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卿:我的幼年时代[上]
相关推荐
-
由昆曲衰落不堪,想到幼时所听梆子戏
由于最近听到韩世昌之脱离昆班,颇令人感到梨园界的沧桑蜕变.忆及民二十二昆曲班,在四明戏院粮食店(即天寿堂之东院)全班二三十人,天天吃窝头,好在都是乡亲,不分角的大小.本来四明戏院就是四五流馆子,又加上 ...
-
刘秀荣生前回顾学艺经历:我坐了两回科
刘秀荣老师 京剧表演艺术家 王派传人 从小与京剧结缘 我祖籍是浙江绍兴,太祖辈从事茶商,后进京做官.祖父.父亲和姑姑都是戏迷,所以一家子都特别热爱京剧.我的祖父是刘鸿声派老生的戏迷,嗓子好,我父亲原来 ...
-
梅兰芳回忆录:第五章一个历史最悠久的科班(三)叶春善的办学精神(下)
梅兰芳回忆录(1)远东饭店的谈话 (2)梅家旧事 (一)会见了秦家姑母(1) 梅兰芳回忆录(2)梅家旧事 (一)会见了秦家姑母(2) 梅兰芳回忆录(2)梅家旧事 (二)祖母的回忆 梅兰芳回忆录(2)梅 ...
-
【戏曲曲艺】从《同光十三绝》描绘的十三位艺人的家世和传人 了解京剧的发展脉络
图片来源豆瓣博主RECLUSE日记 同光时期(清朝时期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1874年),是京剧形成并走向巅峰的时期,也是京剧快速流布形成全国性影响的大剧种时期."同光十三绝" ...
-
《同光名伶十三绝》中的“四大名旦”
同光名伶十三绝 清光绪初年沈容圃所绘<同光名伶十三绝>中有四位旦角演员:朱莲芬(<琴挑>陈妙常).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时小福(<桑园会>罗敷). ...
-
【往事】王瑶卿:我的幼年时代(上)
我原籍本是清江,因为久住宛平,就入了宛平籍了.我父亲从咸丰年间,来京学戏, 演昆腔旦.后来因昆曲不受欢迎:家境又稍宽裕,也就休息不演,在家闲住.三十岁后,才生我兄弟两人.我六岁的时候,我父亲请一位祝老 ...
-
王瑶卿:我的幼年时代[下]
谭鑫培.王瑶卿之<汾河湾> 时小福先生,在内廷当差,好几年不在外边搭班了.这次看我唱戏,甚为爱惜:又因慧宝也搭小鸿奎班,所以他常到同乐园听我们唱戏.我每次唱完之后,有错的地方,老先 ...
-
王瑶卿:我的幼年时代(下)
一分钟了解王瑶卿 时小福先生,在内廷当差,好几年不在外边搭班了.这次看我唱戏,甚为爱惜:又因慧宝也搭小鸿奎班,所以他常到同乐园听我们唱戏.我每次唱完之后,有错的地方,老先生就在后台给我改正身段,和腔调 ...
-
【旧闻】我的先师王瑶卿(上)
一 "现在这年月,死了个唱戏的,还不如死一条狗!"先生愤愤地喷出了这句话,我瞬时从头发根里都感到了寒气逼人.这是慧生先生.连泉先生.宝忠先生还有我在先生的堂屋里谈起老白玉霜被日本宪 ...
-
王瑶卿改编《孔雀东南飞》前后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王瑶卿改编<孔雀东南飞>前后 姚保瑄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是我国文学史上录存的古代第一篇长篇叙事 ...
-
《早安京剧》独家专访杜近芳(九)王瑶卿说:你来了,关山门!
<早安京剧>独家专访杜近芳(一)幼年学戏被老师打 <早安京剧>独家专访杜近芳(二)传统戏我丢不了 <早安京剧>独家专访杜近芳(三)林巧稚"状告" ...
-
王瑶卿与“四大名旦”
谈到京剧旦角艺术, 不能不提到王瑶卿这一位承前启后.成就卓著的京剧旦行大师.王瑶卿原名瑞臻, 字稚庭, 别号菊痴, 1881年生于江苏省清江县(今淮阴市).幼年就跟随其父.著名昆曲艺人王绚云到北京.他 ...
-
【转载2】王瑶卿改戏(刘乃崇、蒋健兰)
私密:[转载3]王瑶卿改戏(刘乃崇.蒋- 三.改戏的基础 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改戏的.改戏的人必须要有自身的基础. 刘曾复老学长说:"学要跟会的人学,改要用会的人改,不然戏就要学坏了. ...
-
【转载1】王瑶卿改戏(刘乃崇、蒋健兰)
一. 改戏的目的 谭鑫培.王瑶卿.余叔岩.四大名旦他们都在改戏,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改戏呢?其实都同样是为了王瑶老所说的:"就因为改了以后唱着听着都好嘛."改戏不仅只是为了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