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完美,只求持续精进 | 飞翔的2018马拉松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毛飞翔,有人跟我说,这个名字取得真好,想跑不快都不行。没错,我的心里一直有颗渴望速度的心,也因此爱上了奔跑,爱上了马拉松这项运动。

想了解我在2017年上海马拉松之前跑步经历的朋友,可以查看我之前为数不多的2篇文章。

2016年——学习姿势跑,轻松跑马

2017年——93年小伙一年PB77分钟,从杭马430到上马313,他是怎么做到的?

而今天,我专为大家讲述2017年上马后至2018年上马,我与跑步发生的一些事。

2017年上马后我写下了感谢的话语,感谢跑步学院的上马训练营带给我科学的训练和成绩地进步,而后的一个月里,我没有坚持继续训练,以致于体能恢复到上马开营时最初的水平。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必须开始再一次执行训练营的周期课表,目前赛事是2018年无锡马拉松。

不过显然,自律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并没有做到。在春节的时候,我放弃了训练,体能再次下降,后面再做下一周期的训练过程中就显得尤为吃力。就这样,2018年无锡马拉松,我完美跑崩了,PW:4小时23分56秒。

无锡马拉松后,我开始着重在于质量的训练,质量的关键在于跑步技术。于是,我将更多时间专注在学习跑步技术。这也对我之后的跑步训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关于姿势跑法的理论知识,我就不细讲,可关注跑步学院和姿势跑法微信公众号推文)。

往后备战的赛事是桐庐半程马拉松(家乡赛事),在我心里显得尤为重要。备赛期间,我得到了2017年上马训练营助教大山的帮助,非常感谢他帮我在训练课表上的制定上下足了功夫。

桐庐半马如期举行,开跑后我的状态非常好,能维持好跑姿技术,越跑越轻松,就这样,我跑出了自己半马的最好成绩1小时25分02秒(第32名,本地第3名)。

赛后第二天,我选择报名参加跑步学院举办的2018年上海马拉松训练营,没错,我又去了,因为我渴望变得更强,让自己在跑步上再次得到成长与提升。之后又报名了姿势跑法教练认证课,更深入地学习到了姿势跑法的技术体系,为我的上马训练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7月21日上马训练营正式开营,这次开营相比去年课表形式上和课程服务上都得到了提升和创新。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训练的相关内容:

每一周期的力量训练、热身训练、主课表和冷身训练都必须做,四个周期亲身实践下来,训练上的时间延长了很多,特别是在第三、四周期。不过呢,前期的热身训练对于唤醒身体帮助非常大,能够让身体很快暖起来。后面的冷身训练也同样神奇,做完后,腿不酸也不累,仿佛回到了跑步前。

开营期间的测试结束后,我被分到了第5组,由国峰老师负责指导,而我们5组的成员都要每天汇报训练日志,由国峰老师给出训练后的指导意见。

这样的意见每天都会出现,我也都认真的会看清楚每个字,为自己下一步的训练指明方向。

在四个周期的训练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次训练是3组5km课表和半马课表,让自己得到提升的关键在于后一趟都能比前一趟跑得更好,而且心率相差不大。最理想的表现就是,后面的每一趟5km都比前一趟5km都快,并且心率还更低。

每次训练完课表之后,都会对下一次训练充满期待。无独有偶,训练不可能一帆风顺,期间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变故,会影响到训练,有一段时间出现厌跑情绪,不想跑步。后面自我调整后,重新找回跑步的动力,不断的给自己激励。

上马开赛的那一周,我跑了周二的课表,往后的周四、周六课表都没有跑,因为那两天没有休息好,就选择让身体得到更多的恢复。

赛前,国峰老师为我们开了赛前动员会,在这也做些分享。

如果你做不到比赛过程中不看表,可以试试下面这个方法:

11月18日,上马开赛日,天空下着小雨,说实话,我喜欢雨天比赛,能让自己跑出好的状态。

早上我4点起床,洗漱了之后吃完早餐,到五点了,就换上装备:鞋子(第一次穿)、背心(第一次穿)、短裤、运动袜、跑步手表,长袖、棉裤、棉衣、长袖外衣(保暖用),后去集合拍照,拍完照后,去检录区,进区前先热身,待身体全部活动开后,进入检录区,存包后再进入赛道,到赛道后,为了不让身体冷下去,不断进行热身(包括等待起跑前),所以起跑前身体是热的。

开跑了,前1公里还是跑不开,前面慢的人不少,以至于一段路跑到外面去了,1公里后渐渐跑开了,起跑前到21公里我都没有看表,只看上马的计时牌时间,过程中有些小状况,自己右脚中指位置出现轻微得抽筋症状,21公里以后,渐渐好转了。

21公里-26公里都还行,2公里开始出现小桥,共三座桥,上第一座的时候,速度有些快了,感觉会有抽筋的症状,所以在第二座桥,我刻意换成小步快步频,收效显著,到了30公里后出现有没有力气抬腿的情况出现,到了跑步学院补给点,我停下来吃了点东西休息下,再继续跑,感觉好多了。

过程中,我开始看表,配速420降到445,心理渐渐出现了不安感,这个不安感使我后面的状态越来学不好,35-40公里间停了2次休息,休息了10秒继续奔跑,速度已回不到前半程的配速(配速在410以内),38公里后又开始下起了小雨,风变大,就硬撑跑到终点,其实自己心理的目标是3小时以内,但未实现,成绩:3:03:11,成绩BQ了,最好成绩PB了10分钟,也是很开心的。

▲ 与2017年上马训练营的伙伴李伦一起携手冲线,感觉棒极了

整场马拉松跑下来,我总结以下自己的问题:

 01     心态没有控制住

自己的前半程的心态控制的很不错,到后半程开始看配速,心态就出现了波动,影响了后半程的发挥,后半程(1:35:09)比前半程(计时牌成绩:1:27:58)慢了7分11秒。

 02     感觉自己后半程动作容易变形

很可能自己的力量不足的原因,16周训练内,第三周期开始,我就很少进行力量训练。

我也说下我的进步点:

比以前心态平静了,学会了专注去比赛,经过终点没有痛苦万分,而是露出了笑脸,过程后半段很艰难的时候,也让自己笑着去面对。

我相信,心态放平,专心对待,肯定能跑出自己应有水平的成绩。上述几段话是我上马赛后写的日志总结,国峰老师评价道:

 03     我专门从RQ中挑选了2个时间段的数据做对比

2017上马训练营时期VS2018年上马训练营时期,从下图的数据对比来看,能很明显地看出我的数据都有所提升,包括步频、触地时间、步幅、腾空时间、触地腾空比、移动参数,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左右平衡了。

不求完美,只求持续精进,我做到了!2019年,飞翔会继续前行。最后,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