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宣公八年 遂亡缺病 吴越登场

  【经】八年春,公至自会。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鲁至齐中间的邑名,齐邑。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东北,已经快到齐都了。公元前695年鲁桓公和齐襄公、纪侯在黄地结盟,目的是为了促成齐、纪的和议,同时商量对付卫国。)辛巳,有事于大庙,仲遂卒于垂。(今址不详,杜预注曰:垂,齐地,非鲁竟,故书地。有人猜测在今山东济南市平阴县,无据。)(杜预注曰:盖有疾而还,大夫受命而出,虽死,以尸将事,遂以疾还,非礼也。)壬午(十七),犹绎。万入,去籥(籥读yue4,一种管乐,类似于笛)。戊子,夫人赢氏薨。晋师、白狄伐秦。楚人灭舒蓼。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赢。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城平阳。楚师伐陈。(公元前601年,庚申,周定王六年,鲁宣公八年,齐惠公八年,晋成公六年,秦桓公三年,楚庄王十三年,宋文公十年,卫成公三十四年,陈灵公十三年,蔡文公(文侯)十一年,曹文公十七年,郑襄公四年,燕宣公元年,许昭公二十一年,邾定公十三年,杞桓公三十六年,纪庄侯十三年,莒渠丘公七年,滕昭公四十年)

继续祭祀(绎祭),跳万舞,但去掉籥乐(籥读yue4,一种管乐,类似于笛),古时也有籥舞(文舞。吹籥而舞,舞时依照籥声为节拍),还有籥师(官名)。从上下文看十七日的宗教活动似乎是专为公子遂而举行,古代祭祀正祭之次日续祭称绎祭。《左传》认为襄仲卒而绎(即连着两天举行祭祀),是非礼;孔子对此也有同样的评价,说:“非礼也。卿卒不绎。”如此说来,卿大夫之丧,宜废止绎祭。据说卿大夫卒轻于正祭,废正祭不合适,而绎祭礼轻,可废,此说大概也是后人臆测(杜预注曰:绎,又祭,陈昨日之礼,所以宾尸。《万》,舞名。籥,管也。犹者,可止之辞。鲁人知卿佐之丧不宜作乐,而不知废绎,故内舞去籥,恶其声闻。

  【传】八年春,白狄及晋平。夏,会晋伐秦。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

  有事于大庙,襄仲(公子遂)卒而绎(继续祭祀),非礼也。

  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舒蓼”,《谷梁》作“舒鄝”,春秋时代吴国与楚国之间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群舒的一支。史记集解杜预曰:“庐江六县东有舒城也。”)(杜预注曰:舒、蓼,二国名。史上有舒国、蓼国(公元前622年灭于楚),也有舒蓼国,这里是舒蓼国。),灭之。楚子疆之,及滑汭。(“滑汭”,两水汇合或河流弯曲处称汭,滑汭就是滑水的转折处,滑水在安徽,范围再缩小一些就是合肥市、六安市、巢湖市境,就是说楚国疆境此时已扩展至此。)盟吴、越而还。(杜预注曰:传言楚彊,吴、越服从。这是吴、越两国在《左传》中首次登场。)

  晋胥克有蛊疾(食物中毒,但古人以为是鬼物所迷,表现为神经错乱、鬼迷心窍),郤缺(冀缺,郄缺)为政。(接替赵盾,赵宣子,赵宣孟)秋,废胥克。使赵朔(赵庄子)佐下军。

  冬,(冬十月己丑(二十六))葬敬赢。旱,无麻,始用葛茀。(fú,牵引棺材的绳索,杜预注曰:记礼变之所由。茀,所以引柩,殡则有之,以备火;葬则以下柩。)雨,不克葬,礼也。礼,卜葬,先远日,辟不怀也。

礼规定,占卜下葬日期,先占卜远日,以避免别人认为对死者不加怀念,由远及近。这么说这天是远日,虽因雨而止,但也合于礼。庚寅(二十七)中午下葬。古时下葬都选双日(柔日),而不在单日(刚日),到汉代以后这个规矩就过时了。

  城平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西北。杜预注曰:今泰山有平阳县。)书,时也。

  陈及晋平。楚师伐陈,取成而还。(杜预注曰:言晋、楚争强。)

译文

  八年春季,白狄和晋国讲和。夏季,会合晋国进攻秦国。晋国人抓住秦国的一个间谍,把他杀死在绛城的街市上,过了六天又复活了。

  在太庙举行祭祀,襄仲死后接连两天举行祭祀,这是不合于礼的。

  楚国因为舒姓诸侯背叛,所以进攻舒、蓼,灭亡了舒、蓼两国。楚庄王给它们划定疆界,到达滑水的转折处,同时和吴国、越国结盟而回去。

  晋国胥克得了食物中毒的病,郤缺主持国政。秋季,废了胥克,任命赵朔做下军的副帅。

  冬季,安葬敬嬴。由于旱灾,没有麻,开始用葛做牵引棺材的绳子。由于下雨,不能如期下葬,这是符合礼的。按礼的一般的规定,占卜安葬的日期,先占卜较远的日期,以避免别人认为对死者不加怀念。

  鲁国在平阳筑城,《春秋》记载这件事,是因为合于时令。

  陈国和晋国讲和。楚国的军队进攻陈国,讲和以后回国。

《春秋》:“春,公至自会。”

(春,鲁宣公自黑壤之会回国(正义曰:被执不以为耻,而亦告庙饮至,故书之以示过也。故杜云“义与五年(前604年)书过同”。)。)

《春秋》:“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辛巳(十六),有事于大庙,仲遂卒于垂。”

杜预注曰:盖有疾而还,大夫受命而出,虽死,以尸将事,遂以疾还,非礼也。

(夏六月,公子遂(襄仲)到齐国,走到黄又回转了。六月辛巳(十六),鲁国在太庙举行祭祀(禘祭)。这时仲遂(襄仲,公子遂)卒于垂的消息传回国内。公子遂称仲遂,亦如公子友称,仲、季是排行。春秋时期垂有数处,此处之垂具体位置不详,有人猜测在今山东济南市平阴县,无据,但可知是齐地,因为按《春秋》体例,卒于国内者不书地名,此处书地名,为齐邑可知。公子遂到齐国,应该是去聘问,已经走到黄了,因病回转,卒于垂,从这里还可推断黄也是齐邑。)

《谷梁传·宣公》:“乃者,亡乎人之辞也。复者,事毕也,不专公命也。

(用乃字,表明没有人(可派)的意思。用复字,表示办完事回国报告,对君命不独断专行。)

公子遂,姬姓,鲁僖公的弟弟,鲁庄公的儿子。因住在鲁国东门,所以又称为东门遂、仲遂,谥号襄。

公子遂年表:

公元前634年,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不及。夏,齐人伐我北鄙。公子遂如楚乞师。鲁僖公以楚师伐齐,取谷。

公元前633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鲁僖公卑杞,杞不共也。乙巳(九月初四),公子遂帅师入杞。责无礼也。

公元前6532年,秋,公子遂如齐。

公元前630年,冬,王(周襄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蜀、白、黑、形盐。辞曰:“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谷,盐虎形,以献其功。吾何以堪之?”东门襄仲将聘于周,遂初聘于晋。

公元前629年,春,取济西田,分曹地也。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重馆人告曰:“晋新得诸侯,必亲其共,不速行,将无及也。”从之,分曹地,自洮以南,东傅于济,尽曹地也。襄仲(东门襄仲,公子遂)如晋,拜曹田也。

公元前627年,鲁僖公伐邾,取訾娄,以报升陉之役(公元前638年)。邾人不设备。秋,襄仲复伐邾。

公元前625年,襄仲(公子遂)如齐纳币,礼也。

公元前621年,冬十月,襄仲(公子遂)如晋。葬襄公。

公元前620年,穆伯(公孙敖)娶于莒,曰戴己,生文伯,其娣声己生惠叔。戴己卒,又聘于莒,莒人以声己辞,则为襄仲聘焉。冬,穆伯(公孙敖)如莒莅盟,且为仲逆。及鄢陵。登城见之,美,自为娶之。仲请攻之,鲁文公将许之。叔仲惠伯谏曰:“臣闻之,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寇犹及人,乱自及也。今臣作乱而君不禁,以启寇仇,若之何?”公止之,惠伯成之。使仲舍之,公孙敖反之,复为兄弟如初。从之。

公元前619年,晋人以扈之盟来讨。冬,襄仲(公子遂)会晋赵孟(赵盾),盟于衡雍,报扈之盟也,遂会伊洛之戎。书曰“公子遂”,珍之也。

公元前618年,范山言于楚子(楚穆王)曰:“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囚公子坚、公子龙及乐耳。郑及楚平。公子遂会晋赵盾、宋华耦、卫孔达、许大夫救郑,不及楚师。卿不书,缓也,以惩不恪。

公元前616年,襄仲(公子遂)聘于宋,且言司城荡意诸而复之,因贺楚师之不害也。

公元前615年,秦伯(秦康公)使西乞术来聘,且言将伐晋。襄仲辞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对曰:“不腆敝器,不足辞也。”主人三辞。宾客曰:“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以事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为瑞节,要结好命,所以藉寡君之命,结二国之好,是以敢致之。”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国无陋矣。”厚贿之。

公元前611年,正月,及齐平。鲁文公有疾,使季文子(季孙行父)会齐懿公于阳谷。请盟,齐侯不肯,曰:“请俟君间。”夏五月,公四不视朔,疾也。公使襄仲纳赂于齐侯,六月戊辰(初四),故盟于郪丘。

公元前610年,齐侯(齐懿公)伐我北鄙,襄仲(公子遂)请盟。六月,盟于谷。冬,襄仲(公子遂)如齐,拜谷之盟。复曰:“臣闻齐人将食鲁之麦。以臣观之,将不能。齐君之语偷。臧文仲有言曰:'民主偷必死’。”

公元前609年,秋,襄仲(公子遂)、庄叔(叔孙得臣)如齐,惠公立故,且拜葬也。

公元前608年,春,王正月,公子遂(襄仲)如齐逆女,尊君命也。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尊夫人也。夏,鲁宣公会齐惠公于平州。以定公位。公子遂如齐拜成。

公元前601年,夏六月,公子遂(襄仲)如齐,至黄乃复。辛巳(十六),有事于大庙,仲遂卒于垂。

《春秋》:“壬午(十七),犹绎。万入,去籥。”

《谷梁传·宣公》:“为若反命而后卒也。此公子也,其曰仲何也?疏之也。何为疏之也?是不卒者也。不疏则无用见其不卒也。则其卒子何也?以讥乎宣也。其讥乎宣何也?闻大夫之丧,则去乐卒事。犹者,可以已之辞也。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以其为之变,讥之也。”

((经文所记)就像仲遂回国复命后才死。这人是公子,为什么称仲遂?是表示疏远他。为什么表示疏远他?因为这个人死不该记载,不疏远,就没法表明不该记他的死。那为什么还记他的死?是用以讥斥宣公。为什么讥斥宣公?听说大夫死,就应该撤去乐舞,结束祭祀。用犹字,表示可以停止的意思。绎,指祭祀的第二天用酒食宴享宾客。因为宣公变换方法,撤去籥器祭祀,讥斥他。)

赵朔是赵盾之子,取代胥克任卿。据此推测,赵盾此时已卒,享年50来岁。胥克是胥甲之子,胥甲是胥臣之子,郤缺下放务农的时候是胥臣发现并向晋文公引荐才得以跻身为卿,赵盾死后看样子是郤缺由上军将升任中军将,却是拿胥臣之孙胥克开刀,以提拔赵盾之子赵朔。这里要解释一下,按照当时的宗法制度,每家只能出一人继承卿位,在赵氏,赵盾已经将公族大夫让给了同父异母弟弟赵括,如果不是郤缺的努力,赵盾的嫡子赵朔本来只能继承赵盾作为余子身份掌旄车之族。这也是后来胥克之子胥童怨恨郤氏的原因。

晋卿郤缺时期:

中军将郤缺(接替赵盾);中军佐荀林父。

上军将士会(接替郤缺);上军佐臾骈。

下军将栾盾;下军佐赵朔,取代胥克(胥克是接替其父胥甲任卿的)

赵盾,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孟,史料中多称之赵宣子、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左传》称,赵夙就是赵衰的哥哥,史记索隐》引用《系本》认为,赵夙就是赵衰的父亲,没有共孟一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可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才”。

赵盾年表:

公元前656年,初,晋献公以骊姬为夫人,生奚齐,其娣生卓子。十二月戊申(二十七),(大子姬申生)缢于新城。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晋人伐诸蒲城。重耳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啬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赵衰跟随重耳到狄是在公元前655年,离开时是在公元前644年(处狄十二年),赵盾出生于这一时间段)。

公元前637年,九月,晋惠公卒。怀公命无从亡人。期,期而不至,无赦。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弗召。冬,怀公执狐突曰:“子来则免。”对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质,贰乃辟也。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数矣。若又召之,教之贰也。父教子贰,何以事君?刑之不滥,君之明也,臣之愿也。淫刑以逞,谁则无罪?臣闻命矣。”乃杀之。

公元前636年,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搂婴。赵姬请逆盾(赵盾)与其母,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

公元前621年,春,晋蒐于夷,舍二军。使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之。阳处父至自温,改蒐于董,易中军。阳子,成季之属也,故党于赵氏,且谓赵盾能,曰:“使能,国之利也。”是以上之。宣子(赵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污,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既成,以授大傅阳子与大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

八月乙亥(十四),晋襄公卒。灵公少,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赵孟曰:“立公子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旧好也。置善则固,事长则顺,立爱则孝,结旧则安。为难故,故欲立长君,有此四德者,难必抒矣。贾季曰:“不如立公子乐。辰嬴嬖于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赵孟曰:“辰嬴贱,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且为二嬖,淫也。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辟也。母淫子辟,无威。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安焉?杜祁以君故,让逼姞而上之,以狄故,让季隗而己次之,故班在四。先君是以爱其子而仕诸秦,为亚卿焉。秦大而近,足以为援,母义子爱,足以威民,立之不亦可乎?”使先蔑、士会(亦书随会)如秦,逆公子雍。贾季亦使召公子乐于陈。赵孟使杀诸郫。贾季怨阳子之易其班也,而知其无援于晋也。九月,贾季使续鞫居杀阳处父。十一月丙寅(?),晋杀续简伯。贾季奔狄。宣子使臾骈送其帑。夷之蒐,贾季戮臾骈,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臾骈曰:“不可。”尽具其帑,与其器用财贿,亲帅扞之,送致诸竟。

晋卿阳处父版:

中军将赵盾,赵衰之子,又称赵宣子、赵孟。中军佐狐射姑。

上军将箕郑;上军佐荀林父。

下军将先蔑;下军佐先都。

公元前620年,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曰:“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难。”乃多与之徒卫。穆赢日抱大子以啼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置此?”出朝,则抱以适赵氏,顿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逼,乃背先蔑而立灵公,以御秦师。箕郑居守。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为右。及堇阴,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戊子(初一),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己丑(初二),先蔑奔秦。士会(亦书随会)从之。

  先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大子犹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子以疾辞,若何?不然,将及。摄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弗听。为赋《板》之三章。又弗听。及亡,荀伯尽送其帑及其器用财贿于秦,曰:“为同寮故也。”

  士会(亦书随会)在秦三年,不见士伯。其人曰:“能亡人于国,不能见于此,焉用之?”士季曰:“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及归,遂不见。

秋八月,齐昭公、宋昭公、卫成公、郑穆公、许昭公、曹共公会晋赵盾盟于扈,晋灵公立故也。鲁文公后至。

晋郤缺言于赵宣子曰:“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叛而不讨,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怀?非威非怀,何以示德?无德,何以主盟?子为正卿,以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由叛也。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谁来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宣子说之。公元前619年,春,晋灵公使解扬归匡、戚之田于卫,且复致公婿池之封,自申至于虎牢之竟。

晋人以扈之盟来讨(鲁)。冬,襄仲(公子遂)会晋赵孟(赵盾),盟于衡雍,报扈之盟也,遂会伊洛之戎。

夷之蒐,晋襄公将登箕郑父、先都,而使士縠、梁益耳将中军。先克曰:“狐、赵之勋,不可废也。”从之。先克夺蒯得田于堇阴。故箕郑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作乱。公元前618年,正月己酉(初二),使贼杀先克。乙丑(十八),晋人杀先都,梁益耳。三月甲戌(二十八),晋人杀箕郑父、士縠、蒯得。

晋国对卿大夫大开杀戒之后的晋卿:

中军将赵盾(赵宣子,赵宣孟);中军佐荀林父,先后担任过国君御戎、中行将、下军佐、上军佐,取代先克。

上军将郤缺(终于候补上了),取代箕郑;上军佐臾骈,前年护送狐射姑妻儿,人品不错,接替荀林父。

下军将栾盾,首次出场,取代先蔑;下军佐胥甲,后来也称胥甲父,甲父是字,首次出场,取代先都。

公元前617年,夏,秦康公伐晋,取北征。

公元前616年,夏,叔仲惠伯会晋郤缺于承筐,谋诸侯之从于楚者。

公元前615年,秦为令狐之役故,冬,秦伯伐晋,取羁马。晋人御之。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郤缺上军,臾骈佐之。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河曲。臾骈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从之。

  秦人欲战,秦伯谓士会(亦书随会)曰:“若何而战?”对曰:“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必实为此谋,将以老我师也。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好勇而狂,且恶臾骈之佐上军也,若使轻者肆焉,其可。”秦伯以璧祈战于河。

  十二月戊午(初四),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穿曰:“我不知谋,将独出。”乃以其属出。宣子曰:“秦获穿也,获一卿矣。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君之士皆未慭也,明日请相见也。”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薄诸河,必败之。”胥甲、赵穿当军门呼曰:“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乃止。秦师夜遁。复侵晋,入瑕。

公元前614年,春,晋灵公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

  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亦书随会)也,夏,六卿(赵盾、荀林父、郤缺、臾骈、栾盾、胥甲)相见于诸浮,赵宣子(赵盾)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狄,难日至矣,若之何?”中行桓子曰:“请复贾季,能外事,且由旧勋。”郤成子曰:“贾季乱,且罪大,不如随会,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其知足使也,且无罪。”

  乃使魏寿余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帑于晋,使夜逸。请自归于秦,秦伯许之。履士会之足于朝。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士会辞曰:“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既济,魏人噪而还。秦人归其帑。其处者为刘氏。

冬,鲁文公如晋,朝,且寻盟。卫成公会鲁文公于沓,请平于晋。公还,郑穆公会鲁文公于棐,亦请平于晋。

公元前613年,六月,鲁文公会宋昭公、陈灵公、卫成公、郑穆公、许男、曹文公、晋赵盾。癸酉(二十七),同盟于新城。从于楚者服,且谋邾也。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捷菑(曹捷菑)于邾。

公元前612年,新城之盟,蔡人不与。晋郤缺以上军、下军伐蔡,曰:“君弱,不可以怠。”戊申(初八),入蔡,以城下之盟而还。冬十一月,晋灵公、宋昭公、卫成公、蔡庄侯、郑穆公、许昭公、曹文公盟于扈,寻新城之盟,且谋伐齐也。齐人赂晋侯,故不克而还。于是有齐难,是以鲁文公不会。

公元前610年,春,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讨曰:“何故弑君!”犹立文公而还。晋侯蒐于黄父,遂复合诸侯于扈,平宋也。鲁文公不与会,齐难故也。于是,晋侯不见郑穆公,以为贰于楚也。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公元前608年,晋人讨不用命者,放胥甲父于卫,而立胥克。先辛奔齐。

时六卿将佐如下:

中军将赵盾;中军佐荀林父;

上军将郤缺;上军佐先榖。

下军将栾盾;下军佐胥克。

秋,楚庄王侵陈,遂侵宋。晋赵盾帅师救陈、宋。会于棐林,以伐郑也。楚蒍贾救郑,遇于北林。囚晋解扬,晋人乃还。

  晋欲求成于秦,赵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之。吾以求成焉。”冬,赵穿侵崇,秦弗与成。

  晋人伐郑,以报北林之役。于是,晋侯侈,赵宣子为政,骤谏而不入,故不竞于楚。

公元前607年,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竞于楚,殆将毙矣。姑益其疾。”乃去之。九月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姬黑臀)于周而立之(成公)。壬申(初三),朝于武宫。初,丽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余子亦为余子,其庶子为公行。晋于是有公族、余子、公行。赵盾请以括为公族,曰:“君姬氏之爱子也。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公(成公姬黑臀)许之。

  冬,赵盾为旄车之族。使屏季以其故族为公族大夫。

公元前606年,晋成公伐郑,及郔。郑及晋平,士会入盟。夏,楚人侵郑,郑即晋故也。

公元前605年,冬,楚子伐郑,郑未服也。

公元前604年,楚子(楚庄王)伐郑,陈及楚平。晋荀林父救郑,伐陈。

公元前603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陈即楚故也。秋,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冬,楚人伐郑,取成而还。

公元前602年,赤狄侵晋,取向阴之禾。

  郑及晋平,公子宋之谋也,故相郑伯以会。冬,盟于黑壤,王叔桓公临之,以谋不睦。

  晋侯之立也,鲁宣公不朝焉,又不使大夫聘,晋人止公于会,盟于黄父。鲁宣公不与盟,以赂免。

公元前601年,春,白狄及晋平。夏,会晋伐秦。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晋胥克有蛊疾,郤缺为政。秋,废胥克。使赵朔佐下军。冬,陈及晋平。楚师伐陈,取成而还。

《春秋》:“戊子(二十三), 夫人赢氏薨。”

(六月戊子(二十三),夫人嬴氏薨。

公元前609年,二月丁丑(二十三),公(鲁文公姬兴)薨于台下。秋,襄仲(公子遂)、庄叔(叔孙得臣)如齐,惠公立故,且拜葬也。

  文公二妃敬赢生宣公(姬俀)。敬赢嬖而私事襄仲。宣公长而属诸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不可。仲见于齐侯(齐惠公)而请之。齐侯新立而欲亲鲁,许之。

  冬十月,仲杀恶(公子恶)及视(公子视)而立宣公(公子俀)。书曰“子卒”,讳之也。仲以君命召惠伯。其宰公冉务人止之,曰:“入必死。”叔仲曰:“死君命可也。”公冉务人曰:“若君命可死,非君命何听?”弗听,乃入,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公冉务人奉其帑以奔蔡,既而复叔仲氏。

  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

《春秋》:“晋师、白狄伐秦。”

《春秋》:“楚人灭舒蓼。”

吴国,姬姓,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之后。周太王是周文王的爷爷,其时为商朝诸侯,其长子太伯(亦作泰伯)与次子仲雍为了让位给弟弟季历以便能将江山传给季历之子昌(周文王名),离家出走,来到今江苏太湖附近,当时江南一带还没开化,传说是泰伯、仲雍带来了文明的曙光。周武王灭商后,寻找泰伯、仲雍的后代,发现仲雍五世孙周章已是吴君,因而封周章为吴子,追封泰伯为吴伯,另将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周王朝北面夏朝旧址处(成为虞国首任国君,晋献公假道灭虢所假之道即为此处),都列为诸侯。此事在《怀璧其罪》有所提及。这是司马迁的说法,未必可靠,似乎司马迁时候的史料也未必丰富,且好采传说作正史。吴国有纪年是从寿梦元年(公元前585年)开始的,吴国金文《者减钟》是现存最早的吴国金文材料。吴国都城在江苏常州、无锡一带,晚期在江苏苏州市境。泰伯、仲雍首度落脚之处据说是梅里,位于今江苏无锡市东南部无锡新区梅村镇,那里有泰伯庙、泰伯墓,泰伯无子,所以吴是仲雍之后。

越国,姒姓,史书称是夏朝少康庶子于越的后裔,考古发现认为越国可能是古代越族人所建立的国家,那就不是姒姓了。范文澜认为甲骨文有戉国,疑即越国。越国前期的统治中心在今浙江绍兴市境(古称会稽),在绍兴县、诸暨市及周边地区,都城在该区域内迁移,有浙江杭州市以南以东至东海之地,国力最强时一度北达山东。到其国君允常卒年(公元前497年)方有纪年。)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十三年,灭舒。”

《春秋》:“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七月甲子”,七月晦日,杜预注曰:月三十日食。

(秋七月末日,日食。此年七月无日食,十月初一有日全食,自西北至江苏俱可见,如此说来七月乃十月之误,古文七、十字形相近易致误,《史记》也作七月日蚀,则自西汉已误而司马迁又不作考证,或后人据《春秋》以讹传讹。)

《元史卷五十三·志第五》:“宣公八年庚申岁(公元前601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杜预以七月甲子晦食。姜氏云:“十月甲子朔,食。”《大衍》同。今历推之,是岁十月甲子朔,加时在昼,食九分八十一秒,盖十误为七。”

《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下·五行志第七下之下》:“宣公八年“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董仲舒、刘向以为,先是楚商臣弑父而立,至于严王遂强。诸夏大国唯有齐、晋,齐、晋新有篡弑之祸,内皆未安,故楚乘弱横行,八年之间六侵伐而一灭国,伐陆浑戎,观兵周室;后又入郑,郑伯肉袒谢罪;北败晋师于邲,流血色水;围宋九月,析骸而炊之。刘歆以为,十月二日楚、郑分。”

(宣公八年“七月甲子,又有日食,日全食”。董仲舒、刘向以为造之前楚商臣杀掉父亲而自立为王,到严王(楚庄王)时就强大起来。诸华夏大国衹有齐、晋,齐、晋新近有篡位杀君的祸患,国内还没有安定,所以楚国乘着他们的衰弱横行霸道,它八年之间六次侵略别国(谓鲁宣公元年(前608年)侵陈,三年(前606年)侵郑,四年(前605年)伐郑,五年(前604年)伐郑,六年(前603年)伐郑,八年(前601年)伐陈),还灭亡了一个国家(谓鲁宣公八年(前601年)灭舒蓼);讨伐陆浑戎,在周室检阅部队(鲁宣公三年,前606年);后来又进入郑国,郑伯肉袒谢罪(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北面在邲打败了晋军(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血流成河;围困宋九个月(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宋人劈骸骨作为燃料。刘歆以为十月二日是楚、郑的分曰。)

《春秋》:“冬十月己丑(二十六),葬我小君敬赢。雨,不克葬。庚寅(二十七),日中而克葬。”

杜预注曰:敬,谥;嬴,姓也。反哭成丧,故称葬小君。

《谷梁传·宣公》:“葬既有日,不为雨止,礼也。雨不克葬,丧不以制也。而,缓辞也,足乎日之辞也。”

(安葬既然有确定的日子,就不能因为有雨而停止,这是礼。如果因雨就不下葬,丧礼就不是按礼制的规定办了。而,表示宽缓,时间充裕的意思。)

《春秋》:“城平阳。”

“平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西北。杜预注曰:今泰山有平阳县。

《春秋》:“楚师伐陈。”

《国语卷二·周语中·单襄公论陈必亡》:“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候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致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施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 ,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做曰:'收而场功,偫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涂,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二等,益虔。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嬻(渎)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单襄公”,周卿士,又称单朝,公元前613年替鲁国出力跑腿接回齐昭公夫人子叔姬的那位可能就是他。其子为单顷公。

“夏氏”,指夏姬。她原是郑穆公之女,嫁给了陈大夫御叔为妻,生有儿子夏征舒。御叔死后,她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等有私情往来,因而激怒了当时已是大夫的夏征舒。征舒伺机杀死了陈灵公,自立为陈国君,孔宁、仪行父逃奔楚国,导引楚军攻入陈国,向夏氏复仇。

(周定王派单襄公出使宋国,此后又借道陈国去访问楚国。已是清晨能见到大火星的季节了,道路上杂草丛生无法通行,负责接待宾客的官员不在边境迎候,司空不巡视道路,湖泽不筑堤坝,河流不架桥梁,野外堆放着谷物,谷场还没有修整,路旁没有种植树木,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膳夫不供应食物,里宰不安排住处,都邑内没有客房,郊县里没有旅舍,百姓将去为夏氏修筑台观。到了陈国都城,陈灵公与大臣孔宁、仪行父穿戴着楚地流行的服饰到夏氏家玩乐,丢下客人不会见。

单襄公回朝后告诉周定王说:“陈侯如果不遭凶灾,国家也一定要灭亡。”周定王问:“为什么呢?”单襄公答道:“角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雨水结束,天根在早晨出现时表示河流将干枯,氐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草木将凋落,房星在早晨出现时便要降霜了,大火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天气已冷,该准备过冬了。所以先王的教诲说:'雨季结束便修整道路,河流干枯便修造桥梁,草木凋谢便储藏谷物,霜降来临使备好冬衣,寒风吹起就修整城郭宫室。’所以《夏令》说:'九月修路,十月架桥。’届时又提醒人们说:'结束场院的农活,备好土箕和扁担,当营室之星见于中天时,营造工作就要开始。在大火星刚出现时,到司里那儿去集合。’这正是先王能够不费钱财而向民众广施恩惠的原因啊。现在陈国早晨已能见到大火星了,但是道路已被杂草堵塞,农村的谷场已被废弃,湖泊不筑堤坝,河流不备舟桥,这是荒废了先王的遗教。“周代的制度规定:'种植树木以标明道路,郊外提供食宿以款待旅客。国家有专设的牧场,边境有接待宾客的设施,洼地里有茂盛的水草,园苑中有林木和水池,这都是用来防备灾害的。其余的地方无不是农田,百姓没有闲置的农具,田野没有丛生的杂草。农时不被耽误,劳力不被浪费。生活富裕而不穷困,百姓安逸而不疲惫。都城中各类人员职责分明,郊外的民众劳作井然有序。’如今陈国的道路无法辨认,农田埋没在杂草丛中,庄稼熟了无人收割,百姓为国君的享乐而疲于劳作,这是抛弃了先王的法度。

周的《秩官》上说:'地位相等国家的宾客来访,关尹便向上报告,行理手持符节去迎接,候人引路,卿士到郊外表示慰问,门尹清扫门庭,宗祝陪同客人行祭礼,司里安排住处,司徒调派仆役,司空视察道路,司寇查禁奸盗,虞人供应物品,甸人运送燃料,火师照看火烛,水师料理盥洗,膳宰进送熟食,廪人献奉粮米,司马备齐草料,工人检修车辆,百官各按职责照应,客人来访如同回到了家里。因此大小宾客无不感到满意。如果大国的客人到了,接待的规格就提高一个等级,更加恭敬。至于天子派官员到来,则由各部门的长官接待,上卿加以督察。如果天子下来巡视,就由国君亲临督察。’如今臣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还是天子的亲族,是奉了天子的使命作为宾客而途经陈国,然而主管的官员却不来照应,这是蔑视先王所制定的官职。

先王的法令中说:'天道是奖善惩恶的,所以凡由我们周室治国,不允许违背法令,不迁就怠惰放纵,各自遵守你们的职责,以接受上天的赐福。’如今陈侯不顾念历代相承的法度,抛弃自己的夫人妃嫔,带领下属到夏氏那里去恣意淫乐,这不是亵渎了姬姓吗?陈侯是我们大姬的后裔,却丢弃正式的礼服而穿戴楚地的服饰外出,这不是简慢了礼制吗?这又违背了先王的政令。

过去先王的教诲,即使认真遵行还恐怕有所差池。像这样荒废先王的遗教、抛弃先王的法度、蔑视先王的分职、违背先王的政令,那凭什么来保守国家呢?地处大国的中间而不仰仗先王的遗教、法度、分职、政令,能够支持长久吗?”

周定王六年(前601年),单襄公到楚国。定王八年(公元前599年),陈灵公被夏征舒杀害。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楚庄王攻入陈国。)

(0)

相关推荐

  • 天命凤鸟、翱翔九天——赵氏在晋国的起家和兴盛之路

    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冬,因为晋献公宠妾骊姬的诬告.以及献公本人对于两个庶子重耳.夷吾势力越来越壮大而心中产生了严重的猜忌提防之心,认为他们有可能各自据守封地起兵作乱,于是献公派出军队讨伐重耳和 ...

  • 晋悼公被称为中兴之君,为何得了“悼”的谥号

    卿大夫势力的日渐强大,是晋国建立以来一直面临的问题,赵氏.郤氏以及栾氏和中行先后执掌国政,对君权构成了极大威胁. 此问题不仅在对外政策上影响了晋国的决策,导致了晋国接受了不利的弭兵条件,在国内政治方面 ...

  • 纲鉴易知录 | 周纪(四)

    开元四千七百十八年 纲鉴易知录 周纪 (距今时间:约3066年 - 2269年) [上接惠王] 襄王 纲 庚午,周襄王元年,夏,宰周公会齐侯.鲁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 纪 王使宰孔赐 ...

  • 春秋纪(秋)二

    周顷王二年.鲁文公十年[公元前617年] 春,晋人伐秦,取少梁.[史记.晋世家] 三月,辛卯,臧文仲(臧孙辰)卒.[公羊传].[穀梁传] 注:臧孙辰子宣叔许嗣为卿. 夏,秦康公伐晋,取北征.[公羊传] ...

  • 宣公·宣公九年 臀郑皆亡 陈杀洩冶 三人戏姬

    [经]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公至自齐.夏,仲孙蔑如京师.齐侯伐莱.秋,取根牟.八月,滕子卒.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晋荀林父帅师伐陈.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卫 ...

  • 宣公·宣公二年 晋灵公亡“各自为政” 春秋混战

    [经]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秦师伐晋.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冬十月乙亥,天王崩.(周匡王,姬姓,名班.东周 ...

  • 宣公·宣公十七年 断道之盟 士会告老

    [经]十有七年春王正月庚子,许男锡我卒.丁未,蔡侯申卒.夏,葬许昭公.葬蔡文公.六月癸卯,日有食之.己未,公会晋侯(晋景公).卫侯(卫穆公).曹伯(曹宣公).邾子(邾定公)同盟于断道.秋,公至自会.冬 ...

  • 宣公·宣公十六年 大傅士会 体荐折俎 孙叔敖逝世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夏,成周宣榭火.秋,郯伯姬来归.冬,大有年.(公元前593年) [传]十六年春,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杜预 注:" 甲氏 . 留吁 , ...

  • 宣公·宣公十五年 解扬守信 宋及楚平 晋师灭潞 鲁初税亩

    [经]十有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秦人伐晋.王札子杀召伯.毛伯.秋,螽.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初,税亩.冬,蝝生.饥.(公元前594年 ...

  • 宣公·宣公十四年 为国捐躯 康概赴死 行贿免伐

    [经]十有四年春,卫杀其大夫孔达.夏五月壬申,曹伯寿卒.(姬姓,曹氏,名寿,曹共公襄之子,继曹共公而立.公元前618年―前595年在位23年.)晋侯伐郑.秋九月,楚子围宋.葬曹文公.冬,公孙归父会齐侯 ...

  • 宣公·宣公十三年 先氏灭族 孔死悦晋

    [经]十有三年春,齐师伐莒.夏,楚子伐宋.秋,螽.(蝗灾)冬,晋杀其大夫先縠.(公元前596年,乙丑,周定王十一年,鲁宣公十三年,齐倾公三年,晋景公四年,秦桓公八年,楚庄王十八年,宋文公十五年,卫穆公 ...

  • 宣公·宣公十二年 邲之战 武有七德 社稷之卫

    [经]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楚子围郑.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秋七月.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宋师伐陈.卫人救陈.(公元前597年,甲子,周 ...

  • 宣公·宣公十一年 叔敖监工 谏复封陈 郑国两端

    [经]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陈地,在今河南周口市西华县境(在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西六十里),距陈国国都不远.杜预注曰:辰陵,陈地.颍川长平县东南有辰亭.).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