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五十年后回第二故乡看望干妈,见到自己的初恋她好难受

(0)

相关推荐

  • 知青岁月 | 软磨硬泡 投亲靠友到沌口

    1968年上山下乡有一个颇为人性化的政策,凡不在同一所学校的兄弟姐妹可以"跨校"选择到同一个学校下乡:凡确定了恋爱关系的同学可以"跨校"到其中一方的学校下乡. ...

  • 知青记忆:红花草 / 文:岳素云

    红花草,学名紫云英.四十多年了,我才知道,那一直让我难以忘怀的开着紫色小花,叫做红花草的草本植物,竟然有这么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儿.闭上眼睛,那紫色的小花就涌到我的面前,仿佛一齐在向我呼唤:还记得我们吗? ...

  • 【岁月钩沉:我的房东大婶】

    昨天,是我下乡46周年纪念日.我和几个知青战友驱来到当年插队的山沟里,看望家乡父老乡亲,给我的房东大婶扫墓.下文是二十多年前,本人在<共和国知青>一书里的一段文字(个别地方稍有改动)-- ...

  • 知青---抹不去的岁月风霜

           图中前排右一是我们大队的民兵连连长杨兴年,前二排右二是本人.这是79年9月我们大队为参加公社基干武装民兵集训演练完成后拍的.同年10月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丈亭区开展武装民兵射击操练比赛, ...

  • [黄石文坛]冯强生的小小说《好手》与《好棋》

    好手   当年,白云他们下放到竹林湾插队落户,是队长三牛去接的.   十几里山路,噼里啪啦就到了公社,"知青办"的干事说:"分到你们队上的五位知青己经出发,自己去你们湾了 ...

  • 知青往事:不做上门女婿做干儿子,他知恩图报的方式令人感动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陕西省延安地区的陈家坪大队第三生产小队只有五十户人家,因为那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乡亲们的生活都很苦.考虑到陈家坪三队的实际情况,公社只为陈家坪三队分派了七名北京知青来插队落户,分派 ...

  • 知青往事:知青返城他和相爱的人分手,重返第二故乡他感动哭了

    王昌平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退休后在他们小区做保洁员(义工),因为他会唱陕北民歌(信天游),北京话还夹杂着一些陕北口音,小区里的居民对他的印象很深刻.王昌平最拿手的陕北民歌叫<兰花花>,他张 ...

  • 李 里:我与《第二次握手》手抄本

          我与<第二次握手>            手     抄      本 文/李 里 1975年5月,正值农村春播夏收"双抢"季节,既要栽秧,又要收割麦子,一 ...

  • 串场人家(二十八)

    串场人家(二十八)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知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育,很有必要.伟人挥手,号召一发.老三届变革命小将为修地球之工匠.咸城的学生,无上山奔兵团的,少基层工矿 ...

  • 我在狗爬界插队的故事

    狗爬界村.人的故事 狗爬界 当年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我们五名知青从省城被分到桂北一个名叫"狗爬界"的山村插队。 狗爬界村四面环山,与当 ...

  • 吴明才:橘红橘绿十四、橘子林的故事

    橘红橘绿十四.橘子林的故事 作者 吴明才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在仓库晒粮食的活做得差不多了,队长考虑到我干不了重活,就安排我同妇女们一起给橘子树施化肥. 队里栽了几十亩橘子树,那树有大碗口那么粗,根深叶 ...

  • 推荐|马昌凡:毒玫瑰(小小说)

    毒 玫 瑰 文|马昌凡 知青吴笑花,早年从上海插队到皖东定远与嘉山的交界地--一个叫吴庄的偏僻小山庄.庄上绝对多人家都姓吴.生产队长.民兵排长.妇女队长及会计全由吴姓人担任.这让当时面对满目贫困的小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