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新娘子的陪嫁马桶|原乡

(0)

相关推荐

  • 土豪妹妹出嫁,嫁妆超千万,网友瞠目:他家还有姑娘吗?

    10月5日,安徽一个女孩出嫁的嫁妆刷爆朋友圈,仅仅晒出来的照片陪嫁的嫁妆就有1100多万,令人瞠目.看过这些照片后,网友除了羡慕外,很多在问:他家还有姑娘吗?图为新房. 据悉,出嫁的女孩来自安徽滁州, ...

  • 卞阿根 | 拿嫁妆

    拿嫁妆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姑娘出嫁前,事先女方家要求男方家买的其它陪嫁的东西,男方家要提前买 ...

  • 凤姐结婚/柴胡

    大姐王凤,我们小姊妹仨都习惯喊"凤姐".1968年的冬闲天,凤姐结婚,那年她18岁,我11岁. 为积攒粮食为凤姐办喜事,我们家吃了40天山芋,没一粒米下肚.还好,有人家出人情拎来了 ...

  • 明清嫁妆瓶

    从明代末期开始一直到民国末期,嫁妆瓶成为结婚陪嫁用品和装饰用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嫁妆瓶由于容易破损,导致传世越来越少,完整的更是少之又少,如今存世量逐年的递减.嫁妆瓶,顾名思义,就是陪嫁的嫁妆. ...

  • 早些年,农村里女儿出嫁,做父母的总要给她筹备嫁妆

    早些年,农村里女儿出嫁,做父母的总要给她筹备嫁妆.待出嫁那天,由男方派来的"杭郎"("杭"出于"杭唷杭唷","杭郎"是抬 ...

  • 江南故乡的麦子|原乡

    故乡街镇上的光面(不带荤,阳春面) 我独自一人在家时,常常煮面条吃,尤其是有猪油和青蒜的时候. 一碗面条,一块猪油,一把切碎的青蒜,一勺虾子酱油,只要是真材实料的面条,无论多糟糕的挂面,在这样简单的调 ...

  • 水汆马兰,江南早春的味道|原乡

    水汆马兰 虽然辛稼轩一句千古传唱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将荠菜牢牢地抬在了江南春菜首位.但是,在江南故乡人的心目中,马兰,却有着独一无二,连荠菜都无法动摇的地位. 马 ...

  • 没有蟹肉的江南名吃腻蟹糊|原乡

    常州武南地区名菜腻蟹糊 今年春节期间,吃了两次腻蟹糊.一次是初二在运村朋友家,是专门烧菜的乡村大厨做的.一次是初八在雪堰朋友乡野的会所,是朋友的姐姐做的. 腻蟹糊,有时也称蟹糊,是故乡乡野名吃.据说雪 ...

  • 江南故乡的油菜|原乡

    油菜苗 二月,故乡淅沥的春雨之后,油菜在地里挺直了身,抬起了脸,再也不像冬日里哭丧着脸.尽管它们还没有长出腰身,但是它们的叶子开始饱满丰厚起来,叶子上泛出了春天才有的活力的光泽. 故乡的油菜生长期很长 ...

  • 过年,江南故乡的记忆|原乡

    2016年除夕,我家的年夜饭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4000余年的历史.虽然期间政治也曾试图改变这样的传统,无论是民国新潮,还是后来的严厉的移风易俗破四旧,但最终都铩羽而 ...

  • 江南的野鱼|原乡

    7月和在京故乡朋友餐聚,席间提到被污染改变的生态,其中一块,就是那些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野鱼,以及附着其上的农耕时代的传统习俗. 我小时候,故乡河道里鱼分两类,一类叫家鱼,一类叫野鱼.家鱼属于人工养殖 ...

  • 胡红拴:我见过你,是在烟花三月江南的月夜 | 原乡诗刊

    读石(组诗) 诗人:胡红拴 题戈壁石"容天下" 漠风浩荡 天地一色,本来 就是说天下的事 砂石做的黄叶 融合在天的树下 经历过我的春夏 缓步走来 笑卧痴狂,其实 早已弄懂了世间的来 ...

  • 江南,拔秧的记忆|原乡

    拔秧是故乡的一种传统农活.至今犹存. 故乡种水稻,先把稻种撒播在培植秧苗的地里,等其长出,时令一到,便拔下移植到秧田里. 故乡似我这般年岁的人,都在秧田里摸爬滚打过.秧苗一年一茬,最多两茬,我们从幼时 ...

  • 莳秧,江南少年最怕的农活 |原乡

    [前两天,一幅前进式插秧图引发了争议.我们熟悉的都是后退式插秧法.但我相信前进式插秧法存在.毕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河伯兴叹,世所难免.因参与该幅图片的讨论,如今是故乡大企业家的漂亮的周师姐问我插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