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认定
相关推荐
-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不能产生于行为人取得对方财物之后
对于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人诈骗的故意既可以是在签订合同之前,即行为人在签订虚假合同之前就已经具有非法占有对方钱财的故意,其签订合同的目的是 ...
-
合同诈骗罪相关规定、解析及实务观点
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 ...
-
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纠纷怎样区别
(一)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合同诈骗罪如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 ...
-
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之认定——北京朝阳法院判决高华诈骗案
标题: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之认定--北京朝阳法院判决高华诈骗案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6年8月18日 裁判要旨 诈骗犯罪中,认定被告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既要避免单纯根 ...
-
职务侵占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职务侵占罪的成立,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为前提.就目前的司法判例和我们的辩护经验看,"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及相邻罪名此罪与彼罪之间的确认.本文中,我们通过 ...
-
疑案探析|保健品诈骗案件被告人非法占有目的之认定
文 |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何仕林 案情回顾 2016年2月初,被告人何承敏.邹旭庆与何承亮.林晓峰商定,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某租赁场所,以团伙方式实施电话诈骗及微信诈骗.何承敏负责统筹管理:何承 ...
-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有一段论述非常具有代表性: "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既要避免单纯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也不能仅凭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应当根据 ...
-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如何认定?
虞伟华:浙江高院法官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有一段论述非常具有代表性: "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既要避免单纯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也不能仅凭被告人 ...
-
合同诈骗罪案件无罪辩护:不能将经营谋利目的等同于非法占有目的
金翰明:诈骗犯罪案件辩护律师.广强律师事务所诈骗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秘书长 对于合同诈骗罪的指控,法院罪与非罪的认定通常存在三个层级: 第一,行为人未实施符合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的欺骗行为,涉案行为仅仅是 ...
-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能否产生于行为人取得对方当事人财物之后
对于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人诈骗的故意既可以是在签订合同之前,即行为人在签订虚假合同之前就已经具有非法占有对方钱财的故意,其签订合同的目的是 ...
-
唐明华:刑法中“非法占有目的”的事实认定
唐明华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 基于"非法占有目的"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特定类型而在刑法的定罪量刑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其涵义.规范要件和形式等基础理论进 ...