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舟观课 | 亢丽:带任务阅读 忆童年乐趣(上)

《竹节人》

教学

作者简介 

(王崧舟老师与亢丽老师合影)

亢丽:“七彩语文杯”小学语文第七届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乌鲁木齐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设计精要

本课作为小学最后一个策略单元的开篇之作,具有承上启下之用,“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其实是为学生步入中学快速阅读做好铺垫。基于此,本课以“检视阅读”作为学生学习的抓手,引导学生从尝试检视阅读—学习检视阅读—熏习检视阅读—巩固检视阅读这四方面,循序渐进,逐步学会有目的的的阅读。

在尝试检视阅读时,猜实物的名称并从文中找到依据,让学生初步感受策略学习的新鲜之乐,明确单元的学习目的,为后续“带目的阅读”埋下伏笔;第二环节学习检视阅读,借助了五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的《风向袋的制作》这篇课文,与描写竹节人的制作过程相互参照阅读,巧妙突破说明语言与描述语言之间的转换,感悟竹节人制作之乐;第三环节依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点,锁定重点内容,在学生的品味、想象、表达中感受传统玩具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乐趣;最后通过竹节人制作简单和玩耍的无穷乐趣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事物的质朴单一与无穷可能性间的辩证统一。

课堂实录

实物引入,尝试检视阅读,感新鲜之乐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我小时候的一个玩具,请看——知道这是什么吗?(呈现实物)

生:竹节人。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我看到它是拿竹子做成的,而且还用线一节一节串起来了。

生:因为我听我妈妈说她以前玩过很多玩具,里面就有竹节人,我觉得这个应该像竹节人。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刚才两位同学的答案是否如你们所猜测的呢?

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这就是竹节人,课文介绍的正是竹节人的做法以及它的制作过程。

师:这位小姑娘特别会读书,她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在课文的开始部分就找到了答案。

师:你们看,同样的文章,同样的问题,有的同学可以很快找到答案,有的同学却需要通读完全文才能确定,就是因为采用的阅读方法不同,而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正是:(课件出示)

生:(齐读)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借助导语,学习检视阅读,悟制作之乐

(一)读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师:学习本课我们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呢?(课件出示)

生: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师:第二个任务是?

生: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生:第三个任务是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二)带任务,练习检视阅读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任务,你知道带着这个任务该怎么读课文吗?

生:如果我们想了解这个玩具的制作过程,我们先要在整篇课文中找到作者描写制作竹节人的过程,把这个自然段读懂,理解这个自然段,再根据右上角的图进行观察,我们就会知道怎么制作了。(全班掌声)

师:好的,他已经告诉了我们阅读的方法——当我们带着第一个任务去读书的时候,要先找到和它相关联的内容。请你快速默读课文,你的目光锁定在哪里?(师巡视)

生:我把目光锁定在了第3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讲了制作竹节人的材料、工具、步骤和注意事项。

师:她一下就找到了和做竹节人关系最紧密的部分。

生:我找的是5、6自然段。

(三)参照读,感受制作之乐

师:你找的是怎么玩,很好。那么,其他部分比如:玩得时候产生的乐趣,我们读的时候就不需要逐字逐句细读,浏览一下就可以了。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同桌两个人一起再来读一读《风向袋的制作》,结合风向袋的制作指南思考一下竹节人的制作指南你该怎么写?完成课堂练习。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同桌汇报。)

生:制作竹节人准备的材料和工具是毛笔杆和纳鞋底的线。

师:那我问一下认为是准备毛笔杆和纳鞋底线的同学们举手。

师:孩子们,这个玩具叫什么名字?

生:(齐答)竹节人。

师:你反应过来了,你来说。

生:为什么没有竹子呢?

师:是呀,为什么不用竹子而用毛笔杆呢?

生:老师,因为当时在学校,不可能去树林里把竹子砍下来。

师:这就叫把课文读懂了,所以在准备材料这里,你给别人写制作指南,你是写毛笔杆呢?还是小竹杆呢?

生:小竹杆。

师:我们在写制作指南的时候,文章中有些内容你可以拿来直接用,但有些内容你一定要转化一下,不能直接把它抄过来。

生:还缺一个,要用锯子。

师:真棒,这个小姑娘很有生活经验,要把竹杆变成一截一截的还需要锯子或者小刀。对于文中没有写到的内容,我们可以补充。

师:第一步完成很好,第二步呢?

生: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再锯八截短的,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师:非常好,写得很详细,但是我要问你:“一个寸把长的一截”,这个地方别人能不能看明白呀?

生:可以把“寸把长”转化成一寸长。

师:一寸长大概是几厘米呢?(全班小声讨论)

生:4厘米。

师:那么“这八截短”也可以转化成数字,预计是多少?

生:一厘米。

生:二厘米。

生:应该是两厘米。

师:我们在数学课上不要求精准表示的时候,会用到一个词是什么?

生:大约。

生:左右。

生:这个竹节人它并不是每个胳膊都是由相同的两段组成的,没必要两段竹子的厘米数都是一样长的,比如说,里面我可以做成一厘米左右,外面可以做成两厘米左右的。

师:你很会观察也特别会思考。所以在写这一步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将课文内容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进行转化。“一截长的”转化成——

生;4厘米左右

师:“八截短的”可以转化成——

生;2厘米左右

师:都锯好了,第三步干什么呢?

生:第三步用纳鞋底的线把竹节人穿在一起。

师:好的,孩子,如果没有纳鞋底的线怎么办?

生:可以用很长,很粗的线。

生:可以用结实的线。

师:为什么要结实?

生:要不然容易断。

师:所以这个“纳鞋底的线”可以换一种表述方式——

生:长的,粗的,结实的线。

生:这个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有韧性,如果没有韧性的话,玩竹节人这个动作就会很笨拙。

师:你玩过竹节人吧?

生:在北京的时候,他们都玩,我见过。

生:我觉得第三步不能直接用纳鞋底的线把竹节人穿在一起,因为前面写的是在上面钻一对小眼。没有这个眼这个线就穿不进去。

师:所以在这一步里,先要写钻眼,然后——

生:穿线。

生:穿线的时候,要在竹节人的胳膊这里系个结,不然线就从竹节里滑出去了。

生:我看有的人玩竹节人的时候,还在脚的下面系个扣子,便于竹节人更好地移动。

师:感谢这两位同学!你们看,在完成制作指南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的细节,我们也要尽量考虑到并写进去,这样才能便于别人操作。孩子们,赶紧完善一下你的制作指南吧!

(同桌二次完善制作指南)

师:竹节人做好了,怎么玩呢?

生:使劲地扯它,就会动。(生笑)

师:在哪里扯,怎么扯呢?

生;得在有缝隙的地方,把线从缝隙里塞进去,一拉,竹节人就站起来了。

师:原来,这个竹节人是立起来拉着玩的。课文里不是说要在有裂缝的桌子上吗?你为什么说是在有缝隙的地方呢?

生;那是因为作者小时候条件艰苦,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而这些裂缝正好可以用来玩竹节人。我们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课桌了,所以找个有裂缝的地方就行。

-【未完待续】-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用诗意的语文照亮彼此  让完整的教育成全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