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红色自驾,看那“红军飞夺泸定桥!”
相关推荐
-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敌人为何不炸桥而是拆木板?老兵说出了实情
在四川省石棉县南桠河畔,伫立着一座著名的翼王亭,此亭纪念的乃是晚清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 1862年,石达开便是兵败于此,亭中的一座石碑上还记载着他兵败的全过程. 而在1935年5月,红军长征又行至此 ...
-
《勇士》飞度颂奇兵,铁索祭英魂
在新中国的革命史上,有一座可以彪炳千秋的桥,那就是泸定桥. 泸定桥是一座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的大渡河上,相传为清朝康熙帝为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 ...
-
22位英雄飞夺泸定桥,敌人为何不炸桥只拆木板?实情简单而悲壮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相信但凡是中国人对长征都不陌生,正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远万里长征,克服了重重困难,才换取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
-
飞夺泸定桥时,敌人为何不炸桥,而是拆木板?
很多年后,军阀刘文辉之子刘元彦说:"在泸定桥,红军就是被放过去的....." 真实情况确实如此吗? 说放过去,可能有些夸张,毕竟,红军的先头部队,不是从容走过去的,是在血与火的拼杀 ...
-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为什么敌军只是拆了木板,没有被炸毁主体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外国侵略者用长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国内寻求变革,也有着种种的冲突和矛盾. 北洋军阀建立政府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为混乱的一段时间,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 ...
-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国民党为何不把13根铁索炸断?究竟有何内幕?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而22勇士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则更是这奇迹中的奇迹. 1935年五月,三万多疲惫的中央红军到达大渡河畔,时值雨季汛期,平时就能水流漂石的大渡河现在更是势如奔马. ...
-
红军飞夺泸定桥,敌人为何只抽桥板不炸桥?刘文辉有三大难言之隐
如果1935年5月刘文辉果真炸了泸定桥,恐怕14年后他也就不敢跟邓锡候共同起义了,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泸定桥当时位于"西康"省境,并且是川康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 驻守大渡 ...
-
193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为何敌人没炸桥索?刘文辉:真不敢炸
1935年5月25日,成功强渡大渡河的红军部队继续北上.战士们在倾盆的大雨中,一天的时间竟然奔袭了240里,最终在29日清晨抵达泸定桥.但是眼前的景象让战士们心头一紧,现在的水面上只有13根摇晃的铁索 ...
-
飞夺泸定桥,红军突击队只有22人?老兵回忆道:还有一支奇兵
1935年5月28日至29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2师4团以一昼夜240里的行程,夺取横跨大渡河天险的泸定桥,创下了惊人的世界奇迹.然而硝烟散去数十年后,关于红军飞夺泸定桥这段史实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如果 ...
-
陇南首家红色唱书《见红军》搬上舞台
五一期间,康县夕阳无限演艺公司独家推出的红色唱书<见红军>搬上舞台,反响强烈.该剧由廖兴礼和杨万怀在岸门口镇首演,王坝等镇接连邀请.唱本经廖兴礼听老唱书艺人口述,用近半年时间查阅馆史资料, ...
-
打卡红色圣地丨看上海“老渔阳里2号”中的“镇馆之宝”感受《新青年》穿越时空的力量
打卡红色圣地丨看上海“老渔阳里2号”中的“镇馆之宝”感受《新青年》穿越时空的力量
-
【晋城红色经典】连环画《红军忠魂 樊孝玉》
晋城红色经典 连环画<红军忠魂 樊孝玉> 隆重出版 晋城红色经典连环画<红军忠魂 樊孝玉>近日由晋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制作出版.原晋城市副市长.现任晋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