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第二
相关推荐
-
《内经》论“风”(上)
<内经>论"风"(上) A自然之风: 天有风雨,人有喜怒.(<邪客>)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 ...
-
《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第一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 ...
-
《备急千金要方》养胎第三
(论二首 方二十三首 禁忌一首 逐月养胎二十首) 论曰∶旧说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禀质未定.故妊娠三月,欲得观犀象猛兽,珠玉宝物,欲得见贤人君子盛德大师,观礼乐钟鼓俎豆,军旅陈设,焚烧名香,口诵诗书, ...
-
《备急千金要方》诸风第二
(方二十九首,灸法三十六首) 小续命汤 治猝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 诸风服之皆验,不虚方令人. 麻黄 防己(崔氏<外台>不用) 人参 黄芩 桂心 白芍 ...
-
《备急千金要方》论大医精诚第二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浓薄刚柔之 ...
-
《备急千金要方》妊娠恶阻第二
(论二首 方四首 法二首) 论曰∶何以知妇人妊娠?脉平而虚者,乳子法也.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此是血气和调,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肾名胞门.子户,尺中, ...
-
《备急千金要方》鼻病第二
(论一首,方五十五首,灸法六首) 治鼻塞,脑冷,清涕出方. 通草 辛夷(各半两) 细辛 甘遂(一作甘草) 桂心 川芎 附子(各一两) 上七味末之,蜜丸,绵裹纳鼻中,密封塞,勿令气泄,丸如大麻子,稍加微 ...
-
《备急千金要方》辟温第二
(方三十三首 湿 病证条) 屠苏酒 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之方. 大黄(十五铢) 白术 桂心(各十八铢) 桔梗 蜀椒(各十五铢) 乌头(六铢) 菝(十二铢) 上七味 咀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日中悬沉井 ...
-
《备急千金要方》肝虚实第二
(脉四条,方十一首,灸法一首) 肝实热∶ 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也. 治肝实热,阳气伏邪热,喘逆闷恐,目视物无明,狂悸非意而言,竹沥泄热汤方. ...
-
《备急千金要方》胆虚实第二
(脉二首 方九首 灸法二首) 胆实热 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痛,洒洒恶寒,胁痛,名曰胆实热也. 半夏汤 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泻热方. 半夏 宿姜(各三两) 黄芩(一 ...
-
《备急千金要方》心虚实第二
(脉四条 方十一首 灸法一首) 心实热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少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曰心实热也. 石膏汤 治心热实或欲吐,吐而不出,烦闷,喘急,头痛方. 石膏(一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