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纪事(17) 记忆中的寻常巷陌(二)——“上头街”旧事
相关推荐
-
老家大戏台的变迁 | 作者:刘道敏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善行丨出钱请人扫村没人干,四老汉却免费干了30年……
◆ "村里不能再脏下去了,我们的村子,我们不爱谁爱,我们不管谁管,我们不扫谁扫?" ◆ 扫秃了上百把扫帚,用坏了五十多把铁锨,推坏了十多个小推车,捡拾了上千吨的垃圾--这一扫,就是 ...
-
【总第402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难忘家乡的露天剧场》
[郭进拴原创]难忘家乡的露天剧场 春节快到了,老家的二弟进宾打来电话,说是他出资请河南省曲剧团的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胡希华来我们鳌头村为父老乡亲们唱大戏,一是让我代笔为他写个讲话稿,二是请我回村里看戏. ...
-
【CC演讲】李静:用一场村晚,唤起共同的乡情与回忆
小时候我们常常背那句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感受古人佳节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而随着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我们也在面临着"同在同乡为异客"的窘况,如何拉近乡村里人与 ...
-
家乡纪事(16) 记忆中的寻常巷陌(一)——南头巷子
我的家乡上东峪村,顺沟依坡而建,一条主街巷犹如一根长长的瓜蔓曲曲弯弯纵贯南北,沿路两侧又岔开许多窄小的巷子(或者叫"胡同"),高高低低地向两侧扩展开去,形成了一些彼此连接又相对独立 ...
-
家乡纪事(18): 记忆中的寻常巷陌(三)——药铺巷子
在临近"下头街"的地方,"南头巷子"向东边河沟一侧岔出一条小巷.早些年,村子里的药铺和小卖铺(当时叫"供销社")都在这里的一个小院中,因此, ...
-
家乡纪事(19) 记忆中的寻常巷陌(四)——“后门上”那些人,那些事
从"上头街"往里走,穿过一段弯巷,来到一个叫"后门上"的地方.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恰好位于从村后出入村的门户位置. 从地理位置上看,"后门上&q ...
-
家乡纪事(20) 记忆中的寻常巷陌(五)——“垴上”那块地方
从"上头街"一路向上,然后折向西南,爬两处陡坡来到一处高地,这就是"垴上".顾名思义,这里是村中的一个坡垴. 垴上这块地方,对于我们家非常重要.不知何年何月,也 ...
-
家乡纪事(21) 记忆中的寻常巷陌(六)——走进“场洼城”
离开"上头街",沿西侧巷子顺坡而上,进过我老家"大院"门外,不远处有一个地方叫"拐弯". 所谓的"拐弯",形状酷似连接管 ...
-
王春芳|杨西湾村,记忆中的八二中学
王春芳|八二中学 八二中学位于刘佐八二(现在是杨西湾村),是我的母校.父亲女徒弟的丈夫是这所中学初三班的班主任,县优秀教师.父亲希望他的小麻雀到那里变成金凤凰. 去的那天,父亲骑着"皇冠牌& ...
-
记忆中的增福堂街,最是难忘
友情提示:本文1261字,阅读约需5分钟 [原创文字不易,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老潍县城里大十字口的西南不远,曾经有一条很老的街:增福堂街.街不长,却住着很多住家户,老街上有许多又窄又长的过道.增福堂街 ...
-
上海人记忆中的这条美食街!带上家人再去吃一次吧
大壶春的生煎馒头.鲜得来的排骨年糕.小绍兴的白斩鸡.燕云楼的烤鸭.洪长兴的牛肉煎包.成昌圆子的芝麻汤圆.德大的罗宋汤配炸猪排-- 光听这些名字,你是不是就馋了? 对于很多上海人来说, 这些老字号, 可 ...
-
炮团纪事||马站炮团——记忆中的珍珠链(二)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这是本号和"西乡情韵"发出"沂蒙情·军营纪事"征文后的第一篇来稿,一气读完这18000多字.14篇散发着浓郁兵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