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8本经训诗解3圣和天地非仁非礼

(0)

相关推荐

  • 操蓍成卦数理略论

    河图乃先天之数,五十有五,是天地未生之前,宇宙元阳之数也:先天者阳也,阳乃乾之象,乾阳主施也. 洛书乃后天之数,四十有五,是天地已生之后,宇宙元阴之数也:后天者阴也,阴乃坤之象,坤阴主受也. 乾阳布气 ...

  • 《淮南子》卷6览冥训诗解4圣道若镜应而不藏

    题文诗: 道之与德,若韦与革,远之则迩,近之则远. 不得其道,若观鯈鱼.故圣若镜,不将不迎, 应而不藏,万化无伤.其得之也,而乃失之; 其失之也,非乃得之.今调弦者,叩宫宫应, 弹角角动,同声相和.通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4至德自然非死非生

    题文诗: 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钩,仁义为饵, 投之于江,浮之于海,万物纷纷,孰非其有? 夫挟依于,跂跃之术,提挈人际,撢掞挻挏, 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微妙,犹得肆志, 而充其欲,何况其怀,瑰 ...

  • 《淮南子》卷18修务训诗解1圣劳形虑兴利除害

    <淮南子>卷18修务训诗解1圣劳形虑兴利除害 题文诗: 或曰无为,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 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不然. 尝试问之:若夫神农,尧舜禹汤,可谓圣人. 其有论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1无形因势非智非力

    题文诗: 处尊位者,以有公道,而无私说,称尊非贤; 有大地者,以有常术,而无钤谋,称平非智. 内无暴事,离怨于民,外无贤行,见忌诸侯, 上下之礼,袭而不离,论者莫然,不见所观, 谓藏无形.非藏无形,孰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1圣籍鬼神立禁推类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1圣籍鬼神立禁推类 题文诗: 俯入城门,醉者为进,七尺之闺;超江淮为, 寻常之沟;酒浊其神.怯者夜见,立表为鬼; 见石为虎;惧掩其气.况遇天地,之怪物乎? 雌雄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2圣以礼交从事于宜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2圣以礼交从事于宜 题文诗: 君臣之接,屈膝卑拜,以相尊礼;至迫于患, 举足蹴体,莫能非也.忠之所在,礼莫难之. 孝子事亲,和颜卑体,奉带运履,至其溺也, 捽发 ...

  •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2诚通天人大巧非智

    题文诗: 是以天心,呿唫者也,一动其本,百枝皆应, 若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 无地不澍,无物不生.情通天地,真情感天. 故圣人者,情怀天心,其声然能,动化天下. 精诚感内,形气动天,则 ...

  •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5圣主诚心真情气正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5圣主诚心真情气正 题文诗: 圣主在上,廓然无形,寂然无声,官若无事, 朝若无人.国无隐士,亦无轶民,国无劳役, 亦无冤刑,四海之内,仰上之德,象主之旨, 夷狄之 ...

  •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7圣因民性化性起伪

    <淮南子>卷20泰族训诗解7圣因民性化性起伪 题文诗: 先王制法,因民所好,为之节文.因其好色, 制婚姻礼,男女有别;因其喜音,正雅颂声, 风俗不流;因宁家室,乐其妻子,教之以顺, 父子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