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 | 软磨硬泡 投亲靠友到沌口

(0)

相关推荐

  • 知青的大礼堂

    西方最早的礼堂,后来演变成教堂,曾是生命洗礼.忏悔罪恶和抚慰灵魂的地方. 五十年前,我们的知青同仁,共同聚集在那个地方--------塘湾公社大礼堂.我们的缘分从50年前缔结,我们的命运从50年前牵系 ...

  • 南洋十二年(二)

    不多久四种解决方案公佈了:留校继续升学的同学有的暗自高兴,有的掩饰不住自已,有的甚至向被公佈下放的同学投去异样的眼光.意味着这些人的前景,前途一派光明.留城的同学也松了口气,因为残疾照顾意味着他们可以 ...

  • 武汉叫武汉的原因是什么?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存在最早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在东湖放鹰台遗址就发现 ...

  • 【知青岁月-专栏】熊口脱险:回忆森林女子调查队的生活 / 文:刘晓娟

    熊口脱险:回忆森林女子调查队的生活 作者:刘晓娟 一九七九年一月,结束了我三年动荡的知青生涯,接了大伯的班,被分配到根河林业局森林女子调查四小队工作.二十岁单纯的我,怀着对正式工作的那份憧憬,那份向往 ...

  • 知青岁月 | 投亲靠友 华师毕业分到洪湖教书的四哥

    1970年开春就传来好消息,要从知青中招工,意外之喜扰乱了心中的一潭静水.三位新堤知青三天两头请假回家打探信息,我也是心神不定,但依然按兵不动,照常出工.队里的伙伴们不时地调侃,回城后别忘了赵家台的乡 ...

  • 知青岁月 农场趣事 作者/高文忠

    公众号第61期 农场趣事-高文忠 我是1968年下乡到柏各庄农场五场三队的.在农场5年中,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使我懂得了劳动的价值,了解了社会,理解了人生,这5年的一瞬间是基石,托着我又走过了5 ...

  • 知青岁月 粗瓷大海碗 作者/杨荣昌

    公众号第60期 粗瓷大海碗-杨荣昌 星期天,去逛旧书市场,正优哉游哉间,忽然眼前一亮--在路边一个地摊上,我发现了一只粗瓷大海碗,摆在一堆旧物中间,价格不菲.我蹲下来,仔细端详着这只熟悉的粗瓷大海碗, ...

  • 戴祯祥:我的知青岁月

    我 的 知 青 前 岁 月 文/戴祯祥 难忘的1966年5月7日,97位四川盆地西边灌县灌口镇的城镇青年,年龄从14-25岁不等,为"响应井泉(李井泉,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四川省委第 ...

  • 知青岁月 窝头里的秘密 作者/金福

    "欢迎转载<唐山知青诗社>公众号的作品,但必须注明转自<唐山知青诗社>." 公众号第62期 <窝头里的秘密> 作者/金福 1960年,正是国家困 ...

  • 知青岁月 ▏想说再见不容易 下乡52周年记

    1970年9月,招工开始了,多数武汉"老三届"知青是幸运的,最先招工走的同学去了湖北冶炼厂,之后,不少同学进了武汉市安装公司.大家在麻城县城照相馆留下了这张合影 一九七五年十月八日 ...

  • 知青岁月 ▏日行百里运木材

    我们下放麻城的第二年,省里给知青下拨了建房费,还按每个知青0.2立方米拨了计划木料,靠这点木料建房当然不够.于是队里决定到福田河山区去买. 秋高气爽.那天下午,我们一行5人:民兵排长,赤脚医生,地主, ...

  • 知青岁月 ▏“不受二遍苦,不遭二茬罪” 忆苦思甜和《卖花姑娘》

    "不受二遍苦,不遭二茬罪",(全民戴口罩,武汉是全国疫情控制最好的城市)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耳熟?喔,半个世纪前,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的时候,作报告的人经常挂在嘴边. 我们公社王主任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