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郁发之:李士懋夫妇从医50余年后的深度思考和临床验证
相关推荐
-
《伤寒杂病论》中的问题,这样争论得毫无意义
我们今天在这里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伤寒"阳虚阴盛,汗岀而愈,下之则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则愈"的理解.,对这句活很多注家有不同的解释,但是说服力都不尽人意,主要是不 ...
-
郝万山讲伤寒论60-63讲
第 60 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 少两化证 少阴寒化证的预后.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这 ...
-
口干口苦,腹部疼痛,腰部抽痛,心烦易怒 附件炎
以上情况都非常多见,但很多人多年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大多与自身免疫功能降低有关. 或者是寒热错杂,既有热症也有寒症,用热药导致热症加重,用寒药导致寒证加重. 案例: *** 女 42岁 西安 20 ...
-
火郁发之:李士懋夫妇从医50余年后的
编者按:李老夫妇临证20余年后受当代温病大家赵绍琴先生的启发,逐渐品味出"火郁发之"的意趣来,遂于70多岁高龄,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地写了19万字,专论"火郁发之" ...
-
论“火”与“火郁发之”---李士懋、田淑霄
论"火郁发之" 对于火郁证,我们是在赵绍琴老师的启发下,于毕业20多年后才逐渐认识的.此前由于对该证不认识,误治者不知有多少,其中有几例教训颇深. 武某,女,32岁,家属.1963 ...
-
火郁发之…李士懋
高血压属多发病.常见病,可引发心.脑.肾等多种并发症.西医对此病的控制,快速而有效,但多是治标,且需终生服药,中医对此病有明显优势.但如何将高血压与中医理论体系挂起钩来,我们主要是通过高血压头晕.头痛 ...
-
李士懋夫妇毕业20余年才懂的问题
明医公开课 >>>第2110课<<< 对于火郁证,我们是在赵绍琴老师的启发下,于毕业20多年后才逐渐认识的.此前由于对该证不认识,误治者不知有多少,其中有几例教训颇 ...
-
李士懋夫妇论肺痿心得
I导读:肺痿,首见于<金匮要略>一书.但肺痿究属何病,表现如何?肺痿的相关鉴别点如何?李士懋和田淑霄把多年的临床心得进行深入分析,相信此文一定会让大家收获满满.(编辑/徐艺萌) 论肺痿 作 ...
-
李士懋:怕冷不一定要用热药,还有一种情况,要“火郁发之”
, 中医书友会第283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国医大师李士懋夫妇,在毕业20多年后,才在赵绍琴老师的启发下,逐渐认识到临床有很多"火郁"证.火郁了,表现的很可能是寒 ...
-
【验方】李士懋:怕冷不一定要用热药,还有一种情况,要“火郁发之”
I导读:国医大师李士懋夫妇,在毕业20多年后,才在赵绍琴老师的启发下,逐渐认识到临床有很多"火郁"证.火郁了,表现的很可能是寒.我想起范英志老师在会员课"郁热与虚实&qu ...
-
李士懋:清透郁火,为治疗高血压的一项重要法则
中医书友会第291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李老这几则医案,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一方面学习脉诊,一方面体会火郁证的特点和原理.要深入学习温病思路,推荐大家听听范英志老师的温病课.(编辑/王 ...
-
国医大师李士懋:火郁证的辨别与治疗
华医世界 图*国医大师李士懋老先生 火郁证,或称为热郁证,是指内火壅闭不出,火热燔烈炽盛,从而表现出一派内火滞闭之症,但同时,又可兼见怕风恶寒,鼻流清涕,头痛等外寒之症. 其不同于一般火热症状之全身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