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7(4)丘吉尔创造了现代中东
相关推荐
-
哈希姆王朝统治约旦和伊拉克,为何约旦统治至今,伊被革命推翻?
在西亚历史上,哈希姆王朝是一个传奇般的朝代. 根据确切考证和记载,建立哈希姆王朝的哈希姆家族是伊斯兰教创立人穆罕默德的直系后代,其名字来源于始祖哈希姆.公元5世纪中期,哈希姆出生在今天沙特城市麦加的古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7(3)赫伯特.塞缪尔:巴勒斯坦交接完毕
第三节 赫伯特.塞缪尔:一个巴勒斯坦,交接完毕 暴乱从4号到7号持续了四天,抢劫,强奸,放火在城内不断发生,最后出动英军封闭了城门,实施了宵禁和戒严,才得以平息.共有五名犹太人和四名阿拉伯人死亡,数百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7(2)先知穆萨节骚乱,第一枪
第二节 斯托尔斯:先知穆萨节骚乱,第一枪 1920年4月20日,是伊斯兰教的先知穆萨节,也就是摩西的生日.六万多阿拉伯人在市长侯赛尼的带领下,庆祝节日,但他们也唱着反对<贝尔福宣言>的歌.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47(1)凡尔赛会议上的伍德罗.威尔逊
第47章 战胜国和战利品(1919-1920) 第一节 凡尔赛会议上的伍德罗.威尔逊 伍德罗.威尔逊,第28任美国总统,代表美国参加了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主张世界和平和平等,同情弱国,支持并主持成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3)达扬接过指挥权
第三节 达扬接过指挥权 6月1日,摩西.达扬临危受命,就任国防部长.还记得我们在49-2中说过的英国人奥德.温盖特吗,那位特种作战的先驱,以色列军事人才最初的培养者,"犹太人的劳伦斯&quo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2)拉宾:战前的崩溃
第二节 拉宾:战前的崩溃 战争看来是无法避免了,开战前,双方对战争的结局预测恰好都与实际相反.以色列方面不管结局如何只有拼死一战.而埃及方面则是信心满满,纳赛尔的将军阿米尔则向纳赛尔保证百分之百的没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