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家后,乾隆为何又乖乖收回成命? 2024-08-02 15:38:59 张廷玉英明一世,曾侍奉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不过晚年时期,不知出于何因而屡次触怒乾隆,最终被抄家。他一生的成就比较多,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先后领导修撰了《大清会典》、《清圣祖实录》、《明史》等重要的典籍。 可能是因为这些因素,乾隆抄完张廷玉的家之后,便为他恢复名誉和将东西送还。英明一世,却老年坎坷从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起,张廷玉就开始遭遇挫折。当时,他为了从岗位上退下来,特别给乾隆帝写辞职信。不过,乾隆帝由于过于依赖张廷玉,所以并没有直接同意,而是以“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为由,将他留了下来。可能真的是太年老了,所以张廷玉从未放弃辞职的事。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张廷玉再次向乾隆提出辞职的事儿,并让乾隆给他留下一张“配享太庙”的凭证。 其实,张廷玉是在和乾隆打太极拳,希望通过乾隆留下凭证,让乾隆知道自己是忠心于朝廷的,也想要功名利禄。对此,乾隆很是不高兴,但还是写了一封手诏,用以证明张廷玉坐享太庙是雍正帝留下来的遗命。第2天,张廷玉没有到乾隆面前谢恩,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去感谢,这让乾隆大为恼火,下令将手诏拿回来。不过,军机大臣傅恒、汪由敦还在传写谕旨,圣旨还没有传到张廷玉的手上,张廷玉第2天就火急火燎地赶到乾隆的面前谢恩。 这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张廷玉的关系网太铁,让乾隆敏感地意识到消息在走露,因此非常生气地剥夺张廷玉坐享太庙的权利、官爵,以及对他进行抄家处理。对此,有人说是因为张廷玉的手伸得太长,才招致乾隆的打压。那么,原由真的是这个吗?乾隆打压张廷玉的理由张廷玉不是清朝的开国功臣,但在地位和能享受到的荣誉方面,却比吴三桂等汉人蕃王高得多,仅是坐享太庙这一条,就已经几乎前无古人。再与吴三桂等人相比较,张廷玉在朝廷中做官可谓是拥有独特的一套手法。 康雍乾三代王朝对满汉文化的融合还是比较敏感的,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廷玉却走着与皇帝不一样的道路,特别是位高权重之后,极力地推荐汉人到朝廷中做官,对满人的统治形成无形的威胁。不过,尽管张廷玉有这些心思,但却不能在明面上做,所以只能暗地里培养人才,然后发展自己的党朋。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与这些勾结的党朋有关。不论康熙还是雍正,对于党朋的话题都相当敏感,雍正皇帝更是极力打压。正因如此,清朝才没有党朋之患。不过,由于体质的特殊性,无论皇帝多么英明、果敢,对党朋的打压都不可能是根本性的。 就以张廷玉为例,他之所以被雍正皇帝重用,主要就是从来没有和人勾结,又或者是不敢在明面上同其他人勾结,因此才被雍正拉进统治中枢里。不过,雍正皇帝去世后,掌握吏部的张廷玉便开始使用汉人,试图打破满汉平衡,让乾隆皇帝对他又恨又爱。当然,乾隆对这一些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张廷玉先让自己的儿子谢恩,然后又在圣旨下达之前去叩罚,让乾隆忍无可忍才下达抄家指令。表面看起来,这只是简单的一个谢恩,但背后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政治斗争,为什么这么说呢? 主要的原因是,乾隆皇帝刚对张廷玉发怒,并且下旨收回保证书。不过圣旨还没有发出去,张廷玉就像已提前获得消息,于是采取应对措施。无论是哪一代帝王,都绝不允许此类事件的发生。而张廷玉的表现恰恰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在乾隆皇帝身边有人,乾隆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手中。对此,乾隆怎么会不发怒呢?乾隆收回了成命感受到威胁,乾隆马上让朱荃作为带头人,全权处理张廷玉的家。在这里,乾隆使用了一个妙招,就是朱荃是张廷玉长期的政敌,下手可不轻。 乾隆明确指出,一定要将康熙、雍正时期所赏赐的东西都收回。朱荃去做事之后,乾隆还不放心,让内务府总管德保去再次确认张廷玉在北京的宅邸,对收缴到的物资进行清点。其实,朱荃下手并不重,德保才是最厉害的,几乎是借题发挥和公报私仇,不仅收缴了康熙和雍正两朝的赏赐物,还将张廷玉的个人物品一并收缴。让事件扩大化,将之前的物品上交变成了抄家。就这样,三朝元老张廷玉就莫名地被抄家了。乾隆皇帝很清楚张廷玉的做事风格,知道他定然不会贪污受贿,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将事件扩大化的意思,而德保难免将政策执行的太过彻底,让乾隆得知后不免发怒起来。 此后,乾隆命令德保将张廷玉的个人物品还回。5年后,张廷玉在家中郁郁而终。乾隆并没有把事情做绝,恢复了张廷玉的官爵和坐享太庙的权利。乾隆皇帝之所以这么做,终究还是肯定了张廷玉对清朝的贡献。从康熙时期开始,张廷玉就在朝廷中任职。到雍正时期,由于时局的特殊性,雍正对张廷玉相当器重,并且加以培养,让张廷玉成为乾隆时期的重臣。 事实的确如此,张廷玉辅佐乾隆15年之后才从岗位上退下来,如果没有晚年时期的昏庸,他的结果也不会那样惨。结语作为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可谓是后无来者,不过对于他的这一份成就,有些人的评价还是负面的。他们认为,张廷玉是靠着给满人卖力而获得的荣誉,不值得赞扬。其实,这是最丑恶的大汉主义的表现,中华民族从来就一脉相承,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统治,国家和种族依然得到延续。综合来看,张廷玉也只不过是封建王朝的牺牲品而已。当然,他也对自己的时代做出了贡献。 赞 (0) 相关推荐 乾隆继承皇位后,身为三朝元老的张廷玉,为何会做出索要无度之举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很多皇帝若是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便都会惦记着将这些人才留给自己的继承者.就如张廷玉一样,在康熙当皇帝期间被培养起来后,便被康熙留给了后来继位的雍正.而雍正在做皇帝期间,也觉得张廷玉是 ... 为什么三朝老臣张廷玉在最后却被乾隆抄家? 1750年8月,钦差大臣德保奉旨来到退休老臣张廷玉家中,张廷玉交出三朝皇帝赐给他的字画.珠宝.衣服,没想到却被抄家! 当时,德宝以查找是否还有其他赏赐之物为名,开箱砸锁,挖地三尺,检查张廷玉的私人文件 ...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看张廷玉的晚年都做了什么把乾隆惹怒了 杜雨露在<雍正王朝>中饰演的张廷玉 导语 在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帝王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而作为帝王的他们表现出了极度的排他性和极强的防范心理,这就决定了帝王和大臣的关系是极度的脆弱和暂时性 ... 三朝老臣张廷玉惨遭乾隆抄家,抄来的东西,乾隆为何乖乖还回去? 张廷玉被抄家,纯属一场阴谋,是乾隆皇帝要敲打张廷玉,原因是乾隆皇帝对汉人张廷玉位极人臣.在朝中势力极大不满. 而当时负责抄家的内务府总管德保,得到乾隆帝授意,公报私仇.借题发挥,把事件扩大.后来乾隆皇 ... 三朝老臣张廷玉配享太庙,极尽殊荣,最后为何却险被乾隆抄家? 张廷玉是清代汉族大臣最成功的一个,没有之一,连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都不能望其项背. 为了表彰他对大清的贡献,清廷领导人雍正在临死前下了遗旨,给了他配享太庙的待遇,他也成为了整个清代唯一享有配享太庙待 ... 三朝老臣张廷玉与乾隆 三朝老臣张廷玉与乾隆 终清一朝,满洲族是老大,其他各民族都是奴才.在相对的强势面前,汉族及其他民族没有过多的选择:要么臣服剪辫子,要么抗拒砍脑袋.在这种状况下,其他各民族及绝大部分成员都选择了臣服,遗 ... 汉臣张廷玉,为什么能成为托孤大臣,配享太庙且历经三朝而不倒? 汉臣张廷玉,为什么能成为托孤大臣,配享太庙且历经三朝而不倒? 乾隆赐死70岁老臣,老臣临死大口喝酒吃肉,乾隆听闻:赶紧赦免 咱们今天的主人公说的就是尹嘉铨,可能大多数人对它还比较陌生,小编就先给大家讲一讲他的个人简介吧.他是举人出身,他的父亲也是文人出身,他可能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他在文学方面也表现得极为突出.而且他们家的 ... [人物传记]三朝老臣装阔还乡 文/衡玉坤 孙嘉淦[gàn](1683-1753),山西兴县人,自幼聪颖,敏而好学.他们兄弟四人,老大孙正淦早卒,老二孙鸿淦.老三孙嘉淦.老四孙扬淦均为进士出身,被誉为"一门三进士" ... 郭英成对长子郭晓群的培养路径:掌舵佳云科技、三位老臣辅佐、香港资本市场练手 艳姐说 11日晚间,佳兆业旗下的上市公司佳云科技(300242.SZ)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郑毅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接替佳云科技董事长职务的,是佳兆 ... 雍正为何重用汉臣张廷玉? 清朝历史上,雍正皇帝一向以冷面皇帝著称.他在与众兄弟的夺权大战中胜出,表面不记仇,给大家一个个升官封赏,却在后期逐一把兄弟势力铲除,甚至连当时协助他登基的功臣也没有放过.历史上对于雍正的记录多是苛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