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少共领袖赵世炎

(0)

相关推荐

  • 从集美师范走出的革命者:罗扬才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今天的<百年党史 红色集大>带您了解从集美师范走出的革命者:罗扬才.  1920年代,一个风起云涌.思想激荡的年代,在集美师范就读的罗扬才追随着时代之光,在中国 ...

  • 「追梦路上的湖南共产党人」邓中夏:清操厉冰雪 赤手捕长蛇

    "清操厉冰雪,赤手捕长蛇."这副邓中夏在北大读书时写在自己宿舍里的对联,充分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打碎旧世界的勇敢精神. 工运建伟业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何孟雄 ...

  • 陈延年是陈独秀长子,短暂年轻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面对屠刀誓死不跪!

    我们的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生出来的,更不是从海外飞来的,而是在长期不断的革命斗争中,从困苦艰难的革命斗争中生长出来的,强大出来的.                             ...

  • “悬崖之上”的岁月里,我们在这里觉醒…

    自忠路是上海黄浦区的一条小马路,这里紧邻繁华的淮海路.新天地商圈,离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只有举步之遥. 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曾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 上海机器 ...

  • 读书│烈士纪念日,缅怀谭寿林

    谭寿林<俘虏的生还>选段.(视频剪辑:徐强) <谭寿林传>前言 贵港郁江南岸(今贵港市港南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秦汉三国时期桂林郡.郁林郡郡治及布山县县治所在地,是&q ...

  • “毁誉参半”陈独秀:一生为国家兴亡而奋斗,当今盛世如先驱所愿

    1942年的5月27日,四川江津(今为重庆江津)的一个小村庄中,一个老人在贫病交加之中停止了呼吸.这个老人,叫陈独秀,那个在后世毁誉参半,留下无数传奇的陈独秀. 陈独秀"独秀"这个 ...

  • 延乔路短,却都通往了繁华大道

    中国国家历史 人民出版社<中国国家历史>连续出版物唯一官方号2小时前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危险乃意中事亦分内事,仁人志士求此机会作光荣牺牲而不可 ...

  •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 刘清扬 何香凝 宋庆龄

    向警予(1895-1928) 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要求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享有选举权而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起,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为争取男女平等和自身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已经走 ...

  • 在上海,赵世炎的家

    .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沈轶伦 日期:2021-07-30 (1/4) ■ 本报记者 沈轶伦 "千树桃花凝赤血,工人万代仰施英." 19岁从这里出发的青年,26岁时将生命终结在此 ...

  • 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活动家,湖南工人运动领袖郭亮烈士

    "灿英吾爱: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 此嘱. 临死日 郭亮".一张泛黄的纸,廖廖三十余字,寄托了一位革命者对党至死不渝的忠诚.一位丈夫对妻儿的深情厚意 ...

  • 曾胜程:建党初期邵东籍共产党员的革命活动

    建党初期邵东籍共产党员的革命活动 曾胜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开始描绘辉煌的巨幅画卷.邵东有一批革命志士,勇立时代潮头,掀起滚滚巨浪,为党旗争辉,为革命献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

  • 中共第一个纲领的产生及未解之谜

    作者 / 吴志菲 1840年,急于向海外扩张的欧洲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穷凶极恶地发动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妥协就 ...

  • 李大钊:长夜茫茫破曙星

    李大钊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师生合影,前排左起第三人为李大钊. 李大钊 黑白木刻 郭伟利 作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光辉写照.他穷尽毕生的精力在中国研究.讲授和 ...

  • 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之初的峥嵘岁月

    星星之火可燎原 --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之初的峥嵘岁月 衡水二中学生在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重温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驱. 台城,是冀中平原腹地衡水市安平县的一个普通小村庄,虽然在中国版图上只是 ...

  • 李大钊:铁肩担道义 精神启后人

    "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94年前,李大钊走向绞刑台,说下了这段话气壮山河的话!94年后,这段话,仍然影响着无数中华 ...

  • 兴隆山下祭忠魂 ——学习榆中儿女赵维军张一悟英烈事迹

    文/吴映寰 4月23日,与同事们一起赴兴隆山榆中烈士陵园.张一悟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学习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从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坚定信仰,筑牢初心. 青山有幸埋忠骨.兴隆山卧龙湾烈士 ...

  • “你们发表的宣言,是很成功的”

    ■马丽雅 张毅攀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使中国革命进入一个伟大的新阶段,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翻阅众多海内外文献资料,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更多历史细节. 书记部里最 ...

  •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遗址纪念标识今天揭幕!

    6月3日上午,上海市重要革命遗址旧址纪念标识揭幕活动举行.位于静安区的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遗址.位于黄浦区的中共中央特科机关遗址.位于虹口区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遗址.位于杨浦区的电通公司遗址(<义勇军 ...

  • 《李大钊在京津冀的光辉足迹》之“就义北京”

    李大钊编辑的<新青年>第5卷第5号 李大钊为<新青年>的编辑方针与胡适等人的通信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位 ...

  • 他们是李大钊的得意门生,以身许党,一双儿女生死不明

     如果说进入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革命中国,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至关重要,是中国人自救自强的象征. 当二十世纪40年代中期,国民党政府随着政权日益腐败不得人心后,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道路的正确,最终共产 ...

  • 【鹰眼头条】《中流击水》首播获赞,网友:共产党先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1921年,十几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在上海的石库门酝酿"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然而时局动荡,会议被迫中断,几番辗转后,终于,嘉兴南湖的一叶小舟上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quo ...

  • 1937年,陈独秀为何坚决不去延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身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的陈独秀,在友人的帮助下,提前出狱. 出狱后,他依旧坚持发表抗日演说,写下大量抗日文章,可此时,他早已被别有用心者诬陷为"汉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