成了"引起意向--明释 ...
-
崔允漷 ∣ 学校课程发展“中国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成果)
说明 本文的核心内容来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项目"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发展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的申报书. 本文授权转自全球教育展望微信公众平台, 特此鸣谢!其它平 ...
-
中国教育报|崔允漷:学历案
学历案,是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学习方案,解决课堂教学中普通存在的"虚假学习""游离学习"的问题,实现在课堂情境中最大化的"在学习 ...
-
大咖说丨崔允漷:新教学“新”在哪里
编者按 2017年9月,全国统编版语文教材等,开始进入上海中小学课堂. 2017年12月,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高中学段"双新 ...
-
关注丨崔允漷:新教学“新”在哪里
信息来源:第一教育 编者按 2017年9月,全国统编版语文教材等,开始进入上海中小学课堂. 2017年12月,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高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