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民族》蒂瓦纳库人

蒂瓦纳库古城是西班牙征服前统治安第斯和周围大面积地区的强大帝国的首都,在公元500年到公元900年达到了帝国的强盛期。在周围当地居民还发现了祭祀用的美洲驼、陶器、铜器、银器和黑曜岩。从发掘出来的东西看,蒂瓦纳库主要敬奉着一位带着有翅膀随从的门神。这个有人形的有翼形象在许多发现的陶器上很常见,是保佑蒂瓦纳库日常生活中农业丰收、渔牧业富足的神明。

蒂瓦纳库有着自己独特的与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相适宜的农业耕作,他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这一地区的湿地。蒂瓦纳库人挖出多条相距16到30英尺宽的渠(有些地方长达650英尺),渠和渠之间用于耕种,渠中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用于使用和肥料。渠中的水还可以调节土壤的温度,保证作物不被冻坏。实际上,这种被证明为非常成功的耕作方式一直被艾马拉人沿用至今。

蒂瓦纳库人一直统治着南部河谷,在公元400年到500年间,他们控制了的的喀喀湖的西部和北部地区,也把他们的货物和耕种方式带到了这些新的地方。在这段时间内,蒂瓦纳库人和周围地区贸易往来频繁,载满货物的美洲驼队穿梭在城市之间,整个经济网络覆盖了安第斯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蒂瓦纳库的建筑师在选定这个挡住山峰的位置兴建神庙时,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们知道将神庙建在这里会产生什么效果,就是伊雅曼尼峰会消失,”他说,“这是他们在这里创造的视觉幻象之一。”惟有攀上最后一级阶梯,到达神庙的平顶之后,有蓝有白的闪亮山峰才会再度映入眼帘。“看看四周,”佛朗伊其说,“前面是伊雅曼尼峰,后方是的的喀喀湖。在安第斯人的宇宙观里面,这个地点的确标志了天地交界之处。”

其实普马拉彭库只是蒂瓦纳库人在这片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建造的数座神庙之一,其他除了神庙之外还有着石像和雕刻的华丽中庭。他们以一道护城河围绕这个宗教中心,事实上等于创造出一个小湖,而神庙区就是位于湖中央的岛。“他们完全改造了当地的景观,使它融入他们的宗教信仰。”芝加哥大学的考古学家艾伦·柯木塔说,他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一直领导着蒂瓦纳库的发掘工作。

该地区的亚热带山谷也处高温湿润气候带,人口稠密,出产多种粮食作物和水果。占玻利维亚国土面积70%的热带低地,从东科迪勒拉山脉东麓高原向东北和东部延伸至巴西边境,向东南和南部延伸,直到与巴拉圭和阿根廷接壤处。北部和东部低地为热带雨林,雨林中部是广布着牧场、沼泽和灌木丛的开阔平原。这一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隔绝,无论从西部还是从东部进入该地区,交通都十分不便。东科迪勒拉山脉东麓雨林和平原向南延伸至皮科马约河,雨量由北向南逐渐减少,最南部为灌木丛林和草原构成的干旱地带。

蒂瓦纳库古城是公元400年玻利维亚人在的的喀喀湖边建造的。很快居民聚居中心就繁荣发展起来,成为一座繁忙的城市。在这片土地上,修建了许多梯形金字塔、法庭和城市中心建筑。今天的艾马拉印第安人聚居的小村落就很靠近西班牙征服前的蒂瓦纳库遗址。 考古学家对这一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上,蒂瓦纳库遗址的梯形金字塔和城墙上还紧密排列着大量的雕刻十分精美的石头。曾经有3万到4万人口居住在往日这座生机勃勃的古城内外。但不幸的是,现代人类对蒂瓦纳库古城当时的手工业、食品贮藏系统、美洲驼队和蒂瓦纳库人创造的蒂瓦纳库式捕鱼法所知甚少。

有考古学家描述蒂瓦纳库古城中心和城周围的壕沟更象是为仪式庆典服务的,而不是用于战争中的进攻防御。而且由于常年降雨量很达,壕沟还起到了将雨水分流到城中其他下水道中,引流入蒂瓦纳库河的作用。阿卡帕那是最大的梯形金字塔,曾被认为是一座人工堆建的小山。经过考察,人们后来发现阿卡帕那的地基是由一块一块经过完美切割的石头严丝合缝地垒砌起来的,成为蒂瓦纳库的标志性建筑蒂瓦纳库古城中心还有六个带有垂直石柱的“T”形台地,是蒂瓦纳库的另一个显著标志。台地的地面满是灰土,极有可能是从周围的壕沟中挖出来的。考拉塔在法庭遗址周围挖掘出一些遗骸和大量的手工艺品显然是城中的能工巧匠的杰作。这些遗骸的姿势是坐着的,其中一人拿着一件陶器,上面描绘着代表蒂瓦纳库的神物美洲豹和美洲狮的图案。

位居中心的阿卡帕纳神庙共分7层,显然是在模仿附近的金姆萨恰塔山峰。为了使它更像一座山,蒂瓦纳库人在阿卡帕纳神庙内建造了排水管路,如此每年雨季一来,雨水就会奔流过整座神庙。“这是更新大地、维持宇宙循环的一种方式。”柯木塔说,他认为蒂瓦纳库人可能是在雨水轰然流贯这座山上神庙时举行生殖庆典或其他仪式。有些典礼比较恐怖。蒂瓦纳库人和瓦里人一样,非常好战,也会献祭俘虏来庆祝胜利。阿卡帕纳神庙四周曾发现过肢解后的遗骸。蒂瓦纳库人还有一点和瓦里人一样,他们的陶器上也绘有可怕的景象,画中头戴美洲狮面具的战士手执首级,或将一排舌头外吐、翻着白眼的头颅挂在腰间。

蒂瓦纳库境内不同地方的人,头骨形状迥异“蒂瓦纳库是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吸引很多人前往。”黛博拉·布拉姆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将两个在蒂瓦纳库发现的头骨放在一边,以供对比。她是佛蒙特大学的体质人类学家,目前正在研究蒂瓦纳库这个古老王国的民族迁徙。

“蒂瓦纳库境内不同地方的人,会将头骨整形成非常不同的样子,”布拉姆说,“他们有的用绳子裹住婴儿的头,有的将板子绑在他们头上,以塑造出特殊的头形。”成年以后,他们就会戴上和自己特殊的头形相吻合的帽子。布拉姆所拿的头骨中有一个呈长管状,有点像火山顶。另一个从前额到后脑整个压平了,所以两侧是凸起的。“管状头颅的民族来自湖的东边,这种扁平头颅的民族则来自草奎夸。”布拉姆说。基因研究显示“他们迁移到这里然后与异族通婚”。布拉姆还没有找到证据显示这里有瓦里移民(他们只会把后脑整平)。瓦里人和蒂瓦纳库人也许不曾通婚,但也没有互相征战的证据。“他们都是当时极重要的大国。”许莱柏说,“双方一定有互动,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互动。”

学者目前还在设法了解这两个王国的年表。有人说是瓦里先灭亡,也有人说是蒂瓦纳库。究竟是一方征服了另一方,还是一场干旱让两个国家一起走向衰亡?无论原因为何,这两个帝国显然都是骤然终结的。康楚帕塔的陶工有一天突然抛下工具就走了,或许是被某些至今身份未明的入侵者赶走的。而在蒂瓦纳库,石匠也中止了他们浩大的建筑工程,留下尚未完工的神庙,把几块巨大的安第岩石块弃置在的的喀喀湖岸。然而瓦里人和蒂瓦纳库人已经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创造出一个从未完全消失的遗产,那就是帝国的概念。400年后,印加人兴起,从他们奠定的基础上出发,将这个概念发扬光大。

考古学家在玻利维亚的的喀喀湖沿岸发现了一批造型优美、绘制精细的罕见酒器。这批具有上千年历史的酒器造型类似人头,其中有20件完好无损。通过这些酒器,人们可对安第斯山脉中南部的前哥伦布时代文明——蒂瓦纳库文明有所了解。威斯康星大学拉克罗斯分校的TimMcAndrews对此评论道:“这是划时代的发现。”这些酒器是由赫尔辛基大学的RistoKesseli、AnttiKorpisaari与玻利维亚同事在在蒂瓦纳库文明的一处特别圣地——Pariti岛上从事发掘工作。这处遗址还包括大约500件精美器皿的碎片,作为仪式的一部分,祭司们可能将这些器皿扔进一座狭窄的深坑摔碎。Korpisaari推测,那些完整无缺的器皿可能被原样埋葬,以防止它们落入敌人手中;该遗址的年代在公元850至1050年间,接近蒂瓦纳库文明末期。

这些陶器上塑有15至20厘米高的男女半身像,以及秃鹫、毒蛇和其他动物。Korpisaari在近日发表的文章中公布了这一发现,指出以前也发现过仪式用酒器,但这种工艺水平却非比寻常,代表着“以往发现的蒂瓦纳库陶器中工艺水平极高的那部分”。

蒂瓦纳库帝国在公元1100左右灭亡后,这片地区(蒂瓦纳库帝国首都)遭到了浩劫,这样的储藏地点非常罕见,因此该发现意义重大。此外,由于织物无法在潮湿的高地中保存下来,考古学家希望了解任何有关人们衣着的信息。佛蒙特大学伯灵顿分校的DeborahEileenBlom表示:“能亲眼看到人们生活中的样子是极有价值的。我们几乎没有造型如此逼真的蒂瓦纳库人像器皿。”

(0)

相关推荐

  • 墨西哥羽蛇神庙地下发现神秘金球

    在墨西哥羽蛇神庙地下深处的一个隐秘洞室内,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发现数百个神秘的金色球体.至于这些球体的用途,考古学家尚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答案. 神秘球体是小型机器人"特拉洛克I ...

  • 4000米高原上的神秘古城,其中发现的太阳门疑似外星文明留下的。

    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并不是什么深山老林,也不是什么深海渔沟,而是那些有着人为痕迹的古老文明.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史前文明已经有成百上千种,但是基本上都属于未解之谜的状态.尤其是一些文明的出现,不像是人为形成 ...

  • 《世界古代民族》特奥蒂瓦坎人

    特奥蒂瓦坎古城,又名提奥提华坎(纳瓦特语:Teotihuacán)是一个曾经存在于墨西哥境内的古代印第安文明,大致上起始于西元前200年,并且在750年时灭亡.在印第安人纳瓦语中是"创造太阳 ...

  • 《世界古代民族》1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也译作苏默),是历史上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他们所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全世界已知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 ...

  • 《世界古代民族》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前4千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前343年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 ...

  • 《世界古代民族》阿卡德人

    阿卡德(Akkadia)是一个城市国家,统治区域位于北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位于亚述西南和苏美尔以南,存在于巴比伦的前期.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 ...

  • 《世界古代民族》阿摩利人

    阿摩利人是闪米特人中的一支.约前1894年,阿摩利人首领苏姆阿布姆(Sumuabum)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巴比伦(Babylon)王国,史称古巴比伦(Old Babylon).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 ...

  • 《世界古代民族》加喜特人

    加喜特人原居于札格罗斯山脉中部.公元前16世纪初占据巴比伦,建加喜特王朝(巴比伦第三王朝).此时约当阿古姆二世时期.布尔纳布里亚什二世至卡什提里亚什四世期间(约前14世纪中-前13世纪后半),为其繁荣 ...

  • 《世界古代民族》迦勒底人

    新巴比伦王国(Neo-BabylonianEmpire),存在时间为公元前626-539年,因由居住在两河流域南部的迦勒底人首领那波帕拉萨于公元前 626年所建,所以又称迦勒底王国,大约处于古代美索不 ...

  • 《世界古代民族》赫梯人

    赫梯人居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即是现在的土耳其北部.从考古遗迹和文献知道,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由北面移居至安纳托利亚.赫梯人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的武器 ...

  • 《世界古代民族》胡里安人

    胡里安人(The Hurrians)是青铜时代古代近东民族的一支,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住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及邻近地区. 最大且最有影响力的胡里安王国是米坦尼王国.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同喀西特人侵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