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个和尚来到一善人家中,要把身上的...

古时,有个和尚来到一善人家中,要把身上的200两银子寄存在他家,善人满口答应。几天后,和尚回来取钱,善人妻子却说不曾见过银子,并且发誓:若是拿了银子就下地狱。但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这善人名叫张鲁,平时爱做一些善事。家庭条件还可以,但有一点不足:张鲁年过四十,但却没有一儿半女。

而张鲁隔壁有一个穷书生,名叫柳生,这天,柳生母亲不幸去世了。

因为家里太穷,柳生拿出不钱安葬母亲。柳生想:张鲁家比较富裕,我偷偷去他家里拿点钱吧。

于是,柳生翻了墙,偷偷的去了张鲁房间,拿了六十两银子。

拿着银子时,柳生心里很忐忑。心想:“我本不是偷盗之人,只是为了葬母,才拿他家这么多银子,如果这辈子还不了,那下辈子我就加倍偿还吧!”

第二天,张鲁发现家里短了银子,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只是说:“这是命里该丢的银子。”

但张鲁的妻子李氏却不这样想,李氏心疼:这六十两银子,够我做多少事了。便狠狠的将小偷咒骂了一通。

这时,一个和尚来敲门。张鲁开门后,和尚对张鲁说:“老僧是五台山僧人,因为佛殿破旧,便下山化缘。现已累积了200银子,还需去别处讨点布施。只是身上带这么多钱不方便。我四处打听,听人说你是一个大善人,特地来这。希望能寄放在你家里,到时候银子讨够了,我便来取回。”

张鲁说:“师傅放在我这万无一失,到时候来取就好了。”

张鲁拿了银子就交给李氏。李氏接了银子很开心:我才丢了六十两,现在却给我送二百两过来,这钱除了补我的缺,还多了一百多两呢。

一天,张鲁要去庙里求子,便对李氏说:“我去后,如果五台山的师傅来了,你就将银子还他,顺便请他吃一顿斋饭,这也算积德呢!”

李氏满口答应,张鲁放心去了。

第二天,和尚来取银子。李氏开门后,却说:“相公也不在家,我家里没有什么人存银子。师傅是不是认错人家了?”

和尚说:“我前天明明交给张善人的,张善人又进屋去交给你,你现在怎么这么说?”

李氏却说:“如果我贪你的银子,那就让我两眼出血,下十八层地狱。”

和尚见李氏赌咒,知道这钱要不回来了,见李氏又是女子,也不好和她争论。和尚无可奈何,只有双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便走了。

张鲁回来后,问李氏:那银子你可有交给师傅。

李氏:你刚走,和尚就来取,我便给他了。

张鲁:那就好。

过了两年,李氏接连生了两个儿子。

可是这两个孩子却性格完全相反,老大很节俭,不肯轻易浪费一文钱。老二却吃酒赌博,一点都不心疼钱。

老大见老二用的都是自己辛苦赚的钱,很心疼。而老二输了钱便躲着,张鲁又舍不得儿子受委屈,只有拿出钱给债主。

张鲁也心疼老大挣钱辛苦,恨老二用钱浪费。最终,张鲁决定分家,将财产分为3分,老大一份,老二一份,自己两口一份。

老二见分家很开心,这样自己花钱就无拘无束了,没一年,老二就将钱花光了。

又分了张鲁一半财产,没半年又花光了,于是老二又去找老大,不由老大给不给。

而老大本就是勤俭节约的人,见老二这样糟蹋银子,怎么不生气,一气就气出病来,一卧不起,没多久就去世了。

张鲁见了,苦在心里,想着:怎么有这样两个儿子?勤快的死了,那个败家的却无病。张鲁恨不得将两个儿子颠倒来。

老二见老大死了,家产都归了自己,很开心。于是又拿着钱去花。

李氏见此,整天啼哭,哭地眼睛出血而死。但老二却一点都不伤心,整天寻花问柳。

没多久,老二就被掏空了身子,得了病,风一吹就死了。

张鲁见了,悲从心起:两个儿子,不管怎样,也要留一个后代啊,就算是留下个败家的也好。

但现在一个家却只剩自己了。

张鲁又痛又气,去庙前烧纸,问那阎君:“我一生从未做什么坏事,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阎君不公啊!”

没一会儿,张鲁感觉自己到了另一个地方,阎君就坐在上面,问道:“你为何告我?”

张鲁说出自己的委屈。

阎君说:“那我就让你见见你两个儿子。”

张鲁见了自己大儿子,很开心,拉着他说:“大哥,你和我回去吧!”

大儿子却说:“我不是你什么大哥,只是前世,我没钱葬母,偷了你家六十两银子,今生是来还债的,现在已经百倍千倍的还你了,我俩再无瓜葛。”

张鲁见大儿子如此绝情,又拉着小二儿说:“二哥,你随我回去吧!”

二儿子却将他手甩开,说:“我不是你什么二哥,我原是五台山和尚,因为你贪了我200两银子,所以前来讨债,现在已经百倍千倍讨回来了。我们也两清了。”

张鲁听了大惊:“李氏不是将钱给你了吗?”

阎君听了,便说:“提李氏。”

只见地上开了一个门,李氏便被小鬼压了出来,李氏哭着说:“当初我真不该贪这200银子,现在在十八层地狱好苦啊!相公救救我吧。”

阎君大拍惊堂木说:“压下去”。

张鲁被惊堂木一惊,马上醒来了。想着梦中所见,原来一切都是报应,所有的事都有因果。

于是停止了悲伤,出家做了和尚。

@荟荟爱看书 故事来自《初刻拍案惊奇》。

(0)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婆婆有两个儿媳,性格不一样,最终的结局也不一样

    读民间故事,品百味人生,欢迎观看月汐酱讲故事. 话说古时,青山镇有一个老婆婆,婆家姓徐,所以大家都叫她徐老太,徐老太的丈夫很早之前便去世了,给她留下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徐明,二儿子叫徐亮. 眼看着徐明 ...

  • 李大能人轶事(小说)

    李大能人死了,而且是气死.接到这个电话,我有点吃惊,这名字好久没人提.慢慢的脑海中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 大能人真正名字叫李继先.因念过几年高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算文化人,平时他习惯故弄玄虚,给大伙感觉 ...

  • 【吴文静】三只猴子闯天涯

    三只猴子闯天涯 福清市实验小学三年一班 吴文静 指导老师:林强 海边的大森林里住着猴妈妈一家人.猴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叫猴听话,老实本分:老二叫猴机灵,很爱动脑筋:老三是个女孩,叫猴美丽,长得很漂亮. ...

  • 亏心事做多了,就是这下场,没人救得了

    以前,我听父亲讲给我一个故事,说他小时候听老人说,村上有一户殷实人家,父亲年轻时做过一些买卖,发了些财,老了后就跟老二家在一起住,老大分了出去,也分了不少钱,但他其实还藏着更多的钱.直到有一天快不行时 ...

  • 清朝笆斗案:丈夫作恶,屁股坐死妻子,连害四条命,结局大快人心

    清朝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浙江省德清县城里有一家药材店.药店老板姓徐,挣下了不少钱财.徐家有两个儿子,徐家老大叫徐民顺,老二叫徐民起,兄弟都已经长大成亲.老大徐民顺从小娇生惯养,好吃懒做,结交一 ...

  • 刘老师讲故事系列13 : 蠢子学艺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刘老师讲故事系列13 :蠢子学艺 作者 | 刘兴有 ...

  • 古时,有个和尚,喜欢上一个有夫之妇。但是...

    古时,有个和尚,喜欢上一个有夫之妇.但是那女子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难接近.这让和尚很是难受,最后,和尚冥思苦想,想了一计,终于抱得美人归! 在杭州,有个男子,名叫柳生,家中有个漂亮的妻子九娘.还 ...

  • 1997年,一位日本人来到曹德旺家中,直...

    1997年,一位日本人来到曹德旺家中,直接跪在曹德旺面前,并感谢他的大恩大德.当时曹德旺很惊讶,于是赶紧把他扶起来,并说道:"不用行这么大的礼,我只是做了所能及的事情." 原来这件 ...

  • 家中老鼠“哭”,媳妇进他屋;家中骡马叫,媳妇早来到 是啥意思

    前两天在与一位老农聊天的时候听老农说了这么一句话:家中老鼠哭,媳妇进他屋:家中骡马叫,媳妇早来到.由于这句话有些晦涩难懂,因此,尽管我对这句话思索了良久,但还是没有能够思索出这句话的意思来,于是,只好 ...

  • 银杏树下取一株小苗,最美的盆景就会来到你家中!

    银杏枝条柔韧,萌发力强,叶形美观,如蝶似扇,树形古朴典雅,植于盆盎之中,则以朴素自然,绿意盈盈而令众多盆景爱好者情有独钟.现向大家介绍两种银杏盆景速成方法. 1第一种是银杏实生苗盆景的制作方法 每年3 ...

  • 「民间故事」猎户救下渡劫蛇妖,蛇妖变化成他的样子来到家中

    明朝年间,有个叫张维的年轻人,他的家住在大山脚下,屋后就是茂密的森林.张维家中非常贫穷,有位六旬老母常年卧病在床,需要他在身旁照顾. 因此,自己不能外出务工,就成为了当地的一名猎户.他每次进山打猎,换 ...

  • 家中常备7种儿童常用的中成.药,几块钱轻...

    家中常备7种儿童常用的中成.药,几块钱轻松解决孩子厌食.消化不良大便干结.感冒   1.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比较多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滞证,症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者 ...

  • 如果诸葛亮来到当下,不知道能不能舌战公知?

    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素来脍炙人口,引人入胜.<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对此进行了详细记载.就这么一个章节,便读得你爽到心里,读得你知道什么叫 ...

  • 家中有五面书墙,书香满家是多么幸福。[爱...

    家中有五面书墙, 书香满家是多么幸福. [爱慕] 爸爸爱读书,遇到喜欢的书就买下来, 进行收藏,后来越积越多, 就有了这五面书墙. [微笑] 对孩子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拥抱有书的家庭, 对孩 ...

  • 家中养花最烦小虫子,4种除虫小技巧,赶走花盆内小虫子

    家里经常养花的朋友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烦恼,那就是花盆中经常会滋生出很多小虫子,在家中施药又不是很安全,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驱除这些烦人的小虫子呢?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小方法,对驱除花盆内的小虫子能有一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