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元楷书《朱子家训》,边练书法边学国学经典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摩柳体、欧体。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自辟蹊径,未受书林见赏,但博采众家之长,也卓然自成一家。

同治帝之母病逝,黄自元被诏撰写神位,跪地悬手写来,工整匀称,受到赞赏,赐以“字圣”名号。晚年所仿《玄秘塔》、《醴泉铭》、《正气歌》等,经周墨香木刻拓印发售,作为当时蒙学习字教材,流传颇广。

黄自元所编写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是学楷书者的入门法帖。

《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著,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宝贵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朱子治家格言》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治家格言》的作者是朱用纯(1617-1688),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0)

相关推荐

  • #书法经典# 黄自元楷书《朱子家训》欣赏...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 黄自元楷书《朱子家训》,边练书法边学国学...

    黄自元楷书<朱子家训>,边练书法边学国学经典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 ...

  • 黄自元《朱子治家格言》浑厚端庄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楷书第一大家,被认为是馆阁体的典型.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摹柳体.欧体.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 ...

  • 楷书朱子家训,潇洒自如,精致漂亮,妙不可言

    楷书朱子家训,潇洒自如,精致漂亮,妙不可言

  • 《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书法入门的最佳蒙本!

    在研究书法结构方面,自古有历代书法名家总结出了不少法则和经验以流传启示后学,其最著名者有唐人欧阳询三十六法,明人李淳八十四法,其后便是黄自元临自邵瑛的九十二法.该帖承接了欧字用笔和风格,在总结前人经验 ...

  • 黄自元小楷书《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称<朱子治家格言>,这个朱子并非朱熹,而是明末高士朱柏庐.这个<朱子家训>短短500余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所说的道理也都实在可行,利于修身齐家的经典 ...

  • 黄自元楷书《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或称<朱子治家格言>,被称为圣贤的家教,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家训共524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 ...

  • 黄自元楷书《朱子治家格言》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摩柳体.欧体.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自辟蹊径,未受书林 ...

  • 黄自元小楷书法《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称<朱子治家格言>,这个朱子并非朱熹,而是明末高士朱柏庐.这个<朱子家训>短短500余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所说的道理也都实在可行,利于修身齐家的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