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之一,工作得接受许多人——学生、学生家长、校长、教研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至整个社会——的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包括正常的焦虑和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为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分不开,一些教育学者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的程度呈现正相关。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

此外,教师也应坚持收集有关他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能用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知道他是否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利弊了解得越深,越了解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方法,自我认识就越客观,自我概念就越坚定,自我评价就越全面,他也就越自信。同时,个体因为了解自己,由己及人,也就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别人,更容易接纳、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足之处也能泰然处之。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如角色调整的能力、从职业中获得满足和乐趣的能力、免于患上神经过敏性焦虑的能力等。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

正因为教师是“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一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的老教师在与教育界之外的人谈论有关课程的话题的时候,他会心态平和,语气坚定,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课程问题的接触和思考比圈外人更多,所以自己对教育形势的把握应该比圈外人更客观。这样,当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就课程问题提出不同意见时,他的安全感和自尊心就不会受到影响,同时,他也能坦然接受对方的正确批评和合理建议。

3、换个角度想问题

客观地讲,一个教师很难满足社会各界对自己的所有要求。而且,有些期望(包括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是非常极端的。一位数学老师或许会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每节课所教的知识点,他也知道有许多自身无法控制的因素将使得这种希望永远不能实现。虽然在常年的数学教学中,他都怀有这个希望,而且,他的行为也表现出似乎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这一倾向,但是,他也许会根据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期望作一些调整,比如不再幻想张三能跟李四学得一样好——毕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差太多。

一次期末语文考试,某班有60%的学生成绩良好,30%左右的学生勉强过关,还有几个考得一塌糊涂。教这个班语文的老师失败了吗?这取决于他对“失败”的主观看法。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他对自己非常苛刻,觉得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种可能是他会对自己感到满意,觉得多数学生成绩良好,他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已经做得很好了。

前一种态度,会让教师体验到挫折感和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而采取后一种态度,教师仍旧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工作。教师应该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生活中的“失败”,很多时候,这种“失败”实际上只是教师个人主观上体验到的挫折,不一定客观。

教师有时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说需要适时当一下阿Q。许多教师或许都有过因班上某个学生犯事而受到学校处分这类的经历,其实,教师不必因此过分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非仅仅是由教育失当造成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二调适情感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觉得在工作中受了委屈,很容易把气发泄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因为学生常常就是让他们受委屈的“罪魁祸首”。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因此伤害学生,同时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适度;从情绪本身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直接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例如反复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

2、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身心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以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的宣泄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写日记或给自己写信等;“身”的宣泄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街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等。有条件还可出门旅游:旅游既是“身”的宣泄,也是“心”的放松。

3、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如果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有创造性的爱好(如集邮、写作等)是一个好方法,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另外,教师应努力营建幸福和谐的家庭。幸福的婚姻,美满的家庭,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当一个人的多种角色发生冲突,主体分不清自己是谁时,焦虑就容易产生。事实上,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扮演好合适的角色,通常新教师在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都会把大半时间花在教师这个新角色的学习上。新教师的许多焦虑之所以会产生,大多是因为他们不能预料将发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处理;通过教师职业角色学习,可以增强预见性,减轻或消除教学情境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当教师开始适应他扮演的“教师”角色时,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的焦虑水平就会减低。

2、个别或集体讨论

人们(包括教师自己)往往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所以许多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宁愿压抑自己的情绪在强烈的心理压力下继续工作,也不愿与其他人讨论问题或是寻求帮助。他们害怕承认自己在教学中有困难,认为一旦承认这一点就等于承认自己能力不够或教学失败。其实,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困难,没有人是样样精通、事事顺利的。与同事交流讨论不仅是解决问题、增加工作经验的好方法,而且也是获得所需支持的重要途径。

3、坚持锻炼

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

4、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前,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就会把它与精神病挂钩,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求助于心理治疗是诚实、有勇气、愿意进步和发展的表现。让一个被心理问题困扰的教师硬撑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教师把他的消极情绪发泄到他所教的学生身上,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5、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迅速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学生很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

所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6、寻求新的工作体验

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容易使人精疲力尽,需要休息和放松。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做一份其他领域的工作。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地促进教育工作。

7、调换环境

这当然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走的最后一步棋。教师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一无是处,或许最好的方法就只有离开那个是非之地了。恶劣的环境的确使人无法忍受,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伤害极大。在这种情况下,调到另一个学校、另一个地区或是干脆换一种工作,是明智而非怯懦的表现。这不仅替教师解决了问题,对他所教的学生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0)

相关推荐

  • 当下,教师的身心不健康到什么程度了?

    亲爱的读者,谢谢打开本文.看完本文,不管你是不是老师,你就会知道,自己身心是不是健康了. 健康包括哪些指标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个状况.根据这个公 ...

  • 班级管理心育同行

    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成长.成才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班级管理除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外,还能提高对学生德育.志育工作的时效性,有利于班级管理和协调工作.因此在现在的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学 ...

  • 教师需要一些自我怀疑的能力

    有一位校长朋友给我看了一位青年教师的工作总结,并让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总结里,这位青年教师罗列了自己取得的一些成绩,梳理了一些工作经验,然后针对教学成绩落后的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 ...

  • 教师需要学会自我培养

    教师的成长,学校能够给予的支持薄弱而又脆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上的星星点点,当下学校对教师的成长引导主要是靠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评先树优,比如绩效考核等,这就决定了被激励教师数量上的&q ...

  •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是有必要的

    作为教师,大家都知道自己责任的重大,所以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学生带好,为了让他们多学点知识,多懂的点道理,每天老师们都是义务加班,在学校干不完带回家里点灯熬油的干,长此以往身心疲惫,特 ...

  • 教师怎样提升自我

    教师怎样提升自我 焦建利说:"人这一生,只此一回!"圈聊话题:设计一节好课.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设计一节好课,作为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升自 ...

  •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 ...

  • 《竹剑少女》——挑战自我维护正义做自己的英雄的王道故事

    额--朋友们好啊,我是ACFUN老二次元了,又到了日常推番的时间,今天给各位简单介绍一下<竹刀少女>,一群做自己的英雄的普通人的王道热血故事 首先之所以要出这个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最近出了竹刀 ...

  •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生素”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生素”

  • 关于举行耒阳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比赛的 通 知

    关于举行耒阳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比赛的 通    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充分整合全市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做好我 ...

  • 教师的“专业自我”全面分析教师自省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有这样的负面事件见诸报道,如某小学二年级有一些学生没完成作业,班主任便勒令他们脱了裤子在教室里转一圈.某中学初一年级班上有几个学生在上英语课时私下讲话,英语老师和班主任不仅动手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