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唐朝不是李渊、李世民建立的 而是他……

在中国的上古时期,就有一个“唐朝”,他的建立者就是尧。

我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追述这一上古时期伟大帝王的。“禅让制”不管是蒙着温情脉脉的面纱也好,不管是充满了血腥也罢,对于尧帝来讲他都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创举—民主制度。今天全国各地有很多尧祠来祭祀这位上古的贤者,我想他是当之无愧的。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三皇五帝”之唐尧。

唐尧,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帝喾和庆都之子,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帝尧为祁姓刘氏远古一世祖。
尧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尧的时代,又是传说中的洪水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冲向高冈,危害天下,民不安居。尧对此非常关切,征询四岳(四方诸侯之长)的意见,治理水患。
尧命令羲氏、和氏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制定历法,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
尧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尧在位70年,感觉到有必要选择继任者。他早就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凶顽不可用,因此与四岳商议,请他们推荐人选。四岳推荐了舜,说这个人很有孝行,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善,并且能感化家人,使他们改恶从善。尧决定先考察一番,然后再行决定。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沩水河边,依礼而行事,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恪守妇道。尧又派舜负责推行德教,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并且显得特别井井有条,毫不紊乱。尧还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舜和诸侯们相处很好,也使诸侯们都和睦友好。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很敬重他。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舜在暴风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经过三年各种各样的考察,尧觉得舜这个人无论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够建树业绩,于是决定将帝位禅让于舜。他于正月上日(初一),在太庙举行禅位典礼,正式让舜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尧退居避位,二十八年后去世,“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其为深挚。
“尧王虚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尧王墓,位于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城南7公里处富春乡赵仟庄前。谷林尧陵虽经数千年沧桑风雨,但墓冢犹在,碑谒尚存。
尧帝建都平阳(山西临汾),因而临汾城南有尧庙,城东筑有尧帝陵。陵前筑有祠宇, 相传为唐初所建。明成化、嘉靖,清雍正、乾隆间,都曾重修。陵前祠内立有元代以来碑碣十余座,记述陵宇沿革和帝尧功绩。其中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尧陵碑上刻有尧陵全图,保存完好。(图文源于网络侵权删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