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春秋:忙年(作者 卢秀莲)

(0)

相关推荐

  • 【美文选粹】许洁梅丨儿时的年味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许洁梅,女,山西省万荣县人.中国诗联学会会员,作品见诸于<中国优秀作家选>.<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中国当代散文力作选>.<中国 ...

  • 花样翻新的除夕夜少了点啥

    花样翻新的除夕夜少了点啥 作者:徐俊霞 当春晚抢红包成了除夕夜万众瞩目的重头戏,尤其怀念那些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除夕夜.作为70年代末出生的人,我对没有春晚的除夕夜记忆犹新. 那年月没有电灯电视,没有楼 ...

  • 话说母亲:婆媳情深

    祖母还是走了.痛不欲生.几次差点哭晕过去的,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也不是她的亲生闺女,而是并无血缘关系的儿媳--我的母亲.近半个世纪的朝夕相处,婆媳俩早已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割舍的部分,一朝分离,撕裂感沉 ...

  • 【纪念】祖母杨素珍小传

    我的祖母杨素珍,生于公元一九三二年一月十四日,卒于公元一九九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祖父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去世后,与祖母终于在另一个世界里团聚了.今年是祖母诞辰的八十四周年,二〇一六年的公历日历和一 ...

  • 李 颖丨回忆我的祖母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一晃祖母已经去世六年了.梦中经常会有她慈祥的面容和亲切的话语,醒来时已是泪痕满面-- 在我的印象中,祖母是个与众不同的女人.她博闻强记,心地善良. 祖母和其他老人不一样的是她有一双 ...

  • 风俗纪事:家乡的二月二(作者 卢秀莲)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乡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就很重视,就有一些小活动.如做烀饼"压仓"."围仓".吃"龙拿珠"(即面条里面下汤圆). 我先说做烀 ...

  • 家长里短:家乡的年俗(作者 卢秀莲)

    我的家乡是苏北,它的名字是连云港,靠近鲁南的地方.所以过年的风俗习惯基本上是一样. 大年三十那天,女人忙饭菜,男人忙着贴春联.贴好春联后放鞭炮,放完鞭炮后才能开饭.饭后我祖母和我母亲把锅碗瓢盆都洗刷干 ...

  • 民间故事:俩亲家婆斗智(作者 卢秀莲)

    这个故事,发生时间是五十年代中期,成立人民公社之前.地点是苏北一个沿海县城.虽然是沿海县城,但是靠近山东,也有西部山区. 在西部夹山脚下,有一个村庄,村里有一个姓金的人家,家里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叫金美 ...

  • 卢秀莲:漫话清明节

    漫 话 清 明 节 江苏  卢秀莲 清明节的来由: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带一群随从流亡国外.长期行路加饥饿晕倒,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介子推到隐蔽处,割自己大腿肉,煮汤让重耳喝,说是麻雀肉 ...

  • 卢秀莲:大武汉,我来看您

    大武汉,我来看您 江苏  卢秀莲 儿子辞去我们市某个县中专学校教师的职务,前后报考广州市.福州市.南京市.武汉市的公务员及事业编.笔试都是第一名.第二名,但前三个面试都差点,没过.只有武汉市直的一个事 ...

  • 卢秀莲:​住院手术“历险记”

    住院手术"历险记" 江苏  卢秀莲 我因鼻息肉,于2020年7月21日早上8点,我女儿开车带我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办好后到6号楼11楼,耳鼻喉科9号床住下.然后医生给我做 ...

  • 卢秀莲:刘大胆

    刘大胆(民间故事) 江苏  卢秀莲 从前有一刘姓,家里有一男孩名字叫大栓.这个孩子从懂事起,就很能干.经常帮助大人干一些家务活.同龄孩子不能干的,他也能干. 大栓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个子长得又高又壮实, ...

  • 卢秀莲:难忘偷瓜那件事

    难忘偷瓜那件事 江苏 卢秀莲 我儿时的事好多都已忘却了,只有和同伴们偷生产队瓜的事经常在我脑海里出现.这大概是六十年代初的事. 写这件事得先介绍我们村的地理环境:我们村庄很小,当时只有六十户左右的人家 ...

  • 卢秀莲:漫话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漫话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卢秀莲 在许多文章里,有人把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这两个成语写成对立的意思.认为雪中送炭好,锦上添花就不好了.其实不然,这两个成语的含义都是褒义的.       雪中送炭这一成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