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年级第一学期单册教案第一部分:学期教学计划一、课标对本年段的要求:【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初步认识行、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三、班级学生状况分析2年级状况分析:本年级学生由一年级升入二年级,有了一定的绘画知识和基础,还有许多的习惯要在这段时间巩固,本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所以在开学初这段时间我会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好习惯的培养上,在习惯养成的同时运用适合他们年龄的语言和授课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四、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多引导、多练习措施:通过多看同龄人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途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部分:1单元教材分析 设计*应用(一)本单元与前后知识的关系知识基础: 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并使他们认识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本册相关教学内容: 1.我爱老师、7.看谁的风轮跑得快、8.不倒翁、13.新颖的小闹钟、14.多彩的挂饰15.让环境美起来、16.百变团花(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内容: 1.我爱老师、7.看谁的风轮跑得快、8.不倒翁、13.新颖的小闹钟、14.多彩的挂饰15.让环境美起来、16.百变团花重点: 了解基本的制作方法难点: 制作精美,设计有新意(三)课时安排1.我爱老师( )、7.看谁的风轮跑得快( )、8.不倒翁( )、13.新颖的小闹钟( )、14.多彩的挂饰( )15.让环境美起来( )、16.百变团花( )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二部分:2单元教材分析 造型*表现(一)本单元与前后知识的关系知识基础: 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体验喜悦的心情。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以实际集体主义观念。本册相关教学内容: 3.我爱我家、5.丰收了、6.捏泥巴、9.有趣的刮画、10.北京的桥、(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内容: 3.我爱我家、5.丰收了、6.捏泥巴、9.有趣的刮画、10.北京的桥、重点: 通过捏、刮、画等技法使学生感受到美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发现美、探究美、创造美的意识难点: 创造出形态各异的形象。(三)课时安排3.我爱我家( )、5.丰收了( )、6.捏泥巴( )、9.有趣的刮画( )、10.北京的桥( )、(四)对前一单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调整补救措施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二部分:3单元教材分析 欣赏*评述(一)本单元与前后知识的关系知识基础: 通过欣赏活动,领悟美术的价值,培养学生对生活热爱的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册相关教学内容: 2.画里的节日、11.我们眼中的人物(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内容: 2.画里的节日、11.我们眼中的人物重点: 认识绘画具有多样性,能与他人探讨,会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画面的感受。难点: 了解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感受其美(三)课时安排2.画里的节日、11.我们眼中的人物(四)对前一单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调整补救措施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二部分:4单元教材分析 综合*探索(一)本单元与前后知识的关系知识基础: 通过综合艺术实践活动,体验感悟美术的功能与价值,感受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本册相关教学内容: 19.头饰(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内容: 19.头饰重点: 头饰的艺术特点及制作方法。难点: 根据角色的需要创作头饰的形象,并能综合其他学科知识表现角色。(三)课时安排19.头饰( )(四)对前一单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调整补救措施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 我爱老师(1课时)一、教学内容:我爱老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简单的装饰设计以及色彩的搭配。掌握剪、粘、组和等基本制作技巧。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习惯3.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并使他们意识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建立尊敬师长的观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基本的制作方法。难点:设计有新意四、教学的准备:各种彩色纸张、生活中能够找到的各种媒材、本课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2、欣赏观察(合作探究)2、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3、自由创作。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节日。对说出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的学生予以表扬。(节日是表达爱心的一种方式)请看这些同学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爱心的?播放课件。(在教师的办公室中。桌子上、抽屉中、摆设有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你想用什么方法表达你对老师的爱心呢?你想把礼物送给那位老师?你准备怎样做?用那些材料?提出作业要求:自由选材,大胆创新。独立、合作完成均可。学生列举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参与。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引出课题,使学生懂得节日的意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创作形式不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4、欣赏评述。启发学生从用途、制作方法、表达方面说出感受。鼓励学生通过作品表达对老师的情意。作品展示与自评、互评。提高学生欣赏能力,鼓励创新。增强评价意识。增进师生情感。意识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课 画里的节日(1课时)一、教学内容: 画里的节日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农民画,观察农民画的造型及色彩特点。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能正确分析和欣赏农民画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做过直播大,民族之众多,感受悠久的文化传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多样的节日庆典,认识农民画的造型夸张、色彩艳丽、丰富的特点。难点:描述观看农民画的感受。四、教学的准备:图片、书、课件、绘画工具。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2、引导欣赏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节日。我们都会高兴的迎接庆祝它,你能说说有哪些节日吗?播放课件:欣赏陕西《腰鼓图》、江西的《元宵节》等表现节日的画面。学生列举各种节日。说感受,体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后面的欣赏画里的节日做准备。初步感受我国节日中的农民画。表达自己真实感受。3、合作学习探讨农民画的特点。4、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对农民画的感受。5、自由表现提问:你能从画中的形象及色彩中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吗?这种画与以往见到的画有什么不同?特点是什么?你喜欢这种形式的农民画吗?为什么?如果让你表现一幅节日中的画,你想怎样表现?要求:请你根据农民画在造型及色彩上的特点表现一幅节日的画面。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教师参与。看书中图片。学生讨论。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创作,教师辅导。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比较、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了解农民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及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表述能力,有自己独到见解。加深对农民画的进一步理解。在尝试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器独有的绘画的特点。6、参观欣赏知识延伸。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画面。补充欣赏民族各地节日画。讲述、欣赏。感受我国传统的节日,从画面中体验民族传统文化。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三课 我爱我家(2课时)一、教学内容:我爱我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以及观察生活的能力。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关心家庭成员,热爱自己的家,学会感恩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幸福家庭生活。难点:画面中的构图及组和。四、教学的准备:书、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2、启发学生描述自己的家人。3、解决画面中的构图及人物组合难点。4、启发学生设计自己的家庭。播放《我爱我家》歌曲。出示课题。请你描述你的家庭中的物件。人都有哪些成员?他们在家中都干什么?播放课件:人物的各种动态至于家庭环境之中。家庭中的摆设可以任意调换位置。你想怎样设计自己的家庭?听歌曲,回想自己的家人。回忆并学会表达。相互交流。观察欣赏。讨论,说出自己的设想。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感受。描述人物的行为。利用课件的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增强合作意识。5、背景的设计。6、自由创作7、欣赏评述播放课件:提问:画面中有哪些内容?都在做什么?你的背景中还需要添加哪些内容?要求:可以用各种方法表现自己的家庭。构图完整,人物动态生动。辅导学生创作。展评学生的作业。你爱你的家庭吗?你应该怎样做?欣赏并思考。学生创作,并可以与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随时交流。学生自评、互评。讨论我在家庭中应该怎样做。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素材。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创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从而热爱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感。课后反思:作业设计:第三课 我爱我家板书设计:第三课 我爱我家(2课时)一、教学内容:我爱我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以及观察生活的能力。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关心家庭成员,热爱自己的家,学会感恩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表现幸福家庭生活。难点:画面中的构图及组和。四、教学的准备:书、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2、启发学生描述自己的家人。3、解决画面中的构图及人物组合难点。4、启发学生设计自己的家庭。发上节课的学生作业,提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请你描述你的家庭中的人物件。他们在家中都干什么?播放课件:人物的各种动态至于家庭环境之中。家庭中的摆设可以任意调换位置。你想怎样设计自己的家庭?回忆并学会表达。相互交流。观察说出自己的设想。再次观看任务的动态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感受。描述人物的行为。利用课件的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增强合作意识。5、背景的设计。6、自由创作7、欣赏评述播放课件:提问:画面中有哪些内容?都在做什么?你的背景中还需要添加哪些内容?要求:可以用各种方法表现自己的家庭。构图完整,人物动态生动。辅导学生创作。展评学生的作业。你爱你的家庭吗?你应该怎样做?思考。学生修改画稿,并可以与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随时交流。学生自评、互评。讨论我在家庭中应该怎样做。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素材。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创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感。课后反思:板书设计:第四课 花衣服(1课时)一、教学内容:花衣服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习用纸进行造型,初步学习设计、制作衣服,学会一两种制作方法。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意识,变废为宝,珍惜自然资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制作花衣服的方法。难点:设计要有心意。四、教学的准备:各种材料 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服装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播放课件:服装的种类和款式。欣赏,回忆生活中的服装款式。交流。引入新课,启发学生思维。2、服装的装饰性。什么样的服装才会吸引你呢?播放课件:服装的装饰及色彩。观察是怎样进行装饰的?讨论。欣赏服装中的装饰美。服装美的因素,造型与色彩。3、装饰的方法回忆这些装饰方法中哪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基本形的巧妙组合。讨论。基本形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利用以往知识进行创作的能力。4、材料的应用播放课件:巧用材料。你想怎样利用你手中的材料进行创作?观察、思考。讨论:怎样利用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5、自由创作提要求:造型有心意。装饰性强。独立与合作完成均可。辅导学生完成创作。想象创作。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6、欣赏评述服装的应用组织以作业要求为依据进行评价。播放课件:服装的应用。评价。欣赏,感受服装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作品的评论能力。利用废旧物制作工艺品感受服装文化。体验生活的美好。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五课 丰收了(1课时)一、教学内容:丰收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丰收季节的色彩,认识各种丰收果实的形状。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组织画面的造型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丰收了的喜悦心情,增强集体主义意识。保护自然资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丰收季节的色彩,果实形状。难点:组织画面。四、教学的准备:绘画及手工用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今天小猴子与我们一起来上课。播放课件:图片丰收的景象。提问:你知道这些图片表现的是什么景象吗?出示课题。欣赏观察,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见到的丰收景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情景。2、果实的外形及色彩。播放课件:丰收的蔬菜与水果图片。提问:在形状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你还见过那些丰收的果实?观察讨论。相互交流。丰富启发学生的思维。感受丰收的果实形状与色彩。3、表现方法想一想你将怎样在一定的时间中表现出果实多、丰收的景象呢?团结力量大。小组讨论。制定合作计划。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的品质。4、合作学习5、欣赏评述要求:方法不限,小组合作。展示形式可以自定。表现出丰收的景象。辅导学生合作学习。组织进行评述。把各小组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丰收景象的画面。你的收获是什么。合作学习。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评述。谈合作的感受。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体验成功的乐趣。懂得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道理。课后反思:作业设计:第五课 丰收了板书设计:第六课 捏泥巴(1课时)一、教学内容: 捏泥巴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初步感受泥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大胆创作敢于表现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美术活动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发现美、探究美、创造美的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涅尼的方法,并制作一件或多件器物。难点:抓住物件的特点进行创作。四、教学的准备:泥巴 报纸 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出示课件:容器谁知道这些物品的名称?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吗?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解释器物一词。观察,联想。说出感受。找到容器的特点。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便于理解容器的特点。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你能把泥变形吗?试一试学生动手实践。总结涅制的方法。培养自主实践能力。(2)欣赏有特点的容器。提问:怎样装饰你的容器?合作探究:装饰容器的方法。培养合作探究意识。(3)课件:播放制作步骤:学生观察、记忆。明确制作容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4)欣赏作品: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涅制、装饰你的器物?欣赏。讨论问题。通过欣赏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象与创造。3、学生涅制要求:捏制一件或多件自己喜欢的器物,抓住其特征。在制作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方法。辅导学生制作。与其共同探究。创作。与老师及同学合作探究。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4、展评组织学生展评作品。在生活中哪有容器?找一找。参观、评价。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及体会。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到美术活动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课后反思:板书设计:第七课 看谁的风轮跑得快(1—2课时)一、教学内容:看谁的风轮跑得快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风轮转动的道理,学习制作设计风轮的简单方法。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和热爱科学的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难点:新颖的设计方法。四、教学的准备:各种纸张 手工用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拿出几种基本形:那一种最容易转动?为什么?出示课题。观察思考。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发现和分析圆形的基本特征。2、合作探究3、设计与制作4、评价与课外实践。(1)如何使圆形的纸片在风中转动呢?合作探究。演示。总结。激发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初步认识圆形纸片只有加上叶片在风的吹动下才能转动。(2)为什么能转动呢?播放课件:风轮转动的简单原理。游戏方法。探究观察。了解风轮转动的简单原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3)你想怎样制作和设计一个风轮呢?欣赏制作步骤。以及精美的风轮。要求: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独立与合作完成均可。辅导完成作业。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室外进行游戏。讨论。探究装饰方法。欣赏。评述。创作。选用材料进行设计与制作。评价。室外实践。启发学生的思维,了解制作步骤及装饰方法。明确制作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反思:板书设计:第八课 不倒翁(1课时)一、教学内容:不倒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习不倒翁中蕴含的科学道理,选择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 培养设计意识,动手操作能力,萌发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及制作方法。难点:设计与制作。四、教学的准备:各种材料 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课件:谜语导入。出示课题。看猜谜语。激发学习兴趣。2、欣赏课件:欣赏古今中外的不倒翁形象。观察欣赏。谈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3、合作探究(1)你知道不倒翁为什么不到吗?合作探究。发表见解。激发探究兴趣。(2)课件:观察图片,揭示原理。观察。思考。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3)不倒翁是用那些材料制作而成的呢?出示作品图片。欣赏、观察图片。思考。探究材料的运用。开拓学生的思路。(4)你准备怎样做?外形与色彩、材料的选择。探究、讨论。选择设计制作方式。相互补充、启发。培养合作意识。4、设计创作要求:设计新颖,巧妙运用材料。独立与合作完成均可。辅导制作。设计制作。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动手动脑能力。5、欣赏评述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演示。评价。讲述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使学生相互的学习、交流。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课后反思:板书设计:第九课 有趣的刮画(1—2课时)一、教学内容:有趣的刮画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涌现面结合的方式表现自己身边的生活。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变化的美感,增强审美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刮画的特点及审美能力。难点:粗细线条的排列及方法。四、教学的准备:刮画纸、工具、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展示刮画作品。与我们以往见过的画有什么不同吗?出示课题。观察欣赏。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对比中初步了解刮画的表现形式。2、探究性学习(1)你想了解刮画的工具吗?出示课件:你还能想到用什么工具进行刮画?观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刮画的工具。拓展思路了解刮画的工具以及不同的表现效果。(2)请你猜一猜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演示课件。你还能想到用什么方法进行刮画?观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刮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思考能力。合作意识,探究能力。(3)欣赏教学:出示不同的刮画作品。你想制作一张什么内容的刮画作品?欣赏思考。评述。小组合作探究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培养欣赏、观察评述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3、学生创作要求:灵活的运用刮画的工具以及方法。注意线条和面的相互结合。作品要有自己的心意。辅导创作。创作。遇到问题及时与同学与老师进行探讨。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与人交流的能力。4、欣赏评述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展示作品。互评。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课 北京的桥(2课时)一、教学内容:北京的桥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北京地区古、现桥的历史及作用。外形特点。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线条造型的能力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北京的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有关桥的知识,以及外形特点。难点:桥的不同结构表现及画面组织。四、教学的准备:资料图片 书 绘画工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播放歌曲:北京的桥北京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题。听、记忆。小结。北京的桥:千姿百态,形象各异。引入新课。桥的形象特征。2、欣赏探究(1) 桥是由哪些材料建成的?有几部分组成的?出示欣赏课件:欣赏、思考。自主探究。了解桥的材料。组成部分。(2) 你还见过那些北京的桥?说说你喜欢的桥的特征?小结:历史悠久。材料越来越坚固。体现人类的智慧。参观查找资料,交流。探究桥的造型特征。在探究中感受北京的历史及桥的文化。(3) 你喜欢这些桥吗?你想表现一座什么样的桥?探讨。交流。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3、学生创作要求:表现一座自己喜欢的桥,造型新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北京自己添加。创作。交流。教师辅导。明确作业要求。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4、欣赏评述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展示作品。互评。谈创作体会。本节收获。感受桥的丰富。激励学生将来创造出更加坚固、美观的桥。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课 北京的桥(2课时)一、教学内容:北京的桥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北京地区古、现桥的历史及作用。外形特点。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线条造型的能力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北京的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有关桥的知识,以及外形特点。难点:桥的不同结构表现及画面组织。四、教学的准备:资料图片 书 绘画工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播放歌曲:北京的桥今天继续完成北京的桥的创作。出示课题。桥:千姿百态,形象各异。引入新课。桥的形象特征。2、欣赏探究(4) 桥是由哪些材料建成的?有几部分组成的?复习提问欣赏、思考。自主探究。了解桥的材料。组成部分。说说你喜欢的桥的特征?小结:历史悠久。材料越来越坚固。体现人类的智慧。探究桥的造型特征。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北京的桥的文化。(5) 你喜欢这些桥吗?欣赏学生的作业这些桥还需要哪些改进?探讨。交流。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3、学生创作要求:继续完善自己喜欢的桥,造型新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交流。教师辅导。明确作业要求。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4、欣赏评述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展示作品。互评。谈创作体会。本节收获。感受桥的丰富。激励学生将来创造出更加坚固、美观的桥。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一课 我们眼中的人物(1课时)一、教学内容:我们眼中的人物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美术作品可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受,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感受。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热爱的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生活的愿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感受。难点:了解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感受其美。四、教学的准备:书 课件 图片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展示几幅画家表现的人物作品。简单介绍,出示课题。观察感受。表达自己对人物画的初步感受。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欣赏描述欣赏儿童美术作品。与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讨论:画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请用几句话来描述对作品的感受。模仿画中人物的动作进一步体会其内容。以视觉欣赏为基础,利用形体语言加深对作品的理解。3、合作探究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制作方法。材料工具。欣赏:国画、版画、线描、粘贴画人物作品。引导学生分类。观察欣赏。分析探究: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及所呈现的不同的艺术效果。探究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培养探究精神。4、作品命题组织学生为书中作品命题。参与学生讨论。为美术作品命名。说说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5、了解年画展示图片。各种场景:现代家居医院教室 农舍。年画贴在那最合适?为什么?介绍杨柳青年画。发表见解。说说《五子夺莲》年画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寓意。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色彩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6、总结升华展示艺术大师的作品米罗、克利的作品从儿童画中汲取的灵感。鼓励学生善于观察。欣赏。体验大师保持的童真的风格。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表现美好生活的愿望。课后反思:第十一课 我们眼中的人物板书设计:第十二课 我的梦(1课时)一、教学内容:我的梦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构思、组织画面的能力。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画面构图的能力3.情感态度: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围绕梦、梦想进行回忆与想象。难点:画面内容的组织和表现。四、教学的准备:教材 绘画工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欣赏著名画家画的梦。引导学生回忆。欣赏。谈谈自己所做过的梦。自然引入课题。引起学生兴趣。2、探究试学习。(1)欣赏夏加尔作品。与平时见到的画有什么不同?这幅画那里有意思?小组探究问题。画面中画了那些有趣的内容?你怎样了解了它的梦?形象 环境。突出教学重点。(2)小结:这些画画了自己做的梦以及自己的梦想,比如:长大了你想有什么发明?你想为人类做什么贡献?等他们用了那些方法?讨论:形象与色彩。表现方法。探究创作的表现方法。(3)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梦?还是画自己的梦想?画面有哪些形象?如何组织?欣赏作品。探究:分析那种构图更能突出主要内容。启发思维。解决画面组织难点。3、学生创作要求:以我的梦为主题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大胆表现。辅导创作。学生创作。并与同学老师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4、评述参与评论。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作品向全班展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第十二课 我的梦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三课 新颖的小钟表(2课时)一、教学内容:新颖的小钟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并知道钟表的结构。学会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3.情感态度: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制作工艺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钟表。难点:钟表装饰。四、教学的准备:搜集的材料 手工用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出示图片:小钟表钟表有哪些种类呢?外形有什么特点?带问题进行欣赏。说一说小钟表的结构及用途。初步了解钟表的种类和造型特点。2、探究学习(1)你最喜欢钟表的什么地方?找出具有装饰性的部分。小结:装饰特点。感受钟表具有装饰性的特点。(2)应该怎样制作钟表呢?出示制作步骤。观察思考。提出不懂问题。提供参考内容。(3)你看看如何利用手里的材料制作呢?小组探究。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3、学生设计制作要求:独立合作完成均可。辅导学生完成。制作练习。随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好习惯。4、展示小结参与学生评价。互评。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三课 新颖的小钟表(2课时)一、教学内容:新颖的小钟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钟表的结构,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小钟表。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3.情感态度: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钟表。难点:钟表装饰。四、教学的准备:搜集的材料 手工用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钟表有哪些种类呢?外形有什么特点?说一说小钟表的结构及用途。了解钟表的种类和造型特点。2、探究学习(1)你在生活中都见过那些钟表?有什么特征?讨论交流。找出具有装饰性的部分。感受钟表具有装饰性的特点。(2)应该怎样制作钟表呢?出示制作步骤。观察思考。提出不懂问题。提供参考内容。(3)你想用哪些材料以及怎样装饰呢?小组探究。材料的选用及用哪些装饰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3、学生设计制作要求:自由选择制作方法和形式。独立合作完成均可。辅导学生完成。制作练习。随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好习惯。4、展示小结参与学生评价。互评。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四课 多彩的挂饰(1课时)一、教学内容:多彩的挂饰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挂是的装饰作用以及材料的多样性。初步尝试用剪、粘、画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会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经过加工美化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验设计、制作过程的乐趣。难点:组合与装饰。四、教学的准备:材料 书 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出示一组房屋的对比照片。请你观察有什么不同?你喜欢那一个?为什么?出示课题。观察。谈感受。激发兴趣。发现问题。2、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你知道这些挂饰怎样制作出来的吗?出示课件:制作步骤。引导观察分析。观察、讨论。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2)请你也来试一试制作一件挂饰。找出问题。动手实践找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3)你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参与讨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4)课件:欣赏挂饰。小结装饰方法。观察欣赏。讨论制作方法及装饰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3、设计制作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活动。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合作以及动手能力。4、展示评价分组进行展示。引导归纳总结:你懂得了哪些知识?你还想了解什么?有什么感受?展示作品。进行交流。反思创作过程。体验合作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课后反思:板书设计:第十五课 让环境美起来(1课时)一、教学内容:让环境美起来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身边的废旧物可以利用设计制作成精美的艺术品。美化我们的生活。会利用简单的材料及方法制作小装饰物。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美化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制作的方法。难点:选择利用材料的形状与色彩。四、教学的准备:各种材料 手工用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出示多彩的挂饰作业以及所用材料。作用。美化环境。观赏思考 方法及材料。利用以往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2、自主合作探究(1)引导学习书本知识。分析作品的美感特征。自主学习。交流感受。探究本课的要点。(2)出示课件:制作的方法和特征。引导分析。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观赏思考。合作探究。总结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了解装饰物的特征。(3)材料在制作中的作用,怎样利用材料现有的形状和色彩呢?课件:欣赏。探究讨论。观察思考。了解材料,利用材料。感受形与色在制作过程中的作用。(4)你准备做什么?用什么材料?参与学生的讨论。自主、合作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合作意识。3、学生创作4、展示评价要求:设计新颖、材料利用恰当。独立合作完成均可。辅导学生完成。参与学生评价。你的装饰物最适合放在哪?制作练习。随时提出问题。评价。选择安放的位置。可在教室中进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好习惯。树立评价意识。增强设计与生活的联系。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六课 百变团花(2课时)一、教学内容:百变团花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折剪团花创作的基本知识。能制作简单的团花作品。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在欣赏中引导学生了解组国悠久的美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折剪团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难点: 美观新颖。四、教学的准备:各种材料 手工用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课件:欣赏团花都表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寓意?你在那见过?欣赏思考:交流感受。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合作探究3、设计与制作4、展示评述(1)课件出示:大家一起来研究,出现作品和纹样。(2)团花有几部分组成?出示团花分层示意图。引导制作开始从那剪?(3)引导学生学习折的方法与剪出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出示:不同效果图片。(4)出现团花制作步骤图。要求:设计新颖独特。个数不限。辅导。参与学生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讲解有关团花的历史。研究剪掉的部分是团花中的什么地方?研究外轮廓有什么不同?欣赏探讨,团花的组成部分。自主实践,动手折纸。探究折的重要性。自主观察、思考。排列制作步骤。创作、交流。互评。交流制作过程的体会。了解团花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团花的组成部分。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学习交流的氛围。增强评价意识。体会民族传统文化。课后反思:板书设计:第十六课 百变团花(2课时)一、教学内容:百变团花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折剪团花的基本知识。能设计制作新颖的团花作品。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在欣赏中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美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折剪团花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难点: 美观新颖。四、教学的准备:各种材料 手工用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课件:欣赏团花有什么寓意?欣赏思考:交流感受。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合作探究3、设计与制作4、展示评述(1)团花有几部分组成?复习提问(2)引导学生复习折的方法与剪出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出示:不同效果图片。(4)出现团花制作步骤图。复习(5)你准备怎样设计制作,才会更加新颖?要求:设计新颖独特的团花作品。个数不限。辅导。参与学生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讲解有关团花的历史。学生回答欣赏探讨,外轮廓有什么不同?自主实践,动手折纸。自主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互评。交流制作过程的体会。了解团花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创设学习交流的氛围。增强评价意识。体会民族传统文化。课后反思:第十六课 百变团花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七课 小花猫在睡觉(2课时)一、教学内容:小花猫在睡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小花猫的结构特征,能够表现出小花猫的睡觉姿态。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会观察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想象小花猫睡觉时发生了什么事?难点:小花猫睡觉时姿态的描绘。四、教学准备:绘画工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课件欣赏:欣赏小花猫嬉戏的图片。小花猫在干什么?你还见过它干什么?欣赏观察。交流感受。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联想。2、自主、合作探究(1)出示:小花猫睡觉时姿态图片。什么样子?请你学一学小花猫睡觉的姿态?观察模仿: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小花猫结构特点。用行为语言感受小花猫的睡觉姿态。感受学习的乐趣。(2)想象小花猫睡觉时发生了什么事?合作探究。产生联想。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创作情感。(3)欣赏:表现小花猫睡觉时的画面。你想表现一幅怎样的画面。观察评述。合作探究。评述画面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3、学生创作要求:创作一幅小花猫睡觉时的画面。生动有趣。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创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造能力。辅导有困难的学生。4、展示评述展示学生的图稿。互评。谈创作感受。锻炼语言评述能力。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七课 小花猫在睡觉(2课时)一、教学内容:小花猫在睡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小花猫的结构特征,能够表现出小花猫的睡觉姿态。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会观察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想象小花猫睡觉时发生了什么事?难点:小花猫睡觉时姿态的描绘。四、教学准备:绘画工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欣赏小花猫睡觉的画稿,猜猜它梦见了什么?欣赏观察。交流感受。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联想。新课(2)想象小花猫睡在什么地方?合作探究。产生联想。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创作情感。(3)欣赏:表现小花猫睡觉时的画面后你觉得他们的画面需要什么改进/观察评述。合作探究。评述画面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3、学生创作要求:先修改小花猫睡觉时的画稿,定稿后上色。要求画面生动有趣。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4、展示评述展示学生作品。参与学生评价。互评。谈创作感受。锻炼语言评述能力。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八课 雪花飘飘(2课时)一、教学内容:雪花飘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感受雪花。学习表现雪花。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雪花、体会生活的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描绘雪花。难点:用多种表现方法形式表现雪花。四、教学准备:材料 手工用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冬天同学们最喜欢下雪了,为什么?课件:欣赏雪景。表达自己的感受。产生联想。激发学习兴趣,感受雪景的美。2、自主合作探究(1)你知道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吗?请你想想看。出示学生想象的雪花图片。想象与同学交流感受。引发学生联想。了解雪花的几种基本外形。(2)你想怎样表现雪花呢?用哪些方法呢?合作探究。回忆以往所学知识。利用学过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3)用那些材料进行设计与制作呢?你心目中的雪花是什么样的?讨论。发表见解。学习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与制作。发挥想象力。形状、色彩3、学生创作要求:通过想象表现美丽的雪花。选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设计制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4、展示评述参与学生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启发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互评。交流制作过程的体会。树立评价意识。增强设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的美。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八课 雪花飘飘(2课时)一、教学内容:雪花飘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雪花的外形特点。尝试用绘画法表现雪花。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雪花、生活的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描绘雪花。难点:用多种表现方法形式表现雪花。四、教学准备:材料 绘画用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课件:欣赏雪景。产生联想。激发学习兴趣,感受雪景的美。2、自主合作探究(1)你还记得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吗?雪景有什么特点?回忆引发学生联想。(2)你想怎样表现雪花、雪景呢?合作探究。回忆以往所学的绘画知识。利用学过知识大胆创新。(3)用那些材料进行设计与制作呢?你的设想是什么?讨论。发表见解。学习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与制作。发挥想象力。形状、色彩3、学生创作要求:通过想象表现美丽的雪景,选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设计制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4、展示评述展示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交流制作过程的体会。增强设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的美。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九课 头饰(2课时)一、教学内容:头饰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头饰的特点和用途,会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头饰。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自信的个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头饰的特点制作方法。难点: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头饰。四、教学的准备:材料 手工用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课件:欣赏动物图片。及头饰。喜欢吗?你带过吗?欣赏。联系生活,相互交流。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生活。2、自主合作探究(1)头饰有什么用途?出示:头饰的作用。联系生活。谈体会。了解与生活的联系。(2)这些动物都有什么特征?课件:概括动物头部特征。观察、自主探究。概括动物头部特征。培养合作意识自主探究能力。(3)你想制作一个什么样的头饰?准备怎样做?用那些材料?出示:头饰制作步骤。讨论:方法 材料的运用。掌握制作的方法及步骤。培养探究能力。3、学生创作要求:设计一个新颖的头饰。独立与合作完成均课。设计制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4、展示评述展示。活动表演。评价。表演。培养学生的评论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课后反思: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第十九课 头饰(2课时)一、教学内容:头饰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头饰的特点和用途,会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头饰。2.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自信的个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头饰的特点制作方法。难点: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头饰。四、教学的准备:材料 手工用具 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1、导入欣赏动物头饰看看谁设计的美观实用欣赏。相互交流。激发学习兴趣。2、自主合作探究(1)头饰有什么用途?复习提问谈自己的看法了解与生活的联系。(2)这些动物都有什么特征?课件:概括动物头部特征。观察、自主探究。概括动物头部特征。培养合作意识自主探究能力。(3)你利用制作好的头饰?准备扮演什么角色?讨论培养合作意识3、学生创作要求:与伙伴边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带上头饰进行表演编排短故事。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4、展示评述展示。活动表演。评价表演。培养学生的评论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课后反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