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元 | 白话相对于文言其劣势是全方位的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清史》应该用白话文而非文言文?

    前段时间,即将完稿的<清史>在网上引起了一阵争议.大家的争论焦点,主要是这套史书居然不是用文言文,而是用白话文写的.这让一帮古文和历史爱好者很不爽,还吧唧吧唧的列举了一大堆文言的好处:什么 ...

  • 连《浮生六记》都要读翻译版,我们的语文阅读水平沦落到什么地步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稍加回忆,相信很多朋友的印象里都有这段初一文言课文<童 ...

  • “疯子”章太炎舌战刘半农:小样,看我怎么用各地脏话“伺候”你

    听着章太炎引经据典地用古往今来.天南海北的脏话"指教"自己,刘半农想必是涨红了脸却又尴尬地陪着笑,谁让他自讨没趣,主动去惹这"章疯子"呢? 上世纪上半叶,中国文 ...

  • 白话革命和文言文价值的回归:文白自古是一家

    引言 对文言文价值回归的思考源自于自己的爱读史书.读史可以明鉴嘛,所以平时喜欢让自己的思想畅游于几百.上千年的那些时空中,感受中华史学文化的醇厚和凝重. 这样以来,与文言文打交道就难免了.初始,也曾买 ...

  • 張朋朋先生:“字本位”的内涵

    ["字本位"的内涵] 張朋朋 北京語言大學 "字本位"这个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以来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甚至出现了有关"字本位"的 ...

  • 行吟丨新时代文言文

    吾籍古文都,自幼从父习读文言文,琅琅上口,意味无穷,获知明理,启迪开窍,潜移默化中,同文言文深结情缘. 然,亦感文言文不易读懂,尤难练佳作,且仅流行文人雅士者,而不为民众之通用也. 嗣后,多载执教,以 ...

  • 315.文言文、白话文和古文

    315.文言文.白话文和古文 文❉杜若东 温馨提醒 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内的号内搜功能,搜索您感兴趣的文章. 内容导读 本文将帮助大家深刻理解文言.白话.古文.骈文等概念的区别. 1 大家还记 ...

  • 柏杨版《资治通鉴》:适合普通人的视角阅读

    5.1 前言 接收由人文社邮寄而来的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睢阳之围,皇后失踪>后,内心甚是忐忑.缘于本套书共有36册,分寄于36人,小助手将会收悉36篇书评.又因阅读历史书籍本是自己的弱 ...

  • 《文言和白话》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何谓文言 第三章 文言如何形成 第四章 文言的功过 第五章 文言的特点 第六章 历史情况(甲) 第七章 历史情况(乙) 第八章 不同流派和不同风格 第九章 文言典籍 第十章 学以 ...

  • 也谈文言和白话

    本文作者蒋绍愚教授 摘要 文言和白话的区别,不在于是脱离口语还是接近口语,而在于文言使用的是上古汉语的词汇语法系统,白话使用的是近代汉语的词汇语法系统.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是白话,但文言在今天仍然需要,白 ...

  • 304.漫谈“文言”与“白话”

    304.漫谈"文言"与"白话" 文❉杜若东 文言与白话本是一家,后来两者分裂开来,文言成为书面正式语言,几千年来顽固的坚持着自己的传统,几乎不曾变化.白话则在缓 ...

  • 李叔同:西湖夜游记(文言原文+白话翻译)

    李叔同:西湖夜游记(文言原文+白话翻译) 原创2021-08-15 22:33·走读梵 道长说:杭州是李叔同生命中重要的一站,他曾在这里考过科举.教过音乐美术,最后在这里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1912 ...

  • 王文元 | 比较中国和日本看文言废存的影响

    徐晋如按: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王文元先生的这篇鸿文,是应鄙人之约而写成的,对于文言文在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作出了极精当的评价.全文刊发于<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10期.兹分五期连 ...

  • 王文元 | 为什么中国的正史一定要用文言来写

    <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编者按: 最近,已经沉寂一百多年的国宝--文言文露出一丝复苏的迹象:2015年年初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陈永正.徐晋如主编的精装巨制<百年文言>,精选了从1 ...

  • 文言已死百年祭,白话,但不可太白话?

    '文言已死'所给20世纪中国带来的震动与变化,绝不亚于'上帝已死'所带给西方的深远影响.1917年初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与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在新文学意义上发出了'文 ...

  • 文言文知识梳理:从文言到白话,贵在方法

    文言断句的方法 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的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利用 ...

  • 中医三大优势与劣势: 仝小林...

    中医三大优势与劣势: 仝小林院士在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上谈到,中医有三大优势:即整体医学观,个体化治疗观,中医治未病. 同时,仝院士也指出其不足:整体观念缺乏客观标准,个体化治疗独特性不能寓于普遍性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