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中的本命歌单(八十四):生命树
今天的推送特别献给“地哒地”同学,这是她的第三次点播。
多年以前,某著名论坛上曾有过这么个问题:
“如何才能从一段不那么健康的感情关系中走出来?”
回帖提供了很多答案,这些想法的共同之处无非指向一条:
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真正有力量的那个人,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
恰好,在广东歌的世界里,也有能够赋予我们这种想法的作品。
传闻中的本命歌单,第八十四期。
杨淽谱曲,林若宁填词,李智胜编曲,吴雨霏演唱的单曲《生命树》。
这首歌发行于2012年7月,收录在《My January》这张专辑中。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2014年。
自那时起,《生命树》基本是我每年必听一次的广东歌。
重温的想法非常单纯:优美的旋律,加上直抵人心的力量。
常看推送的朋友,对杨淽这个名字应当不陌生。
作为泽日生的挚友,她几乎是吴雨霏的御用金曲创作者。
同样以个人感情为切入点的《人非草木》就出自她之手。
这般有才华的作曲者,几乎可以视为吴雨霏职业生涯无法忽略的羁绊。
《人非草木》几乎被确定为一首优质的苦情歌。
相比之下,《生命树》虽也有苦涩之处,可整体来说却要积极得多。
这种变化,归功于杨淽柔顺优美,却又快速有效的旋律选择。
这种积极,和林若宁极具力度的填词也关系紧密。
这当然不是我们在听到《生命树》时要注意的所有细节。
我常跟朋友们说,想要让广东歌被更多人听到,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传播。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必须感谢《眉间雪》这个国语版本。
这是一个以古风为内核完成填词的翻唱版本。
我身边有许多人,都因为这首歌听到了《生命树》。
无论在歌曲演绎还是基础立意上都不及原版,可它却完成了传播任务。
这就是《眉间雪》之于广东歌的微妙作用。
当然还有另一件奇妙的事情。
仔细观察林若宁的填词,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生命树》的前半段是凄苦的。
杨淽并未选择苦情歌惯有的缓慢、低沉、细腻三大要素作为旋律主基调。
她在前奏和主歌部分大胆采用了清晰明快,柔美又不失大气的曲风。
这使得本作在旋律方面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大大增强。
如此处理,也注定了《生命树》和普通慢板情歌的区别。
更何况,这首歌讲述的故事,本就可以看作是一次自我救赎的过程。
在故事的前半段,这个女人陷入到一场极度卑微的苦恋中。
她的情绪相当消极,她的内在触感极其痛苦。
以“树木”这个意象为核心,林若宁只用了一句歌词就写透了这种感受:
悲哀到碎落了黄叶只得堆空壳
你都不知不觉
“你都不知不觉”这个分句,以最直接的方式昭示了女人的卑微。
卑微的苦恋并未真正击垮这个女人,反而使她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
这个变化,成就了《生命树》在立意上的重要转折。
“当天想过死,全为今天醒觉。”
“醒觉”这个关键词带出的情绪,已经足够说明这个女人的蜕变和新生。
当我从一场遍体鳞伤的苦恋中苏醒,放弃你也同样可能获得好结果。
当我决定抛开一切苦楚,只为未来的自己而活,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我打算珍惜时间努力工作,情感和情绪都不必为另一个人存在。
这仿佛是我从灵魂深处构建了一个崭新的生命。
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淬炼,让我充满力量。
它可以让我面对你的伴侣也无所畏惧,它也可以让我坚定坦然的放下你。
曾经那个卑微的我有多么痛苦,如今重拾力量的我就有多么淡然。
这般破茧成蝶的过程,我们通常叫做新生。
以林若宁的笔调写到这个程度,多少有点令人震撼的意味。
这棵以人为内核的“生命树”已经迎来了全新的阶段。
那个“挥别过去最好的方法就是比当初过得更好”的阶段。
走到这个阶段,你便可以洒脱的对自己说:
“无论未来如何,我都能做到和过去的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