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散文家)
春天里, 燕子呢喃着低声飞过山川大地。一柄柄燕尾如一把把精巧细致的剪刀,剪开了蓝天白云的幕布,剪开了繁花锦绣的画屏。也剪开了唐人贺之章诗中问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千古疑问。没错,春风的剪刀呵,就在燕子的身上舞啊舞,舞出了多少画意与诗情。这剪刀裁出了一幅“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思乡图。其实绿的何尝又止江南岸呢?在塞北,在东海,在西域,在天涯海角,春风都悄悄地来。他像个春姑娘派来的信使,于无声处传递着春天的信号。不要说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话,羌笛里的幽怨也挡不住杨柳星星点点爆上枝头,它们的诚实做了最好的回答。至于是否还有其它寓意,那就不是春风的事了。也不要说什么“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话,长安的花虽美虽好,想囫囵吞枣走马观花的看看,实在太过匆匆。不如轻轻唱一小曲“春风它吻上了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虽然这首民国银嗓子姚莉唱的曲调里透着一点俗媚,不过欢快喜悦的心情却是给春风最好的诠释,也是春风吹在脸上的最真实感受:酥麻,惬意。沐浴春风,身心通泰。当然,这个时候脑海里突地涌上一曲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那就更完美了。可不是吗?你看,春天的一切花草树木,动物,还有人,无不在春风的旋律下撩动心弦,随着春风的摇摆,放飞了心中的舞曲。
如歌中唱的那样: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下个不停……,春雨这时如一个调皮的孩子,机灵活泼多变。不过在李后主眼中,春意阑珊的春雨从帘外下到了心中的故国江山旧时繁华,就会免不得一阵阵刺痛感伤。春雨这时像一个失意的男人,落魄戚切胆寒。从孩子的心境转换到男人的心境,春雨大概没想到自己也随人的心情转换而不同。正像支咏叹调一样波澜起伏,历经百转千回的滋味。春雨这支咏叹调隐藏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里,它是丰沛的挟裹着激情的一汪向洋之心。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滋润大地,它是无私的博爱着黎民的春风化雨之情。无论激越澎湃还是柔肠一片,都在一咏一叹间诉说着春雨对大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一个“情”字是春雨对世间最好的表达。这里的情里,有春雨伴着春潮涌动,在晚来风急夜里,描绘着“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幽深高古之意。也有着“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恬淡宁静之情。无论是哪一种心情:快乐,欣喜、悲哀、忧伤等等各种心境与情愫。春雨的咏叹调都把它们囊括其中,一个章节一个音节的演奏着,让世人去品,去尝。这春雨的滋味到底是怎样的随人,随心境,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从而感受生命的真谛与意义。
如果让我写下一段赞美春花的文字,我会写下这些话语。四季轮回的歌声如魔幻悄悄在风中,以凡人不察的节奏,唤醒沉睡的百花。似乎一夜间,枝头花蕾挣扎冒出笑颜,再三五日,竟惊诧游人,或红或白或黄的争艳人间。阳光下煜煜争辉,或吞香吐艳,或幽香袭人,无不光采夺目,让众生倾倒。平常人儿此时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心中好愉悦。骚人墨客激荡心怀,吟诗作画,一抒心胸,好不开怀。天下间的男女老少都深为这春天的花儿所陶醉。花儿娇笑间,悄悄地在风中说着一句话:春天里,试看天下,唯我独领风骚!春花虽好虽美虽艳,却也易逝,总是带给人无限感伤。不用说写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李后主在诗词里难掩的一腔戚伤。更不用说多情善感,哭啼着葬花的林黛玉。仅是金庸笔下《雪山飞狐》里红颜薄命的马春花,还有《鹿鼎记》里出身不好的韦小宝母亲韦春花。就可看出金老爷子心中对春花的感伤与怜惜。大慨他心中也有对春花虽爱慕,却早早凋谢的不忍与同情之心。抛开小说与故事不说,我还是希望和祝福天下间名叫春花的女子容颜俏丽,幸福安康。在春风里大开大放,在春雨里雨打残红,无论是生如艳丽虽短暂,还是化作香魂更护花。春花的美不在永恒,而在曾经的绚烂。若把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诗句,来形容在春天的乐章里的高潮部分,这必定一首春天的赞美诗,一曲春天的交响乐。因为春花知道,在春天的故事里,待到来年春风与春雨邀约她一起,又会在春天里演奏上一部精彩的三部曲。
作者简介:张钧杰,贵州省安顺市人。散文诗歌散见《贵州日报》,《湛江晚报》、《乌蒙新报》、《西部散文选刊》、《精短小说》、《文学欣赏》,《奔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