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银:双重影像下的赏石趣味。
相关推荐
-
【灵璧诗歌】灵璧石头赋
灵璧石头赋 文/村居 慢慢的, 我信了. 石头与人也是要有缘分的: 有的石头在山野间躺了千百万年, 为的只是等你看他一眼. 有的在土里沉睡了千百个世纪, 你用手的温润将他唤醒 端详许久, 你把他搁置一 ...
-
120万成交的灵璧石《黛云》长什么样,爱石头的小朋友都来看看
狗年岁末压轴奇石大展在安徽第一侨乡之称的六家畈.江淮古民居吴家花园开幕.灵璧石<黛云>在开展不到5小时以120万成交.就此奇石哥放言:不差钱的世界差的是好石头! 刚刚120万成交的灵璧石& ...
-
名人访谈丨心系赏石·不负韶华(下)——专访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
<名人访谈> 首播时间 20:00 重播时间 次日17:44 22:12 协会的14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壮大,带着百川东到海的气魄,寿嘉华带领团队为国内观赏石营造了一个进取向上,热烈开 ...
-
【赏石杂谈】下班后去捡石头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集宝街--"玉"见美! Youth Day 有这样一种人,无论上班有多累,无论身心多疲惫,无论经济多狼狈,他们都会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捡石头.为了捡石常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冬 ...
-
【赏石杂谈】天底下最好做的生意——奇石生意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都说现在生意难做,竞争激烈.压力太大:都说实体店生意更难,运营成本大,竞争不过网店:都说开实体店卖石头真是难上加难,玩石头的人很挑剔,精品奇石供应不上,成交 ...
-
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 ...
-
赏石境界,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 ◆ ◆ 赏石境界 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美石的唯一价值就是它的观赏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观赏石顾名思义,是用来观.用来赏的,也就是说它的价值是满足我们的视觉感官.所以,收藏石头的真正价值就是审美价值 ...
-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谁知片石多情甚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胡建君︱ 开辟鸿蒙,天地始分,人们在安如磐石的大地之上休养生息,在高山峻岭之中筑巢而居,也拣用散落的石块打制琢磨成各种石钺.石斧.石刀.石杵等谋生工具,善莫大焉. ...
-
聼月赏石---,用"心"赏石的一种平静心态,一种忘我境界。是与心灵的对话,更是一种冥想式的雅趣。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 聼月老师藏石 听月诗 南宋 辛弃疾 听月楼头接太清, 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 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 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 吹落嫦娥笑语声 ...
-
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一)
我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赏石文化处于孕育发展期,仅有零星的自发赏石活动,不成系统,影响也不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山水文化.美学思想都为赏石文化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终于在中晚 ...
-
群英荟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二))
接上篇: "群英"中有许多诗人,他们留下的赏石诗,是当时赏石文化活动的生动记录和第一手资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诗人.他和白居易是好友,一同欣赏过牛僧孺的奇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