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 | 中国文化传统与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
相关推荐
-
钱穆:略论中国教育学2
(二) 天地生人,大同而小异.异者在其身,同者在其心.异者在其欲,同者在其性.色声嗅味食衣住行在身,为欲.孝悌忠信仁义礼智在心,为性.欲偏对物,性偏对人.大群人生,如一溪之水,顺流而下,其事易.逆流而 ...
-
教育创新之根
说到教育创新和传统文化,有人可能会觉得,既然要创新,就应该摒弃传统.我觉得任何一种创新都必须基于这个民族深厚.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丰富的思想内涵.因此,创新不等于摒弃传统,更不意味着否定传统. 首先,我们 ...
-
为什么没有中国教育学?
为什么没有中国教育学? 作者:李广生 这是一件很让中国学者汗颜的事情,亦是学界正在努力的方向,确实有不少人意识到构建中国教育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领域,数不清的 ...
-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遇见艺术##这就是中国风##以字会友#
-
香烟盒上印阳萎与中国文化传统,有半毛钱关系吗?
针对一些国家立法规定在烟盒上印制烂肺.烂口.骷髅等"重口味"警示图标,全国人大代表.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段铁力表示,在烟盒上印警示图标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且目前没有增加图标的打算.(法 ...
-
对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形象的精心形塑——黄河形象的四重景观
<黄河在咆哮> 杨力舟/王迎春 纸本水墨设色 1980年 (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魂> 周韶华 纸本水墨设色 1981年 (中国美术馆藏) <黄河清> 傅抱石 纸本 ...
-
《中国文化报》|中国美术学院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新探索
艺术院校里的创业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新探索 美 周 刊于<中国文化报>2021年5月14日 第3版 学院搭台.企业支持.导师指导.小组合作.提供项目启动资金2000 ...
-
精彩回放|“中国文化译研网中国影视作品多语言数据库”发布,2017“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硕果累累
2017年6月18日,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中国影视作品多语言数据库"在2017"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结业仪式暨成果发布会"上发布,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 ...
-
中国文化常识1《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名称的由来 据<辞源>:"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我国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成为我国的专称." ...
-
叶澜主导的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典型案例(参考文献)
典型案例一: 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 询阳路小学开展"新基础教育"历经多年,从领悟"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内涵到日常化的实践操 ...
-
甘肃出土开化彩陶,外专家:中国文化西来说,中国专家:胡说八道
众所周知,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所以这些年来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国许多考古专家不远万里前来探索.比如上世纪20年代,有个叫安特生就是来中国探索的诸多外国考古学家之一,他还在中国甘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