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位皇帝,为何有十九座皇陵,多出来的是怎么回事
相关推荐
-
打败瓦剌,迎回英宗的明代宗,为什么死后未能葬在十三陵?
提起明孝陵,想必很多读者都是熟悉的,明孝陵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位于现在北京郊区的昌平区境内,坐落在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明朝的历代帝王在驾崩之后,都葬在十三陵之中. 其实十三陵一开始 ...
-
明朝先后共传十六帝,为何帝陵却被称为“明十三陵”
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其先后共传十六帝,国祚276年.然而,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却只埋葬着十三位皇帝,这又是为什么呢?其余三位皇帝的陵墓,又 ...
-
明朝从未定都湖北,为何在湖北钟祥却有座明皇陵?
提到明皇陵,最有名的就是南京的明孝陵和北京的明十三陵. 南京的明孝陵埋葬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十三陵是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后来的明朝皇帝大部分都葬在了这里. ▲明孝陵平面图 这和大部分朝代的皇陵安 ...
-
明朝十六位皇帝,五分钟了解完
明朝从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到公元1644年崇祯灭亡共传了16帝,历经276年.平均年龄41岁,其中40岁前去世11位.1明太祖朱元璋(生卒1328年-1398年)1368年-1398年在位三十年, ...
-
崇祯皇帝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崇祯)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汉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 ...
-
明朝十六位皇帝,为什么咱们只听说有明十三陵
因为有三个皇帝没有葬在明十三陵.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 ...
-
分别用一句通俗的话介绍明朝十六位皇帝
那么该这样介绍:
-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李瀍迷信道教追求长生不老 发动会昌灭佛
唐武宗(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chan),后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重,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 ...
-
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明光宗画像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汉族,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母王恭妃.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 ...
-
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天启)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朱由校在位期间,客氏与魏忠贤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quo ...
-
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在位28天,和母亲书写了一段无双传奇
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河北怀安县左卫镇,一个普通军官家里传来一声婴儿的哭泣--王姑娘来到了这个世界. 13年后,这位姑娘将谱写一段不朽的传奇. 左卫镇旧城墙 1568年,王姑娘的父亲 ...
-
十国闽国之第六位皇帝 王延政横征暴敛 铸造大铁钱以一当百
王延政(?---951年),人称十三郎.曾封为富沙王.因与其兄景宗王延羲不和,于公元943年在建州称帝,国号"殷",建年号为"天德".第二年3月王延羲被杀,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