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宫学者那里学到了什么?

今天下午,我去现场参加了白宫学者黄征宇老师的演讲。主题还比较诱人,叫做“新时代下,什么样的人,会是站在金字塔尖的精英?”

我主要想分享一下心得。

一、惊喜

演讲完毕有观众问答,我没有提问,我也在心里试着回答观众的提问。

有个人说,如果突然遇到了特别大的人生低谷,比如突然身体出了很大的状况,突然欠了别人几百万,请问要怎么办?

黄老师回答说:“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现实,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现状。”

在黄老师还没有回答之前,我在心里也是这样回答的。这句话或者说这个意思应该是我在某本书上看到过的,虽然忘记是哪本书,不过看来书读多了,真的会给自己带来惊喜。

二、知识跨界

黄老师说,AI来临,我们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跨界。

我在十年前也认为跨界很重要,但是当时仅仅是因为觉得要好找工作就必须跨界。比如说单纯学计算机的,单纯学英语的,单纯学财务的,我认为这些都只是一种工具,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也很容易被掌握,所以如果只会工具,竞争会非常大,职场上就无法“反脆弱”。

所以,十年前,我的工作在外人看起来“如日中天”的时候,担任上市公司财务经理,又有公司股份的情况下,我毅然决然辞职转行,去了软件公司做财务软件初级实施顾问,尽管刚入行的工资比之前低很多,但我仍然觉得这是个比单纯做财务要好很多的工作。

多年过去以后,财务人员总是被AI威胁,德勤已经实现用AI替代财务人员,而软件实施顾问,年年培养,年年招聘,年年被挖,甲方要挖,乙方同行要挖,总也不够。我天天看新闻说这里裁员那里裁员,我们公司反正是天天招聘,天天挖人。本来有一年听到董事长说我们要裁员,我开心得立刻辞职去开了个软件实施的公司,结果年底董事长反悔,又不裁员了,又把人都招了回去,害得我的公司才开了一年就倒闭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目前仍然在财务岗位的人都应该转行,其实在财务岗位也可以跨界,比如说做管理会计,就是需要同时掌握业务和财务知识,也算是一种跨界,只是我那个时候不明白而已。如果重新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转行,主要是我更喜欢做管理软件咨询和实施的工作,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外界对此有多么的危言耸听。比如汽车行业早就实现了全自动生产,但是只有手工生产的汽车可以成为奢侈品,可以卖得超级贵,大家还超级想要。

三、资源跨界

我发现一个现象,不管哪个公司,最容易出去创业的都是销售人员。难道他们的能力更强吗?并不是,他们只是更容易认识更多的人,实现资源跨界,所以更容易具备整合资源的能力,也就更容易创业。

大部分公司的后端人员,比如说财务人员,开发人员,基本上不用接触外部人员,如果自己没有刻意去积累资源,他们真的只能认识自己公司的人。

不过还好,现在这个时代有了很多的社团,比如樊登读书会、青促会、两江会,只要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意愿去参加,就能认识各种各样的人,虽然不一定用得上,但是起码给创新打下了一个资源基础。

四、知识重要还是资源重要?

黄老师认为,资源更重要。

但是这个刚好与樊老师讲过的《知识大迁移》里面的观点背道而驰,我是这样理解的:黄老师本身是个天才(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他高中读的天才班,高中已经在学习大学的课程,大学又学了更多的课程,所以他可以轻松考取三个名校的硕士学位。那么,在他周围的人,也就是他的同学,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成为了白宫学者,至少大陆华人截止目前都只有他一个人,在他眼里,其他的同学可能也有很多读书很优秀的,为什么没有比他更进一步,他总结出来就是没有利用好资源。但是,假如我们一个没有什么学问的普通人,也恰好有了一个机会,像他一样去和Intel二号人物做了面谈,我认为能够跟他一样在Intel获取非常好的职位的可能性为零,估计面试完就被PASS掉了。

就算是富二代,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客户,就算是他妈把他安排到总经理的职位,但是他没有能力来做总经理这件事情的话,他也只能是个傀儡,什么都要去问其他人。

还有,我们想一下社会上最有资源的是谁?是ZF,是国营企业,比如电信和移动这种公司吧。之前或许也吃了很久的政策红利,大红大紫的时候丝毫没觉得危险,甚至把去他们公司提出危险警告的周鸿祎大骂一通,结果呢,被微信这个没有什么资源的团队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就算这样,电信和移动这种公司的资源还是在,可以说社会上所有的企业和个人都是他们这种公司的客户,他们随便卖个什么东西至少都不缺客户群体吧,随便在公众号上发个垃圾消息,阅读量都是十万加,可是你们发现没有,他们除了收话费和网络费,还成功地把什么市场做到了行业第一?卖手机?卖软件?做云服务?占有这么好的资源,却没有做出什么漂亮的事情,到底是自身能力更重要还是资源更重要?

五、引流

本次活动的赞助商有两个,居然之家和万科。

我从来没有来过位于观音桥核心区域的居然之家,今天是第一次,地处偏远的宜家我倒是去过好几次,不买家具居然也喜欢去逛宜家。

演讲结束以后,我去了趟洗手间,发现里面居然连挂包的挂钩都没有,特别不方便。出来以后,在洗手间外面的墙上,看到居然之家的广告,说他们特别擅长家装设计,我不得不对此表示怀疑。

至于万科,我不知道那位什么总花了一个小时在那边到底用PPT讲了什么,我只记得她说他们的房子均价两万四,还贴心地把房屋总价控制在了两百八十万以内,真是太贴心了!要是把万科赶出重庆,不知道重庆的均价是不是能降一万。

我突然觉得,能用钱解决的问题真的不是问题,寻求合作方引流的行为如果是要锦上添花,但是起码自身还是要有锦吧?如果不把自己改造得讨人喜欢,引流的效果并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臭名远扬。估计市场经理又要背锅了,悲催~

(0)

相关推荐

  • 欢迎围观 人工智能学术知识图谱(KG4AI)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也逐渐上升到企业甚至国家的战略高度,相关的人才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数据的支持.基于AMiner海量的学术资源,我们构建出了全球人工智 ...

  • 容智信息黄莹:将流程标准化封装,用数字化生产力助力企业实现业务闭环 | 镁客·请讲

    黄莹表示,RPA+AI虽然被越来越多提及,但是它并不能实现真正的自动化落地,也无法全面解决客户的痛点. 作者 | 来自镁客星球的韩璐 如果一家企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从哪个部门开始最容易?首当其冲就是财 ...

  •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感悟遇见》

    感悟遇见 雷学刚 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遇见.世上的一切遇见,皆是前世今生的缘.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恨情仇,皆是尘缘,均要善待.爱让我们的生命温暖和感动,情让我们陶醉友谊芬芳,恨 ...

  •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感悟孤独》

    感悟孤独 雷学刚 孤独是一种高贵的灵魂在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的必要状态.孤独不是孤傲,也不是寂寞.没有精神支撑,更不是百无聊赖.孤独是一种抵御喧嚣的铜墙铁壁.你能承受多大的孤独,你就有多大的成就.许多 ...

  •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致我的女神》

    致我的女神 雷学刚 在屈原<离骚>的香草美人里 我读懂了你品德和人格的高洁 在我的心里 你就是那空谷幽兰的女神 是你照亮我前行的路 是你飘逸我升腾的云 从此以后 我在你芬芳的路上漫步 我在 ...

  •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 雷学刚 人生,从字面意思而言,就是人的出生.生长.生存.发展到生命终结的一个过程.人生从生命的本质上讲,每个生命个体是平等的,但是因为环境和过程的差异,人生的起点与终点是不平等的.人生的不平 ...

  •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致敬五月的中国》

            致敬五月的中国 谨以此诗献给一切诚实的劳动者 走进花满人间的中国五月 就走进了阳光灿烂的幸福日子 在这样的日子里劳动 是一种自由的奔放 是一种权利的彰显 更是一种惬意的释放 正是有了这 ...

  •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喜欢你》

                  喜欢你 谨以此诗献给我爱和爱我的伊人 喜欢你 虽然很直白 但不是敷衍 也不是信口雌黄 更不是花言巧语 只是源于相识之初一眼千年 的瞬间定格 只是你让我一见倾心 顷刻间成了我 ...

  • 当代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牵手》

    牵手 雷学刚 你从荆楚大地走来 自信是你的风采 稻花香是你的温婉 清荷绽放是你的纯洁 乐观向上是你的秉性 与人为善是你的准则 博览群书是你的追求 重情重义是你的担当 精益求精是你的风骨 空谷幽兰是你的 ...

  • 当代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感悟人品》

    感悟人品         雷学刚        人品是一个人行稳.走远.飞高的通信证.人品是形成人格魅力的基础.凡是具有博大人格魅力的人,其人品都是优秀的.古今中外大凡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成功人士,无一 ...

  • 当代文化研究学者雷学刚佳作《你是我永不陨落的星辰》

    你是我永不陨落的星辰 雷学刚 冥冥之中遇见你 你灵魂散发的书香气 复活了我的青春 潇洒了我的舞蹈 你空谷幽兰的气质 惊艳朦胧了我的视线 你秀外慧中的睿智 坚定了我对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的执着与钟情 在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